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敛财人生[综] > 1125.悠悠岁月(142)五合一

1125.悠悠岁月(142)五合一(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悠悠岁月(142)

叫自己去接?

我上课着呢!

我就不信你给这么好几个人打电话, 他们的电话都不能接通?

没听说过!

这小子肯定撒谎, 估计是不敢给这几个打电话吧。

心里这么想着, 嘴上就说“你看你那个公用电话的号码是多少, 给我报过来。我在学校出不去, 我帮你给大哥打电话。你守着公用电话别离开。”

至于清丰啥时候有空去接, 自己才懒的管。

饿上一天半天的,又死不了人。

敢跑出来就要付出代价。出来就想享福?美死他!

关键是这小子沾不得。

亲姥姥姥爷都能白眼狼,更何况别人。

电话那边就急了“请假也不能出来吗?”

“不能!”清远一点口风都没给留,“实在是出不去。出来接电话老师都已经催了,你赶紧的。”

清收犹豫了半天, 才报了贴在电话上的号码。

清远重复了一遍,记住了, 然后挂了电话就打给清丰。

果然, 清丰的电话是畅通的,他就把事情说了, “……他说大哥这边打不通, 给我打的……”

清丰就气道“放屁!我的电话一直开着,就在衣服兜里放着呢。怕忙起来听不见还设置的是铃声加震动。你打我就能听见, 他打我就听不见?”

那我就不管了。

清远说“反正得赶紧过去看看吧。说是没钱了, 一个人在火车站。”

“叫他呆着去。”清丰显然是生气了, 然后说清远, “你上课去。关机!别搭理他。”

关机是你说的, 我是听你的话才关机的。可不赖我啊!

然后挂了清丰的电话, 清远就真关机了。

清丰正干活着呢, 停下来给花花打了电话。花花忙着收银,找了领班的经理过来接替几分钟说是上厕所去,这才在厕所把电话给回过来了。一听清丰说这事,心里就一股子气“来干啥了?是不是来了没地方住还得住咱们那。咱们那小公寓能住的下不?你妈不说给咱们照看孩子,还得咱们替她照看孩子。凭啥?我用管!你要是实在不忍心,觉得那是你弟弟,你就直接买张火车票,把人塞到回去的火车上就行了。我要是知道你敢多给你弟弟钱,我给你说,金清丰,我跟你没完。”

然后清丰忙完他的活,都一进是晚上九点了。这才辗转的去火车站,找到人的时候都已经是十一点了。

清收一见清丰就哭“你咋才来啊。我都快饿死了。”

清丰给在边上的小超市买了面包和水“吃吧。”就这条件。

把他安顿在椅子上吃喝,他排队去买票了,如今有直达县城的火车了,买了一张票,又去买了泡面、火腿肠、面包和矿泉水,到底不忍心,又买了不少橘子香蕉,提了一兜子。他给自己买了站台票,凌晨四点半的车,在火车站有半晚上要等。

清收吃完了喝完了,就朝外看“哥,啥时候走啊。我在车站蹲了一天了。”

清丰只说“没公交车了。出租车太贵。”

清收不知道情况啊,就点头,一个人到了大城市是真不敢瞎跑的。只得任命的等天亮。

兄弟俩大眼瞪小眼,清丰就问他“不上学跑出来干什么?”

“上学有啥用?”清收不以为意,“我同学出来打工,一个月挣一千多……”

是!在老家一千多,就觉得是很高的工资了。你怎么不算算,在外面你得租房子,得吃饭,得多出很多以前都不敢想的费用来。

一千多在京城这地界,只能算是勉强把自己给养活了。一个月能挤出三几百给家里挤回去,那都得是俭省懂事的孩子。

清丰没反驳他,跟他说他也理解不了,又问“你没跟爸妈说?”

