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听说本宫是奸后 > 第 5 章

第 5 章(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赵元休瞥了他一眼,反问:“本王是强抢民女的人嘛?”

“……殿下……属下不是这个意思…….”张耆心里委屈,他自然知道自家主子不是那种人,可他大晚上跟着人家小姑娘,还让自己跑到前面拦人,难不成是纯粹无聊?

赵元休一副成竹在胸的表情:“不用抓,她自己会回来。”

嗯?张耆一看自家殿下这表情,就知道肯定没好事,他顺着那少女离去的方向看过去,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

...............................双更分割线...................................

刘娥此刻站在街头,看着前面一溜灯火通明的烟柳巷,就算她身为歌女见惯了这些,毕竟还是黄花闺女,况且这里到了晚上便鱼龙混杂,她一孤身少女也是不敢走的。

无可奈何只得返回,远远地看到赵元休一脸得意的跟张耆站在那等着,她气的牙痒痒。这两人明知前面是青楼才故意不跟的吧?就算她久在酒肆,比同龄少女成熟稳重了些,却难免年轻气盛,小脸立刻就挂不住了。

“没想到这么快便又相遇,可见是有缘。”赵元休故意逗她。

她低头看地只当没听到,心里却翻着白眼。又听他说:“方才你以灯相赠,本王也不喜欠人情,旁边便是西市,你去选件喜欢的首饰,本王买了送你便当还那人情了。”

刘娥抬头看着他,搞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他是要送她首饰?见赵元休转身往西市那边走,那叫张耆的人在旁边等着,看来是不去不行了。她跟在后面,琢磨着这位殿下的意图。上次那姓丁的纨绔让自己去韩王府,莫非也是受他指使?

眼见着赵元休停在最大的那首饰铺子门前,对她说道:“你便去选喜欢的,自有人付钱。”他说完看了眼张耆,意思这差事就交给他了。

赵元休自小母亲便过世,由乳母养大,乳母管得严,他几乎没有单独接触过女眷,如今不想欠这小歌女人情,想来想去,似乎父皇每次赏女眷就是用些首饰钗环,所以也觉得这法子是不错的,却哪里知道在外人眼中,男子送女子首饰,那可不是这般简单的意思。

刘娥看了看那铺子,又看看他,想了想,终是走了进去。赵元休在外面摸着下巴对张耆说:“你说她是会选贵的呢,还是随便挑一样便宜的呢?”

张耆想了想:“属下觉得,这姑娘应该会选贵的,这白捡的好事,傻子也知道选贵的啊。”

赵元休鄙视得看他一眼:“你才傻!要是皇上要赏赐你一件宝贝,让你挑,你敢挑贵的吗?”

张耆想了想,似乎是这么个理。可是,有句话他没敢说,殿下您是皇子,不是皇上啊?又不能随随便便砍人脑袋。

赵元休觉得,刘娥定会选那便宜的,以示自己不是贪财之人,他已经准备好,等她拿着首饰出来,要再赏她几贯钱,以示自己是多么的慷慨大方,不会占人便宜。

谁知,刘娥压根没给他这显摆的机会。不多会便见她走出来,笑意盈盈的托着一只玉镯对他说:“谢殿下赏赐,小女子定铭记在心。”说着看了一眼张耆,意思是该他去付账了。

赵元休刚要说出准备好的那番说辞,可见到那玉镯,眼睛便瞪大了,他见得多,光看这成色,就知道是上品。果然不一会就见张耆飞快的跑了出来,大惊失色的在他耳边轻声说了几句。

俩人面面相觑,刘娥见了,似是故意轻声一笑说:“小女子今日有幸受如此重赏,回家定要烧几株高香,谢父母在天保佑,这便告辞了。”

赵元休看着她的背影渐渐远去,问一旁张耆:“你说那首饰多少钱?”

