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敛财人生[综] > 1067.悠悠岁月(84)三合一

1067.悠悠岁月(84)三合一(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悠悠岁月(84)

清宁想到那个走路都仰着头, 说话就摇头晃脑的小姑娘, 有几分疑惑,“他家在京城不好吗?怎么想到到咱们这闹不拉屎的地方了。”

严格左右瞧瞧, 但张嫂不在跟前,也听不见, 就道“我听我奶奶说了,高洁她爸跟一个学生谈恋爱,那学生好像也要留校工作了。她爸要跟她妈离婚, 她妈就闹起来了。结果那学生家里有些关系, 女学生照样留校, 不过从原来的教职人员, 挪到图书馆去了。反倒是她爸,给了个处分, 说是要交流到高原地区的高校去支教几年……最后两口子想回省城, 找了我爷爷, 想去师大的, 结果我爷爷说, 师大不要人,咱们这边要人, 就给推荐了一下。高洁他爸不想去高原, 她妈不想离婚,这不就来了吗?”

说起来也是一言难尽的很。

两人说过了就算了, 清宁也没想着把这鸡毛蒜皮的事跟她妈说。反倒是拉着严格往外跑。

去哪呢?

去老二家简单粉刷过的房子跑。房子无所谓装修不装修, 其实大部分人都是不装修就入住的。

老二倒是装修了, 不过也没下本钱。就是粉刷一下嘛。

老三叫了几个人帮忙,主要劳力反倒是徐天和徐强父子俩。反正谁有空就谁过来呗。

老二家这房子跟徐强家的房子格局差不多,也不大。二居室的房子而已。也原本也是安置房的,但有些人觉得房子有多余的,就把手里的房子低价卖出去,折成钱,不管是做生意还是干别的,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总之就是捡漏了。房子买下来花了一万出头一点。

真心没钱弄啥装修了。

自己粉刷粉刷算了。

水泥的地面也没啥寒碜的。把墙面刷白,电接进来,就差不多了。

老二又带着木匠量了尺寸,简单的家具床之类的东西,就在家里叫木匠做了就行了。也不需要太好的,桐木板就行。宗旨是能用,别的真没那个资本讲究。

清宁进来的时候,只徐强在里面粉刷,“你们怎么来了?”他带着报纸折叠的帽子,正粉刷顶棚呢。

严格左右看看,“要是着急住,反倒是这么装修最安全。”

徐强跟着点头,叫严格过来帮忙拿着东西,就道“我也这么说,我家也是这样……”其实能粉刷的,都是讲究的人家。

清宁左右看看“墙面肯定容易脏,尤其是再里面做饭。用不了两年得重新粉刷才行。”

自家住哪有那么讲究?

徐强笑了一下,没说话,又问“你们怎么来了?回去吧,再把你们的衣裳弄脏了。”

严格‘切’了一声,“别小看人,这活我也能干……”

干啥干,“我这都快干完了。”

正说着话呢,老三再外面吆喝了“强子,过来搭把手。”

一楼的房子,出门特别方便。

出去一看,家具运到了。怎么说呢?极简的风格。

清宁就说她二伯“您给客厅摆这么一个大方桌啊?”

多好!

一个大方桌,几个板凳。桌子既能当饭桌,又能当待客的桌子,晚上还能当学习桌,一桌多用。

清平从车上下来,笑的可高兴了,“这就挺好的。”

真觉得挺好的。

关键是清平要一个人住了。

这么大的孩子,一个人出来也很正常。要么是在外面租个单间,要么说也是住宿舍的。

其实宿舍的条件也还可以,不过是林雨桐想着办法叫英子跟老二趁着如今就房价低的时候赶紧出手。这两口子只要是说给孩子创造学习条件,那没问题,只要有办法,就绝对不会含糊。要不然,这两口子宁肯把钱存在银行,也是一点也不动的。