“没有。”他倒是光棍,特别直接,“说了他们也不同意。二伯家大姐上了大学,三伯家三婶憋着气要把清涓姐送到医科学校去,四叔家就不说了,二姐那一般人都比不上,清远那小子大学是铁定的。五叔家清雪姐人家据说也学的挺好的,年纪前五十呢。至少也能读大专。妈整天在家念叨,人家家家都有大学生,就咱家没有。你哥是没出息的,你可要争气。考的好大学,也到京城去。念叨的我压力大的不行,谁能保证一定能考上?实在受不了了,我才出来的。”

清丰心里又觉得心酸的不行。家里的老妈呢,就是想着能比人都强上一头。可还是处处都不如人。自己吧,也确实是不争气,结果呢?结了婚生了个孩子也就罢了,孩子还有些毛病。这在自家老妈看来,就更是丢人的事。越发连下一辈的孩子都不如人家了。所以指望着清收争气。

这么想着,到更加坚定了不留下清收的决心。

之前因为花花的态度升起的那一丝隐隐的不快,也很快就消失了。

“你给家里打电话了没有?”他赶紧问,“家里不得着急?”

“我现在在县城上学。”清收对自家亲哥不知道自己现在的状况有点不满,“平时是住校的。爸妈不知道我不在学校,我又跟老师请假说家里有事,我得回家一趟。”

然后家里人根本就都不知道他出来了。

那就没什么要问的了。到了点,清丰是说“跟着我走。”

早已经困的迷迷糊糊的人,放心的跟着他哥,然后上火车了才恍然而惊“我不回去!”说着,撒丫子就要跑。

清收就喊“你要是跑了,我再不会管你。我都不管你,你更别指望其他人了。你身上没钱,是打算去要饭吗?你要不信,你就跑一个试试。”

在火车站里都差点迷路,更别说走出车站之后呢。

对未知世界的恐惧叫他不敢轻易的迈脚出去。

清丰不由分说,将人送上了火车,吃的喝的给他放着,“老实呆着,别觉得人贩子不要你这样的。那煤窑里啥时候都缺人。”

吓的清收瑟缩了一下,然后清丰就真的下车了。

直到车走了,清丰才给老家打了电话。自家是没有电话的,只能打到隔壁家,叫人家转达一下。

隔壁住的是谁呢?

住的柳成那事儿妈姐姐。

这天还没亮呢,五点钟左右嘛。农村勤快的人是起来了,起来喂猪扫院子。反正外面静悄悄的。

电话一响,大冷的天两口子都不愿意起来。

但到底电话固执的响着,有啥办法呢?

柳成他姐就起来接了,电话那头一叫‘麻麻’,她就听出来是谁了,“丰啊!咋这么早打电话呢?你爸你妈还都没起呢。”说了就问,“在京城咋样啊?你四叔四婶子给你安排的啥工作?挣多少钱啊?孩子现在咋样了?你是丈母娘管着呢?哎呦!送回来叫你妈给看着多好。你妈也就是一时糊涂,心里还是惦记孩子的。”

这一句一句的,清丰都没法回答。他就只管说自己的事,“不用叫我妈,我给麻麻说是一样的,等天亮了,你告诉我妈就行。”然后把清收偷着去京城的事,他一五一十的都说了,“……我给买的四点半的火车,车都走了。直达县城的。叫他们去接人,可别再跑了……”

柳成他姐就大惊小怪“这可了不得了,出了事可咋办呢?你放心,我肯定把话带给你妈。”

然后就起床,梳洗过了,把家里都打扫利索了。又骑着车子去街上给孙子买包子吃,再折返回来,都已经是八点了。

大家都知道,金满城和李仙儿两口子懒。睡不到点,是绝对不起的。

叫孙子吃了喝了,然后才去隔壁,果然两口子才起来,尿盆都还没倒呢。

柳成她姐就说了“……可得好好管管清收,才多大点年纪,就敢自己跑到京城去了?不过孩子也是可怜,到了京城,连火车站都没出,就又被送回来了。不是我挑事,你家老四两口子也心也太硬。还有你家那儿媳妇,只怕是个记仇的。你看,你那么对人家孩子,人家就能那么对你的孩子,当日那事,可不是那么轻易能揭过去的……”