“足足三两银子!”张耆被这价格惊得现在还没平静下来。要知道,他的俸禄一个月才不过二十两银子①,要是将来娶的娘子跟这女子一般,他怕是要上街乞讨了。

赵元休突然一笑:“没想到我竟被她摆了一道。”这女子怕是知道自己认为她会选那便宜的,才故意反而行之,如此有个性之人,有趣有趣。

张耆看自家主子不但不生气,反而很高兴的样子,想起方才自己曾说那句“傻子都知道”……难道主子连傻子都不如?他一撇嘴,罪过罪过,只希望主子忘了方才的话。

刘娥拿着那支玉镯往家走,心里想着赵元休不知气成什么样子,不由笑弯了嘴角。其实这位殿下人倒是不坏,就是这脑子有点……异于常人?想到方才他跟了自己半天,她甩甩头,既然不想跟他有瓜葛,以后还是少见他为好。

也不知是不是她惹恼了这位三皇子,令他对自己失了兴趣,接下来的几个月她都没有再见过他,偶尔想起,却不由莞尔一笑,权当是一件趣事。

她卖唱的酒肆明时楼,开在开封的最繁华之地,那些客人也都是达官显贵,是以酒席中常常谈论政事。就算无意听,却也多少了解了些。

比如皇上一直对先帝的两个儿子颇为防备,三年前武功郡王赵德昭因受训斥,自杀而亡;一年前赵德芳又病逝。如此两个心腹大患除了,剩下的便是亲兄弟了。

只因当年先帝传位于弟乃是因了杜太后的“金匮之盟②”,那下一步,皇位是否会传给魏王赵廷美呢?

刘娥对这些政事不甚关心,不过她还未进京时听多了皇上登基前的旧事,觉得此人甚是不简单,虽未必有先帝的文治武功,却颇有谋略,定不会将皇位拱手让给弟弟。想到那位三殿下是他的亲生儿子,却是个看起来傻乎乎的冒失少年,这对父子倒不甚相象呢。

没想到的是,她也在酒席间听到了师父寇准的消息。听闻他天资聪慧,十五岁便熟读《春秋》。十九岁中了进士,在殿试面圣时颇令皇上满意,后来去了巴东任知县,据说下一步要改任成安知县。

她这才知道,自己拜的师父竟是这般了不起的人物,心中高兴,虽说不知还能不能见到,只要得知他安好便足够了。

她把那玉镯当了,给龚美添了些衣物,给自己买了几本书,剩下的存下来以备不时之需。即便没有了师父,这读书的习惯却留了下来。师父说的对,在读完了论语和四书以后,她又读了《左氏春秋》,虽不知读书有何用,却那么一本本的念了下来,养成了嗜书如命的习惯。

这一日龚美回来的晚了一些,他看到刘娥已经趴在桌上睡着了,一旁还摆着凉了的饭菜,不由叹了口气。他已经快二十岁了,邻家的婆婆总说让他俩早些成亲,可他却从未跟刘娥提过。

他是喜欢阿娥的,从见到她的第一天起,便喜欢上了这个漂亮的小姑娘。可当时她虽是孤女,却也与他门不当户不对,他只能借着引子多去几次庞家,希望能多见她几次。

没想到后来她病中被遗弃,看到那苍白的小脸,他的心都要疼死了,不顾一切把她背回家,又借了钱请郎中给她看病。他那时只想着将她留在身边,一直这样下去。哪里会知道,就算如此,她跟他终是不同的。

五年过去了,直到那日姓丁的找上门来,要买了她去,她那般解释着他是哥哥,他听在心里,不知为何莫名的疼痛。是啊,她一直将自己当做哥哥。就算长大了,也不会有任何改变。

龚美轻轻给她披上一件外袍,却惊醒了她。她揉揉眼抬起头看到他,笑道:“你回来了。”

他低了头,不敢再看那张愈发美丽的脸庞,低声说:“下次不要等我,你吃完早些歇着便是。”

“家里只有你我,自然是要等的。”她起身给他热饭菜,他看到桌上她趴过的地方有一本书,想必方才看书乏了才会睡着。

他拿起那本书,却不知上面写的是什么。看着灶台旁那个娇小的身影,他叹了口气,或许有一天,她便会离开他,而那一天,似乎越来越近了。

备注:

1、宋代官员的俸禄大体可分为“正俸”“加俸”“职田”三大类,宰相月俸约300两,最低县丞约15两。太平时期1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近924—1848元。

2、指史料所载宋朝杜太后(赵匡胤、赵光义的生母)病重,□□赵匡胤在旁侍疾,临终时召赵普入宫记录遗言,交代未来的皇位继承问题,劝说□□赵匡胤死后传位于其弟。这份遗书藏于金匮(匮,通柜)之中,因此名为“金匮之盟”。乃是赵光义继位的依据。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