要不是这样,叫清平住到家里就行,要是老二家实在不愿意,叫住在宿舍就是了。

可林雨桐话里话外的,都说宿舍住着,大人照管不到等等的话。又知道这两口子不是爱麻烦人的性子。话到这份上,这房子必然是会买的。

果然,出手很利索。

林雨桐比谁都清楚,通货膨胀就在眼前的。钱放在银行了,那才是要糟呢。

老二家两口子跟老三还不一样。老三是那种手里没钱但看好了项目借钱都要投资的那一类人。可老二两口子,最信的还是银行,血汗钱只有放在银行才是最叫人安心的。之前买了铺子,是林雨桐提了,只要不会叫他们吃亏,这才想着给孩子留条退路。用他们的话说,七十年产权,就算是俩败家子,也租金也不会叫孩子饿着。

这次投资,说到底,是教育投资,是为了孩子上学才下的血本。

清平在家的时候,她爸她妈的一遍一遍的说了“一定要好好学啊。爸妈为你花多少钱都是应该的。但是这有文化跟没文化差别大了去了。你看你四叔跟你姨,有文化,就不用面朝黄体背朝天。你爹妈没文化,只能土里刨食。”

老二说孩子“你看你妈,大热的天,守着灶台,火里来油里去的,热不热,一身的痱子。等到冬天呢,风头上站着,冷水里洗菜刷锅洗碗的,手上都是冻疮,连药都不敢抹,就怕手上的味道沾染到菜上,一忙就是一整天,一年到头,你看你妈歇几天……你爸我呢,太阳底下晒着,脊背都晒爆皮了……冬天呢?也闲不下来,寒风吹着,但一样得去地里给果树修建枝条……看看你四叔和你姨,办公室坐着……没指望着你跟你四叔你姨一样出息,咱就是将来哪怕当个护士,学个兽医,或者干脆去当个老师,教幼儿园都行啊。上了中师学校有那幼师班吧。带着孩子跑跑跳跳的,你把你自己管了就行了。不用跟我和你妈似的,就行了。”

知道当农民的辛苦,就是想办法也要叫孩子跳出农门去。

读书,是唯一的出路。

爹妈下本钱,就是为了叫孩子将来不跟他们似的辛苦的。

清平一边铺床单,一边道“我一个住真的行。”

清宁知道她胆大,有时候二伯半夜去浇地,她都给送吃的送水的。大半夜一个姑娘走两边都是庄稼地的小路,还得路过坟场,却从来没听她说过害怕。

帮着把这边收拾出来个样子,就去了林雨桐这边,总要跟说一声的。

林雨桐就说老二“我的二哥啊,我叫你买房子,原本就是为了叫钱保值升值的,结果,你还非得叫孩子搬出去。在我这边住着,什么都有人照顾,你也能放心……”

老二摆手“她不能啥都靠着别人,我买了个二手摩托,晚上有时候也就过来住了。”他指了指老三“你三哥就住三楼,跟清平楼上楼下的住着,没事。”

说不通!

林雨桐又亲自过去看了看,帮着添了几样东西,也只得罢休。

结果清平还没搬进去呢,又多出一事来。

林玉康家的大儿子,比清平和清宁小了几个月,但却是同一年的。以前也在镇上念书,因着离家不远,骑自行车上下学,不知道怎么听说清平转学了,然后林玉康也要给他家的儿子转学,据说是开发区这边的教学质量好,想把孩子转来。

这孩子叫林小军,开学也读初二了。

林玉康跟林二嫂带着孩子过来,说是叫帮着给孩子转学。

这当然是没问题的。说起来也不过是一句话的事。

结果林二嫂又说了“这小子我不想叫住校,没人管着不行。”

谁管?

我管吗?

林雨桐心说,我们家跟清平是啥关系?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那都是亲近的不能再亲近的关系了?可结果呢?我二哥和我姐还不是叫孩子住出去了。这人跟人相处,就是这样。不管怎么说,分寸二字很重要。

我这边清平都不住了,然后叫你家小军住我这边?

像话吗?