巴拉巴拉的一大堆,老大两口子听明白了个啥,就听明白了小儿子压力大离家出走跑到京城去了。然后老四家两口子眼礠心硬,愣是把孩子晾在火车站一天一夜都没搭理。孩子饿的没吃没喝的。然后自家儿媳妇记恨自己,不叫大儿子管小儿子。然后可怜的孩子连火车站都没出,就这么被他哥给塞上火车了。

可怜见的!这一路上还得饿着吧。

李仙儿一拍屁股就坐在地上了,哭的撕心裂肺“我这是造的什么孽啊……”

这个点,好些人都吃完早饭准备出门打牌或是准备干点啥呗的娱乐活动,反正冬天嘛,屁事没有。走东家串西家的。李仙儿这一嚎哭,行了,大家又有热闹看了。

都凑过来,问问这是咋了?又出啥事了?

然后柳成他姐不厌其烦的把她的理解一遍又一遍的说。

作为旁观者,那看法自然跟老大两口子那种心疼小儿子的想法一样了。

私下人家就嘀咕那小子本来就不是好东西!这两口子整天说他家老二是读书的苗子,你们没听那谁谁谁的姐夫的表哥的媳妇在学校教书,就是这小子的老师。人家那老师多少次都不想要这小子了,要不是看在金家的孩子的份上,早打发回来了。卷子老师都不批了,叫他愿意给自己打多少分就打多少分。要不然能这么轻松的请假,其实在学校老师就不管。你说偷跑出去了,你直接给你四叔打电话呗。你给人家清远那孩子打电话干什么?当谁都是他一样不念书。清远叫了清丰,没想到及时跟他爸他妈说一声也是有的。毕竟是孩子嘛。老四和桐那人咱是清楚的,一个村里的人去了,都热情的不得了。亲侄儿绝对不会不管的。不过这清丰是真心硬,亲弟弟到门上了,就这么给打发回了了。不说咱说,就是要饭的叫花子到门口了,咱该施舍的都得施舍的。

临了了,把清丰的名声给糟蹋的一塌糊涂。

柳成的姐夫这人比较老实,在家就偷偷说老婆“你跟着搅和啥?人家清丰在电话上不是那么说的!”

柳成他姐就冷笑“他活该!金满城那是什么东西。狗怂货!”

柳成的姐夫就叹气,提起这些事,他也生气。自家闺女嫁人的日子,就在清丰结婚的前两天。他们正月初八,自家正月初六。年前为了给闺女准备嫁妆,家里要缝被子置办东西,村里的人都来帮忙,有给他家帮忙的,也有给自家帮忙的。

自家的条件好点,到底孩子的亲舅舅当着个管,也肯补贴这当姐姐的。而家里呢,也就一儿一女。儿子是老大,早结婚了,如今孙子都四岁了。闺女呢,是小的。谁家的孩子都没多余的对不对?闺女嫁人了,他们两口子就跟儿子媳妇商量嘛,说你们就这一个妹子,结婚了,咱们给陪嫁多点。儿媳妇呢?比较懂理。儿子被他舅给安排了个司机的工作,儿媳妇嘛,又是民政局的正式员工。两口子在县城都有正式工作。农村嫁闺女其实花不了多少钱,大部分都是拿聘礼的钱给置办的。好的人家呢,娘家还贴进去一点。不好的人家,要的聘礼多,陪嫁少,那是要被人再背后讲究的。

他们家觉得日子过的去,就打算陪送的体面一些。

洗衣机、彩电,这都是必备的。完了又给买了一个冰箱。这在农村,还很少用的。更别说给闺女陪嫁了。

金满城不止一次的在儿媳妇面前说“你看你爸妈,你们自己都没用呢,就给闺女陪嫁呢,将来这老了,是指望这闺女养老呢。”

本来是邻居嘛,大家说笑的时候也常说,以后不要管那俩老怂,扔给闺女去。

都是玩笑话。

刚开始他们也是当玩笑一笑而过的。

可年前缝被子的时候,来了好些个村里的妇女帮着做。自家陪送的比较丰厚,十六床铺盖,把孩子一辈子盖的被子都给做出来了。

人人都说,这家疼闺女。

金满城跟个碎嘴的婆娘似的,进进出出的,也不忙他自家的事去了,面色铁青一趟一趟的往自家跑,见人就说“你看缝了这么多被子,将来只等着长虫子。”又跟人家这边的儿媳妇说,“你结婚的时候,你爸你妈才给你们弄了八成被子,结果你妹子嫁人就给了十六床……”嘟嘟啦啦的说了一大串。拉着个脸,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在好日子里上门明着挑拨离间。

