第262章 万事齐备,只欠东风。(1 / 1)
这黑衣女子名叫打碗姑丽,是一个西域人,她说自己在沙漠中行走时突然看到了海市蜃楼,在那幻境中看到了一个男子在向她媚惑的笑,便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到了这里。之后的种种她也不知不觉,总是觉得后背有人在指挥着自己就像是一个牵线木偶般,直到被那桃花困住才清醒了过来,而那时她已经完全迷醉,现在眼睛里全是何杨,心里也全是何杨,认定了他是自己的男人。
至于为什么会中原的汉话,她说她们哪里的人都会多种语言,而且,自己的打碗家族,根据祖上传说是唐时从中原被流放去的犯官之后,几经迁徙流转,最终便到了伊丽打碗城定居下来,因为当地都是胡人,为自保只好取用打碗为姓,融入了异族之中。汉话是他们家族必须学习的第一语言,正因为有这样的优势,他们家庭慢慢的成了商人,活跃在丝绸之路上,曾经非常显赫。只是,唐灭国之后,中原大乱,战争不断,而此时海上商贸活动不断兴盛,西域沙漠中的那条丝绸之路便越来越凋零,这样以来他们家族也就慢慢的衰败了下来。
那黑衣女子说得合情合理,逻辑让人无懈可击,即便是上了刑具也无从获得更多的消息,看来她就是一个被人控制了精神的受害者。何杨想起了西游记中的三打白骨精,那白骨夫人不就是善于用人体幻化然后再逃脱吗?看到伤痕累累,不断向自己哭诉哀求的打碗姑丽,何杨在征求了蓬莱官方的同意之后便将她接了出来,自己毁了她的清白,自然也要对她负责,何况这女子是如此的美貌,与碧瑶相比也不遑多让,而她那异域的特质,更是让何杨爱惜非常。
碧瑶终于恢复了,当她回来后见到这情况便愤怒不已,坚决要求何杨将打碗姑丽弄走,何杨便给她讲道理,可是她大小姐脾气发作,怎么都不行,无奈何杨只得再一次祭起吉它,把她又降服了一遍,两个人精疲力竭之下,不得不相互妥协,打碗姑丽被留了下来,只是身份低微,只能是通房丫鬟,而非妾侍。
何杨本打算回泰安穆阁塞,可是,那蓬莱府尹却坚决不放,那恶人未曾擒获,他们实在是忧恐不已,有何杨他们在还有所倚仗,如果何杨他们走了,他们根本无从与对方对抗,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可是圣上都下了旨表彰升赏过的,那穆桂英还是游骑将军呢,这在大宋女子中可是绝无仅有的。无奈之下,何杨只得让蓬莱官府给穆阁塞送信说明,同时,他也看到了这里靠海的便利,想把山寨的生意扩展到这一带来。
十日之后,穆桂英来了,何杨诚惶诚恐的见到了她,而碧瑶与她大战了一场,结果穆桂英完胜,只是她凝视打碗姑丽良久,最终摇摇头道:“留下就留下吧。”何杨长出了一口气,才把心放了下来,面对穆桂英,他现在越来越恐惧了,看来这女土匪头子给自己的心理阴影不但无法消除,而且还有越来越增加的趋势,唉,乾纲不振啊。
穆桂英在蓬莱逗留了十日,她查遍了所有,确定那佛修已经逃遁,何杨也无法逃遁,这些天来尽心尽力的伺候着这位大奶奶,穆桂英现在就是一家之主,而自己只是家属。
蓬莱安全了,穆阁塞在这里开了商行,山寨的产品流了过来,生意很火爆,同时,一些海产品也随着山寨的运输到了泰安地区,于是,一来一去都有了利润,山寨总算是向外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有了这个一先例,何杨决定把大掌柜穆振生招回山寨,成立对外投资部,暂时将精力投注在以山东为主的地区,至于他所经营的江南地区作为第二重点。
何杨与穆桂英等回了山寨,知道穆桂花竟然也有了身孕很是高兴,山寨工坊的各项生产研发都进行的很顺利,特别是玻璃,现在已经提炼出了单色品种,何杨激动的要求一定要尽快搞出无色透明的玻璃出来。在与老于头的交谈中,获知泰安城中已经有了多起凶杀案件,府尹守备忙得不可开交,已经多次要求立即开始玻璃制品的拍卖大会。
何杨与老于头相视一笑,他们觉得所有时机已经成熟,更巧的是打碗姑丽的到来,让她来装扮异域贵妇大商,正好可以掩人耳目,再加之这一段时间山寨的运输总不停的在泰安与蓬莱之间往来,许多海产品已经让泰安人有了基础印象。于是,他们俩便制定下了一整套计划,玻璃品拍卖大会便正式拉开了大幕。
当夜何杨抚摸着脸色发烫的穆桂英向她做了汇报,穆桂英觉得应该把山寨的经营权完全交给何杨,可是何杨却不同意,他坚决的认为,山寨必须在穆大王的亲自带领下,才能从一个胜利走向又一个胜利,从辉煌不断走向辉煌。最终俯在她耳边道:“你放心,我永远都是你的打工仔。”穆桂英笑起来,过了一会儿,她便又愉快的呻吟了起来。
何杨坐着房车与穆桂英碧瑶等去了泰安城,进了府衙见到了府尹与守备,两个人都瘦了些,看来这一阵子他们很是劳神啊。何杨致了歉,说明了一些情况,并介绍与碧瑶与打碗姑丽,那府尹一呆,而守备恼道:“我说贤婿啊,你这样搞下去,到我的闺女长大后,她得排到多少位啊,你的身体钉得住吗?”何杨尴尬道:“我也不想啊,可是,不知道怎么着,就成了这样的场面,我对此也很苦恼,你们相信吗?”那府尹哼了一声,而守备翻了他一个白眼。当然,这都不是问题,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发财大计,如何通力办好玻璃品拍卖大会,才是目前的重中之重。
三方开始了谈判,最终的结果就是除了赋税之外,何杨从利润中提成五成,府尹与守备各自获得二成半的纯利,而他们只要提供官方的身份背景,以及的拍卖的场地与保卫工作就行了。何杨觉得让步不可为不大,两个人三家平分的愿望实在太理想化了,山寨此次投入巨大,仅仅是玻璃的开发就已经先后投入进去了多大一万多贯了,如果不是因为何杨的一再坚持,这一项目早就被停,如今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他们俩竟然拿了二成半都不满足,何杨怒道:“你们知不知道,这二成半会是多少?”
两个人有些茫然,因为没有开拍只能预估,他们觉得二成半也就是一两千贯而已,虽然已经不少,不过,谁会嫌钱多。何杨道:“估计此次可获三万贯,除去投入,利润可剩二万贯,而你们一个五千贯,还觉得不够吗?”五千贯啊,这是他们二十年的官例工资的总合。两个一听相互看了一眼,点点头在协议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万事齐备,只欠东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