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压根 > 第457章 自己打自己的耳光。

第457章 自己打自己的耳光。(1 / 1)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三天转眼就到了,首先是政府的官员们与孔府的代表团进行了一些条款和细节的磋商,一切都尘埃落定后,他们一起参加了齐王的召见,并举行了盛大的自助晚宴。

到处灯光闪闪,待从(餐厅服务人员)川流不息,美酒美食琳琅满目,那孔府的代表有些目不暇接,感叹道:“真真是人间少有,人间少有啊。”于是他们提出,希望能为孔府通电解决照明问题,何杨愉快的答应了。双方相谈甚欢,碰杯连连,其间何杨忽然道:“为了表达我对于怡香小姐到来的诚意,本王决定,更改纪年方式,我拟定以孔圣诞辰为圣元元年,以此类推算一算至今多少年那就纪多少年,而孔圣之前则一律以圣元前往上累计,如此,使用起来会更加方便,同时也表达了对于孔圣的尊敬,你们觉得如何?”

那孔府的人听了一下子热泪盈眶,纷纷跪拜了下来大呼大王圣明,而那些齐国的官员们也先是一愣,随后则个个惊喜不已,纷纷也跪拜了下来大声道:“我王圣明,我王圣明啊!”这一下子就把晚宴给搞到了高潮,人人喜笑颜开,个个兴奋不已。其中醉酒者无数,甚至还有两个醉死的,真可谓乐极生悲了。

第二天,那些孔府的代表便匆匆告辞,剩坐专列回了孔府,他们是忙着要把这一重大喜讯,送回孔府。

而齐国政府官员们也召开了会议,商讨齐王这一突然的决议,结果,越是商讨便觉得越是有意义,于是,会场热闹非凡,都道这是一大创举。而之后何杨也应邀参与了会议,在会议上他却又道:“在历史上,总是以朝为国,以帝纪年,这样对我们中华民族形成统一很是不利,所以,我觉得不仅仅要在纪年上进行改革,而且还要在国号上也要进行改革,我们为什么要叫齐国?而齐国这个国号能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吗?我觉得叫齐国还不如叫中国,中华民族之国,比之一个偏居一域的齐国是不是更有代表性呢?”

那些齐国官员们都目瞪口呆,瞠目结舌,感觉大脑有点不够住,却又分明觉得这样更好更适合。之后便又纷纷的议论了起来,这一次支持反对者皆有,但总体上来说,支持者明显的多于反对者。

更改纪年还略好办一点,而更改国号,那可是一件天大的事情,这必须召开更大范围的会议,甚至要印制文件传单,进行最广泛的征求意见。不过,此事大多数官员都持积极态度,中华民族之国,简称中国,这个国号好像以后可以永久的使用下去啊,除非中华民族灭亡,但这是不可能的。

正是因为如此,这一更改国号的意义就显得特别重大,甚至何杨还提议,把参与征求意见的范围,尽可能的扩大,把大宋大理等也包括进去,在民间与政府间,掀起一场中华民族强大认可的一次热议高潮,并且进一步诠释中华民族的定义,即:凡是认可并接受中华文明文化的,不管他曾经是什么人种,什么民族,都将被视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

这样一来,意义就被再一次提高,这是以文化方式来界定民族范围了,这里面充满了活性,在政治上的可操作性也显得非常具有吞吐量,明显的活力巨大,为未来国家的无限扩大,提供了一个文明文化上的基石,如果诉诸法律,那同时也就获得了法理的支持。

于是,会议便一下子向着两个极端分开了去,一方面是越来越普及,甚至到了贩夫走卒;而另一方面则向着高端,那些政府的高级官员以及专业级的权威人物,聚集议会讨论座谈,一时之间,齐国上下都进入了热议中,而附带着大宋大理,甚至是高丽与日本也跟着议论了起来。

何杨的特点就是只是把事挑起来,他就立即抽身,变成了甩手掌柜的。

左右闲着没有事,何杨在这个热议的思潮影响下,突然想起了稷下学宫,于是他对秘书长道:“现在国内民间思想如此活跃,我想去访问一下稷下学宫,看看他们现在搞得怎么样了。”

那秘书长立即把何杨意思传达给了政府的相关部门,而相关部门觉得这是一件大事,又逐一上报,最终又成了政府的一件大事。齐王要视察稷下学宫,这可是一个具有政治意义的大事,于是,他们进行了磋商提高到最高的规格,派出了高级的随行官员,让这一次视察尽可能具有一种政治象征意义。

终于,于何杨提出的三日之后,此次访问成行。本来政府界定为视察,但是何杨却坚决修改为访问,何杨说在那里任何政府只能是提供给养资助,而没有管辖的权力。一定要保证学术的自由性,政治不能涵盖一切,如果它真正的涵盖了,那么,政治也就成了另一种的帝王,另一种的神佛,而这个世界也会因此而失去了公正,天地正义也将为之失衡而倾斜。

谁都有力所不能逮之处,每一颗心中都有一个神圣不可侵犯的纯粹之地,只有这样社会才能保持它的纯粹性与鲜活性,而世界才会始终彰显着勃勃的生机。

政府官员们纷纷点头称是,何杨再看了他们一眼大声道:“任何的所谓的什么万事万能,法力无边与全心全意,都是王八蛋!这样的牛皮不用吹就已经破了。”何杨看了看他们又道:“孔圣怎么说怎么做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就是要老老实实,本本份份,这才是做人做事的唯一之道。”

看到官员们都已经略有所悟,何杨才叫出发,队伍浩浩荡荡的向着临淄城的另一标致性建筑,稷下学中而去。

这学宫距离政府办公大楼并不是很远,驱车而行约三十分钟就到了,当然,这车还是行使的比较慢,因为,车队很大,随行众多,官僚的特征就是拖沓。

学宫的管事,竟然早早的等在了学宫的大门口,有很多人组成了欢迎的队伍,而且还挂起了大红横幅。何杨远远的就看到了,脸一下子就沉了下来,表情越来越严肃。

及到了学宫门下,何杨下了车,来到学宫门前时,那些学宫的管事和许多学者,竟然下跪叩拜相迎。何杨一下子就凝在那里,看着眼前的一切,然后,突然抬起手来,狠狠的给了自己三个耳光,嘴角的血一下子就流了下来,他的这一举动,一下子就把迎接与随行的所有官员都惊呆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