脑子就跟有坑似的。

大家心里也都知道,他就是给儿子置办不起这东西,然后看邻居嫁个闺女就是这排场。不服气,害红眼病。

有些人害这种病,那是心里偷着害。结果呢?这位是明晃晃的直接就把肚子里那点心事给倒出来了,脸上连掩饰都掩饰不住。

这也就是儿媳妇那边是真心不在乎这点钱,要不然,这家里得被搅和成啥样。

这事过了,好些人都说,你们家真是好涵养。要是敢跑到我们家这么胡说八道,我非得撕了他的嘴。

可自家的事自己心里有数。柳成那边还得顾着金家老四和桐的面子。打狗还得看主人呢对不对?

两口子当时真是把这金满城端出来的这一盘子苍蝇忍着恶心给咽下去了。没闹没说,顺利的把闺女给嫁了。过后也都没提!

可这事吧,放在心里还就是觉得时不时的犯恶心。

因此,柳成的姐夫虽然觉得自家老婆这事办的不地道,但也就是叹了一声,没说多余的话。

那边金满城两口子可不得了了。赶紧收拾东西,去县城去。

家里有事就找老二。

老二正忙着装修新店面呢。准备新开一家火锅,然后隔壁打算开能承接宴席的大饭庄。如今这婚礼都是有讲究的,也不再是纯粹的吃吃喝喝,得有大彩电,得有音响,得有一个舞台,反正就是得跟上时代。

然后正一脑子官司,看这彩灯怎么弄好看的。老大两口子来了,金满城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老二啊,清丰是丧了良心了,我管不了了,你得管管。把他给我弄回来……打死我都不心疼……”

老二一边忙着,一边听他絮絮叨叨的说着,然后就说“……那照你这么说,脸亲老子都不认了,能人我这叔老子?你听你的,就更不听我的了?”

英子过来送饭,听了一耳朵,心里就气的不行你儿子要我们家管?凭啥啊?还打死都不心疼?打一个试试,别说是打死了,就是踹上一脚,你都得哭着找上门来。

她就说“咋还在这里呢?去车站问问,看孩子那趟车啥时候到……”

然后就指派老二“老五说上次要的东西得去省城去买的,赶紧吃饭,吃完饭上省城去。”

那两口子就不言语了,意思他们听明白了,就是英子不叫老二管,当然了,老二也是真的不想管。

两人转身就走,连一声招呼都不打。这是生气了。

可这两口子生气都生惯了,自家人没谁当一回事。

不用问都知道,肯定又是找老三去了。

老三两口子正准备出门呢。

干啥去?清涓这丫头上高中课程就有些跟不上了。数理化像是听天书。理化还罢了,你说数学回回都考个二三十分,家教也给请了,孩子也是认真学了。可就是成绩上不去,你说怎么办?其他的科目呢,是不出色,再加上就算是文科,将来这高考数学还是必考的,还是主科。这成绩,眼看高考是没希望了。

孩子都没信心了,跟她妈说“我太笨了,真不行。”

有点厌学了。

姚思云一看这也不是办法,又心疼孩子,又无奈。可也不能看这么大点的孩子给荒废了吧。

怎么办呢?

找关系托门路,终于找到一条不错的出路。

什么出路呢?

