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合抗曹军,初战告捷(2 / 2)
远处,曹操营地星星点点的火光,如同野兽窥伺的眼睛,闪烁着令人不安的光芒。
就在这时,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夜的宁静,一个浑身是血的传令兵跌跌撞撞地跑到刘协面前,单膝跪地,声音颤抖着,带着哭腔:“陛下…大事不好!曹操…曹操派了骑兵…偷袭…”他话还没说完,便一头栽倒在地,昏死过去。
“偷袭?!”刘协心头一紧,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他一把抓住传令兵的衣领,厉声问道:“偷袭哪里?说清楚!”然而,传令兵早已失去了意识,只有胸口微弱的起伏证明他还活着。
刘协猛地甩开传令兵,眼神凌厉地扫过众人,低沉的声音如同来自地狱的寒风:“传刘伯温!立刻!”
曹操骑兵突袭的惊人消息如一把利刃划破了紧张的夜空。
刘协脸上满是坚定的神情,他一刻也不耽搁,大声下达命令,在沙沙的树叶声和人们紧张的低语声中,他的声音如鞭响般清晰。
孙权同样警觉,往日的慵懒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敏锐的专注,他和刘协一样急切。
这两位因形势所迫走到一起的领袖,如今团结起来对抗共同的敌人。
一场紧急军事会议在一个临时搭建的帐篷里召开,摇曳的火炬光在帐篷内焦虑的脸上投下跳动的影子。
刘伯温眼中闪烁着近乎惊人的先见之明,他在泥土地上画着线条,勾勒出地形并拟定计划。
周瑜平时的傲慢因对年轻皇帝迅速行动的一丝敬意而有所收敛,他专注地听着,还根据自己多年的军事经验提出了见解。
空气中弥漫着制定战略的紧张气氛,每个人的命运都悬而未决。
“山谷,”刘备低沉而沉稳地说道,手指落在他临时绘制的地图上的一个点上,“这是曹操的唯一直线路径。我们要在那里把他困住。”
周瑜点了点头,眼中露出一丝勉强的钦佩。
“这是个好策略。但我们必须迅速行动。曹操可不会等我们邀请他。”
计划简单、残酷却又巧妙。
陈庆之率领他的白袍军,再加上孙权最精锐的一支军队,进行一次闪电伏击。
他们将利用山谷的自然掩护设下陷阱,让曹操的骑兵陷入致命的交叉火力之中。
在夜幕的掩护下,陈庆之的士兵像幽灵一样悄无声息、行动迅速。
当黎明的第一缕曙光将天空染成灰白色时,远处传来的马蹄声宣告了曹操骑兵的到来。
随着一声响彻山谷的怒吼,陈庆之发动了突袭。
箭如雨下,如致命的冰雹般落下,马匹嘶鸣,士兵倒下。
白袍军从藏身之处现身,冲向曹操惊愕的骑兵侧翼,他们的剑在晨雾中如闪电般闪耀。
孙权的军队也加入了战斗,一片蓝金色的浪潮冲击着红色的洪流。
山谷变成了一座屠宰场,充满了刀剑碰撞声、垂死的尖叫声和马蹄声。
曹操完全措手不及,难以置信地看着他精心策划的突袭陷入混乱。
他咒骂自己的傲慢,咒骂自己低估了敌人。
陷阱布置得十分完美,这证明了刘协和孙权的智谋。
看到局势对自己极为不利,曹操愤怒地大喊撤退,声音因沮丧而沙哑。
他骑兵的残部,疲惫不堪、七零八落,匆忙逃出山谷,身后留下了一路的死伤人员。
这场胜利证明了刘协和孙权新建立了联盟。
战后,在仍冒着烟的战场上,两位领袖会面了,空气中弥漫着鲜血和胜利的味道。
“令人钦佩,”周瑜承认道,声音中带着敬意。
他用新的眼光看着刘协,看到的不再是一个少年皇帝,而是一位能够激发忠诚并策划胜利的领袖。
也许这是他第一次意识到,他面对的是一个旗鼓相当的对手。
后来,谈判进展顺利,相互的尊重和共同的胜利让一切变得顺畅。
一份正式的和平协议以及一份情报共享协定被起草出来。
刘协的外交冒险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他获得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盟友,一股强大的力量将与他并肩对抗始终存在的曹操威胁。
在帐篷里,刘协看着地图,手指沿着新联盟的边界移动。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
战争远未结束。
当太阳沉入地平线,长长的影子投射在战场上时,一名信使到了,带来了一封密封的卷轴。
刘协拆开封印,眼睛扫过匆匆写下的消息。
他握紧拳头揉皱了羊皮纸,脸色变得冷峻。
“他们向荆州进发了,”他低声说道,声音低沉而危险。
他望向北方,曹操的阴影仍然笼罩着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