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九霄山(1 / 2)
离开火云洞之后,元易跟着三霄去人皇城中转了转,之后又去归属于人阐两教的几个仙门看了看。
之后元易意识到,开宗立派这等大事,最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只有一个,那便是取一个好名字。
至于其他,无关紧要。
灵山福地?寻常仙门没有这般规模,以他大罗修为,完全可以自行开辟一方洞天来蕴养造化。
宗门底蕴?随意塞点东西就足够用了。
反倒是他把事情想复杂了,创建仙门困难,那是受实力限制。
仙门仙门,有仙即可称仙门,要求实在不高。
元易也不打算自己来做这种事,他只打算底盘基础打下,之后就让人接手,具体施行,搞仙门建设。
他作为截教亲传弟子,真亲力亲为,站在明面上成为某某仙门之主,反倒不合适。
人教也好,阐教也罢,那些个仙门传承可都不是玄都亦或是广成子等人亲自出面建立,只是提供了支持而已。
在法脉传承上,归属于两教。
但这些个仙门又是各自独立的,就像是随手撒下的一颗颗种子,生根发芽。
元易并不想破坏平衡,更不想破坏默许的规矩。
伏羲人皇说了,人族的事,要人族自己做主,所以人域之中这些仙门的门主,不管道法传承出自何处,唯有一点不变,仙门是人族的仙门。
这并不是因为元易嫌麻烦而偷懒,比起人阐两教那些创立的仙门,他已经用心太多了。
这两教绝大部分的仙门创立者,都只是听过两教之道,修行有成之后,其建立其仙门,便自行归入两教传承之中。
两教都没有外门弟子的说法,这些仙门开创者的身份少数为记名弟子,多数为不记名弟子,真要算起身份来,实则连截教外门弟子的身份都不如。
截教要不是因为来者不拒,让听过截教之道的人尽皆入门,那截教法脉之下的仙门定然会是最多的,可惜了。
也是出于这样的原因,元易虽然传了赤松子道法神通,但并不打算收其为徒。
因为若是成为他的弟子,那就是截教嫡传,定然是要入截教的,岂有留在外的道理?元易对于收徒半点兴趣都没有。
各仙门与圣人大教的关系,既法脉相传,又并非完全一体,相互之间有所牵连,这牵连的程度却是有限。
这与通过创建势力来扩张的行为,在根本目的上有本质性的区别。
圣人大教就没指望以此得到什么实质性的回报,他们的目的既不是为了扩张弟子门人的数量,也不是为了争夺资源造化等等,仅仅只是纯粹地为了传道而已,将道传于世间,传于众生,行教化之功。
这传道与教化本身,就是目的。
一朵莹白仙莲扎根虚空,一方模糊的洞天雏形正在开辟之中,汇聚天地造化,如未开之混沌,纯净无垢的气息在弥漫。
清浊分,阴阳定,五行聚,乾坤成。
开辟洞天,与开辟一方世界,看似相近,却是完全不同难度的事情。
开辟洞天,依存于洪荒天地,引大天地法则映照,不需要自行无中生有地去架构世界法则。
四位大罗出手,开辟一方简易洞天并不是难事,之后便只需连接天地,汇聚天地造化蕴养即可。
元易丢了不少仙珍身材在其中,作为镇压之物,云霄她们以此布置大阵,稳固洞天。
站在尚未完全成型的洞天前,四人皆在沉思。
取什么名字好呢?改天换地只在手掌翻覆之间,这取名的事情反倒更麻烦。
“四圣教。”碧霄第一个开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