医学院有进修的名额,可以推荐孩子过去。这孩子不是一直学中医嘛,在家学的。她找了关系,叫人家推荐,证明这孩子确实有一定的医学基础,这才获取了进修的资格。

他们两口子这次去,主要是想给孩子选专业的。

中医的话,真得有耐心,十年二十年的往下磨砺。可有些专业,相对来说就好掌握一些。

姚思云看中了牙科,口腔医学。

以前这个专业是不怎么热门的。但姚思云却觉得,这以后,这个专业很有些前途。

日子好过了,追求的就不一样了。以前老人牙齿脱落了,那就脱落了。不是日子过的特别好的,谁会想着去镶上一颗牙齿。但现在,可真不一样了。

老人嫌弃没牙齿不方便,中年人不光追求健康,还追求美观了。年轻人和孩子,别管他们在乎不在乎,作为家长是极其在乎的。

姚思云看好这一专业,觉得跟着学学技术,将来还是比较有市场的。给自家中医门诊的二楼转门开设一牙科,就是洗洗牙,给老人坐坐牙齿护理,赚的都不在小数。

老三对这个不懂,姚思云说怎么办,他就怎么办?要找人,咱找。要花钱,咱花。为了孩子嘛。

这两年过的,他都觉得这就是孩子亲妈。然后偶尔想想,都觉得自己的精神状态大概也是出现问题了。

姚思云昨儿都跟人家约好了,晚上一起吃饭。今儿一早,两人就打算去省城。姚思云还说“家里要是有闲钱,就在省城给三个孩子准备铺面……”

老三摆手“准备啥铺子?房子现在是七十年产权的。铺子有的是三十年产权,有的是四十年产权。看不好地段,又不打算自己经营,其实没多大赚头。”

姚思云也就不说了,在这些方面她不是很擅长。

她现在就是一门心思的要把孩子给安排妥当了。她爸没了那么多年了,但是如今大部分人还都愿意给面子。

锁了门都下楼了,看见老大两口子迎面走了过来。

金满城又是老样子,远远的未语泪先流啊,一副被儿子虐待的老父亲的形象。诉苦啊,各种的说。

老三就说他“才四十多岁的人,你装啥老汉?清收是你的责任,没听过当哥的非得照顾当弟弟的。你还是我大哥呢?你管过我啥?”

清丰和清收是一个爹一个妈的,咱俩也是,对不对?

你都没做到,凭啥强求人家孩子。

哪哪都是你的道理?

姚思云拉开车门子就上车了,催老三“赶紧的,赶时间呢。”

老三就屁颠屁颠的上车,发动车子一踩油门,走了!

真不是不管,是这事该怎么管?

要是你跟外人有矛盾了,那不管你有理没理,我都得向着你,为你出头。谁叫你是我哥呢。

可你跟你亲儿子之间,我一当叔叔的掺和什么。

咱两是亲兄弟没错,可再亲,亲的过亲父子的?回头你们爷俩和好了,我里外不是人了。

老话说疏不间亲,这话再是错不了的。

不是谁都跟他的,净干些二百五的事。

人都走了,金满城也不哭了。呐呐的闭着嘴,看李仙儿。

李仙儿转身又往出走“……去车站问问,看看咱家那先人啥时候等到?”

结果这一等,就等到第二天早上了。

顺利的接到人了。

清收一见爹妈就哭啊“……我哥可狠心了,把我扔到车上……还威胁我,不听话就把我送到煤窑挖煤去……我都吓坏了……再也不敢了……我回去一定好好学习,再也不跑了……不管多大的压力,我都挺着,一定考个大学,考个好大学,跟我二姐一样,上青华……她研究火箭宇航飞船……我……我上月球去……上火星去……肯定比她厉害……肯定给你跟我爸张脸……”

李仙儿的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你哥就是狼心狗肺的,妈就指着你享福了。看跑了一圈都瘦了,走!妈带你下馆子去。”

金满城一脸骄傲的看儿子“就得跑出去长长见识,才能懂事。”

好像明儿儿子就能上火星去似的。

所谓的下馆子,就是到平安饭庄,找孩子的二婶英子,“……有啥好吃的,给孩子补补,这回出去,可遭了大罪了……”

英子真当几天都没吃饭呢。也不会小气的跟孩子计较一顿饭。

好吃好喝的叫吃了喝了,也听到那两口子跟孩子说话了。感情这偷跑出去一圈,回来一点事都没有。别说打一顿骂一顿,就是连大气都没哈一口。这还成了功臣了。

连这小子去京城路费从哪来的都没问。

她也闹不懂俩人是咋教育孩子的。

不过清收这小子,真是长了一张好嘴。满嘴都是鬼话。

可偏偏的,这鬼话老大家两口子还都信。

清收眼珠子滴溜溜转,“妈,没事了,你跟我爸回吧。我自己去学校,我跟老师都说了,我的压力太大,要调整一下。现在心态挺好的,我自己回去,真的没问题……”

