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本世子就喜欢强人所难!(2 / 2)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她不敢表现出任何高傲,因为一旦那样,很容易激起男人的征服欲。
“哼。”
魏冉冷哼一声:“放心,我会让你回北胡,但绝对不是让你一个人回去,而是两个人。”
“两个人?”
哥舒芸满脸不解。
魏冉则抬手拍了拍她的小腹:“这里必须也有一个。”
“啊?”
哥舒芸脸色一白,有些惊慌的后退一步。
“现在,跟我去皇宫。”
哥舒芸心情忐忑跟随他和温夫人一起登上马车。
白虎门外的车驾少说也有上百两,朝官们急匆匆朝着虎德殿赶去。
哥舒芸的出现,让不少大骊朝官都冷眼相向,但都惧怕魏冉身份,不敢上前发泄怒气。
进入虎德殿,气氛压抑,落针可闻。
陈尧面色沉重从屏风后走出,不等朝官大礼参拜,便主动摆手:“诸君免礼。”
待落座后,他目光沉重扫过百官,强忍怒火道:“方才红翎急报传至长安,三天前夜晚,北胡二十万铁骑,兵分两路突袭千山关。”
“大将军石林率军浴血奋战,损失惨重,五万铁骑近乎全军覆没,步卒阵亡数万,被俘数万,千山关彻底失守。”
“石林率残兵退至双雄关,六百里青云牧场也落入北胡之手,那一带百姓被掳掠十万之众。”
朝堂上一片哗然。
“天呐,千山关竟然失守了?这石林是干什么吃的?”
“几十万大军,还有五万骑兵,又占据着易守难攻的千山关,如此优势竟然还打了败仗?”
“青云牧场失守,那北胡铁骑距离中原腹地,岂不只剩下一道双雄关?”
“双雄关可是大骊的国门啊,一旦被攻破,中原之地将全面沦陷,恐怕长安危矣!”
“这可如何是好?”
陈尧敲了敲龙案问道:“诸位爱卿可有退敌良策?”
一名文官发起牢骚:“臣早就主张义和,下嫁公主以保和平方为良策,如此一来,边关将士何至于抛头颅洒热血?”
“现在倒好,不仅数万骑兵战损,数万将士埋骨他乡,青云牧场也失守,北胡距离国门也仅一步之遥,陛下,臣主张迁都……。”
一名武将当场暴怒:“崔宏,你给老子闭嘴,边关将士的使命就是保家卫国,靠牺牲女人换取和平,朝廷养军队干什么?当摆设吗?那还不如去养女人。”
“崔宏,你这贪生怕死的酸儒,国难当头不思报国也就算了,还主场迁都?”
“陛下,崔宏主张迁都,致使官心动摇,臣恳请陛下将他斩首示众。”
崔宏怒道:“孙乾,本官是在提建议,建议,你懂不懂?”
“什么狗屁建议,你提议迁都,就是贪生怕死。”
孙乾铿锵有力道:“陛下,北胡攻陷千山关,夺走青云牧场,杀我边军,掳我同胞,此举绝非冲着义和来的,若要义和,北胡狼子必会狮子大开口,臣提议立即集合兵马,驱逐胡虏。”
“臣附议。”
“臣也附议。”
不少武将纷纷开口附议。
这个就是孙乾?
魏冉侧目打量着孙乾,三十出头,虽不是孔武有力,但也是位彪悍武将。
温夫人给的名单中,就有孙乾的名字。
孙乾平民出身,十几岁参军屡立战功,在西陲一带戍边多年,打的一些部落抱头鼠窜。
若非西陲的那些小部落联名出使上访大骊,这孙乾恐怕还在西陲一带捏柿子。
那些被他打过的部落,更是背地里称呼他为西陲小霸王。
可惜孙乾没有后台,从军十几年,在西陲立下过不少功劳,却也只是个五品偏将。
“臣,也附议,支持孙乾将军随军抗击北胡。”
魏冉主动开口。
他说的是随军,而不是领军。
因为要领军的人是他。
孙乾,最多只能当个副将。
陈尧扫了他一眼,手指敲击桌上急报:“千山关失守,粮草也被北胡掠夺,如今双雄关的粮草只够大军维持半个月。”
“此战已经避无可避,诸君可有退敌良策?”
有主战派当即走出来道:“陛下,北胡狼子欺人太甚,臣恳求立即发兵,驱逐胡虏,但任命将帅需要仔细斟酌。”
“臣请战。”
“臣也请战。”
这么好的机会,魏冉肯定不能放过,当即走上大殿朗声道:“陛下,臣请求带兵驱逐胡虏。”
独孤熊两眼一瞪:“你小子又来请求带兵?”
秦山无奈道:“孩子,别闹了,老老实实在长安读书,打仗这种事,跟你没关系。”
一名武将撇嘴道:“魏冉,就算要带兵,这里这么多能臣武将,哪里轮得到你?”
“就是,黄口小儿不嫌事大,你懂带兵打仗吗?”
“别到时候见了血,吓得尿了裤子。”
“哈哈哈。”
甚至有人开始嘲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