压根就不该张这个口。

林雨桐只当是听不懂她的话,反问了一句“也想跟我姐似的买房?我帮你问问。不过只怕装修来不及了。”她不给两人说话的机会,就道,“也是!二嫂子住城里,干脆叫小|超也一块转学算了。你带着俩孩子上学,我二哥在家种地。星期天再回去也是一样的。”

“我来干啥啊?”林二嫂话到嘴边就要说出口了。

结果林雨桐不给机会,直接就道“二嫂子在村里呆着,外面的事你也不知道。如今你去外面看看,出去挎篮子做生意的,每天都赚几十块呢。一天碰上一个外国人,你就能赚比人好几天的工资。只怕在这边带孩子比我二哥在家里赚的还多……”说着,声音就低下来了,“咱就是自己人我给你们交个底,房价再有半年准升。如今入手,坐等着就是赚钱……”

林二嫂眼珠子一转“真的?”

“真的!”林雨桐就笑“你买吧。到时候你要卖不了,我加一半的价钱再买回来。”

最好去买房吧,别这边没住上,又去找英子。

清平一个姑娘住着,再添上一个一般年级的小伙子算怎么回事?

别看是表姐弟,但在农村很多地方,还有表亲结亲的呢。这说出去,好说不好听啊。

这边把人送走了,林雨桐赶紧给英子打了电话,“……你可别抹不开面子答应下来。这事就不是那么个事……”

英子皱眉“她不会跟我开口吧?”

那谁知道呢?

结果晚上还真就跟英子开口了“……清平一个人住……”

英子一听话头不对,赶紧道“一个人可不敢住,她爸晚上过去。要是顾不上,她三叔就下来在一楼住。要不然这么大一姑娘,我哪里敢叫一个人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住。桐也不放心,不叫孩子搬出来。我一想,这也不行。占着人家的书房,老四跟桐那工作,在家里见人是家常便饭。哪里能耽搁人家的事。干脆一狠心就买了一套。把钱换成房子,房子还是咱自己的嘛。”

絮絮叨叨的。

林二嫂那么精明的人,要是听不出来这姐妹俩推诿就见鬼了。

“认啥认?”林二嫂气的瞪了林玉康一眼,“认回来咱吃了谁的利了?”

“你也是!咱家有房子,你非得租出去……”林玉康气道,“当初买那大房子的钱可是大哥出的,你别打着旗号再从大哥要钱了。要不然我跟你急。”

“急啥急?”林二嫂捶了男人一把,“咱家那房子租出去,一个月小一百呢。会不会算账?”

过年的时候,林玉健在家,两口子说开发区如何,桐干的如何,等等的话,就说好些倒腾到钱的,都去买房子了。

林玉健二话不说,问了得需要多少钱之后,回了省城直接就把钱给寄回来了。

两口子把钱一取,可着这钱,买了大房子。跟林雨桐家住的这个,大小其实差不多。装修的时候,又从老大要了一笔钱。反正回回都是说借,但谁也没把这‘借’当真。

‘借’来的钱花起来不心疼,装修的很是看的过去。

然后有人说要租,一租就是一年,一千块钱都交了。

而这一千块钱,他们也花了。把自家攒的钱再加上这一千块钱,给林二嫂的娘家弟弟,说是买股票了,如今都换成股票了。也听不懂是啥意思,反正买进来了,卖出去现在得赔钱。没法卖啊。

这房子想不租也不能了。

钱都收了的。

又想给孩子转学,又不想叫孩子住宿舍,怎么办?

只能先在亲戚家住上一两年。

可这俩堂妹,都是那种半路认回来的。属于那种有事见面,没事连见的机会都没有的。

人情方面,自然是不及林玉健跟两人更亲近。

心里憋着气,林二嫂到底是又给林玉健打了电话,“……装修好了,只是那房子现在住,只怕是对孩子不好。跟桐和英子都说了……两人到底跟咱们隔了一层,没一个肯应承的……”语气有诸多的不满,“大哥,你说这些孩子要是没念书,您以后想帮着安排也安排不了吧……”

那边坐在林玉健边上的林大嫂脸都绿了。

还要给多少钱才够?

这半年就拿了五万了!

这还不算弄的那什么烂西瓜,也不管是生的熟的,一股脑的拉来,往单位门口一卸货,转身就走了。钱还得给人家按照最好的市价算好了寄回去。

可是天知道,为了这西瓜,她在自家娘家许多亲戚面前都说不起话。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