李仙儿就觉得儿子有本事,老师也看重,满意的笑,从兜里掏出一沓子钱来,拿了五十块钱递过去,“这事一周的伙食费。”

英子心说人家孩子一周花三十都算是多的。他家一周给五十。可真是够宽松的。

人家爹妈舍得,她也不多话。

就见清收那小子把钱收了,然后眼泪就下来了,“你跟我爸那么辛苦,还得供养我上学。我都觉得花这么多钱可没脸了。想着早点出去赚钱回来给你们花。你看现在,一周五十这都已经很多了,反正勉强够吃饱。老师还要什么补课费,资料费,这个费那个费的,之前就说要收六百八十块钱的。我一想到咱家拿不出来那些钱,就真觉得上这学有啥用呢……”

英子的心都跟着跳了。

她瞄了一眼李仙儿手里的钱,整的零的,也就七八百的样子,先给出去五十,剩下的也就在七百上下吧。

结果这小子就说老师要六百八!

英子瞅着李仙儿数钱,一共六百九十二。

取了十二出来当路费塞给金满城,把剩下的六百八全都递给清收“拿着吧。钱的事不用你操心,再穷再苦,就是出门给人下跪磕头,我跟你爸都要把你供养出来……”

清收的眼泪往下掉“我一定考上最好的大学,把你跟我爸接到京城,住大房子,雇保姆伺候。挣了钱全都给你们……”

李仙儿抹了一把眼泪跟英子说“英子啊,一定要供孩子上学。清安的成绩不行就要叫复习。一定得考出去。”

还把英子气的不行。清安的成绩是不算出类拔萃,但总的来说还属于中上的水平。二本有点悬,但加把劲还是能期待的。

别人说清安学的不行就算了,你家这个就这样了,还有脸说我家孩子不行?

英子就说“他那样就看他自己,能学的动就学,学不动我可不给他花那些钱去。回来直接跟我在饭馆干着吧。可跟你们不一样,将来跟着儿子享福呢。”

要是有自知之明,就知道这说的是反话。

可偏偏金满城感觉良好,一听英子这么说就开始数落她,什么头发长见识短,什么妇道人家的妇人之见等等等等。

英子给气的,我说反话你听不明白还来教训我。但是就算教训,轮得到你教训的吗?

你一个大伯子教训弟媳妇,谁给你的脸?

本来还想着提醒两口子一声,叫他们亲自送送孩子呢。这会子气头上,她还就不言语。

爱怎么着就怎么去,跟我有一毛钱的关系没有?

反正利索的把一家三口送出门,看着三人在门口分道扬镳。清收去学校了,这两口子打道回府了。

清收哪里回学校了?

在学校门口的电话亭,给清丰打电话“哥,我到家了。”

清丰正在帮人家打扫卫生间,刷马桶呢,接了电话就蹲在卫生间边上“到家了?到了我就放心了。”

清收就哽咽着“妈把我伙食费给扣了。一星期才给我二十块钱……”

清丰叹气“那你去办一张银行卡,我一个月补给你一百。”

“还有资料费。”清收这么说。

清丰就不言语了,沉默了半天才道“你嫂子管钱管的紧,孩子还要瞧病。没那么多……”就这一百,还得从自己的生活费里省。本来盒饭里能要个荤菜的,现在全改成素的。总得叫清收在学校吃饱吧。就这还得叮嘱,“可别告诉你嫂子。爸妈那你也别说,他们藏不住话,啥时候说漏嘴了,叫你嫂子知道了,这都是事。”

清收就一乐求之不得呢。

赶紧保证“我绝对不说!”

挂了这边的电话,又给徐强打,“姐夫,我这边要资料费,家里没钱给交了。能借给我五百块钱吗?别告诉我二叔二婶行吗?要不然我爸我妈知道我出来借钱肯定心里难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