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五百四十七章 天子之诏(2 / 2)
就在此时,忽然有人快步正往赶来,打断了曹‘操’的思绪。曹‘操’转身望去,眼神变得有些冷厉可怕,不过很快又恢复如常,道:“原来是公仁。”
“打扰了主公的思绪,昭罪该万死!”只见董昭惶恐而跪,拱手而道。曹‘操’听了,摆了摆手道:“不必介怀,你有何要事呈上?”
“回禀主公,朝廷传来了消息,此乃诏令。”董昭听话,遂从怀内取出奏折,振声而道。
曹‘操’听了,微微震‘色’,遂是毕恭毕敬地跪了下来,喊道:“臣曹‘操’领旨。”
董昭闻言,遂是站了起来,凝‘色’宣旨。一阵后,董昭宣毕,却是他和曹‘操’都被这道圣旨给吓了一跳。原来当今天子听闻曹‘操’击败了刘表,收复了樊城、襄阳等地,不久前更又击退了来犯的孙策军,并把孙策‘射’杀,龙颜大悦,‘欲’对一干有功将士加以重赏,兼之又有国家要务迫切希望与曹‘操’商议,遂令曹‘操’接到圣旨后,迅速赶回洛阳。
“吾皇万岁万万岁!”曹‘操’何许人物,听到这道圣旨后,反而心头一松,整个人变得轻松起来,这下反而思绪变得更加的清晰,震‘色’领命。董昭遂把圣旨‘交’到了曹‘操’的手上。曹‘操’接过后,遂是收入怀中,然后在董昭搀扶之下站了起来,猝是一笑,向身旁的董昭问道:“公仁你以为此乃何人之计耶?”
董昭听了,先是‘露’出几分诧异之‘色’,好像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但一经曹‘操’提醒,不由面‘色’一沉,低声分析道:“陛下尚不能统率大局,在朝中如是有事,大多是与荀尚商议。不过以荀尚的脾‘性’,是决然不敢轻易擅自主张,在此时召回主公。再说,眼下局势明眼一看乃我军占据了优势。那人要召回主公,要不就是心怀不轨,不愿主公立以功绩,便是看出这其中的利害,想要助主公一臂之力。若当真如此,此人虽在千里之外,却仍然运筹帷幄。而这人竟能左右陛下,怕是在朝中的地位决然不低。而如今主公不在朝中,那么就只有两人有这般能力。一个则是我适才说的荀尚,另一个则是当朝太尉贾诩是也!”
“哈哈哈,公仁倒是和我想到一块去了。说来也是,怕也只有贾文和有如此气概!你却别看此人平日里一副与世无争,明哲保身的样子。他也是到了关键时候,敢于出手的男人!好个贾文和,如此一来,你倒是替我解决了眼下的难题。”曹‘操’纵声大笑,一下子整个人似乎变得‘精’神了许多,再无适才的‘阴’郁之气。董昭在旁看了不由微微变‘色’,腹诽道:“原来主公一直有意撤军,那贾文和也是厉害,虽不在主公身边,却还能料算主公心中所想。难怪主公当初会力荐此人成为军师。”
董昭脑念电转,想罢,不由暗暗佩服起贾诩来。曹‘操’遂是喊来左右,命左右速把城中一干重要文武迅速召集过来。左右领命,遂往出发。
不一阵后,曹仁、夏侯惇以及荀攸等人一一快速来到。曹‘操’于大殿会见。曹‘操’遂与众人吩咐调令。众人一听当今陛下要把曹‘操’召回洛阳,无不大惊失‘色’,而且听曹‘操’的意思,似乎为此而欣喜不已,一副欣然接受的样子。
“主公且慢!”曹‘操’刚是吩咐完毕,夏侯惇急是喊道。曹‘操’一板神‘色’,喊道:“若你是要劝我继续留下与孙家的贼军作战,那么你就不必多费口舌了。我心意已决,而且我也不瞒你,如今的孙家犹如一头必‘逼’人绝境的猛兽,而这头猛兽爪牙未拔,一旦拼死反扑,就算是我军,也未免会元气大伤,造成不可挽救的损失!再说,久战至今,我军上下也正需歇息休养。我早前也说过,只知一味地穷兵黩武,只会走向灭亡!!更何况,无论那孙伯符是死是活,此时恐怕江东也‘乱’成了一团,待那周公瑾稳住了江东的局势后,恐怕我军也早已恢复过来,到时蓄jing养锐,再往攻打江夏、南郡,收复荆州也是不迟!”
曹‘操’疾言厉‘色’,说得掷地有声,而且分析得也是十分的透彻、有理。众人纷纷皆是醒悟过来。曹仁投目望了曹‘操’一眼,心知自己今日的受伤,恐怕是曹‘操’决意撤兵的导火线之一,轻叹一声后,道:“主公所言极是,而且以今日的战况来看,那孙家的贼军如今变得是毫无顾忌,就算是卑劣的手段也是不加犹豫地便出。再者孙家贼军之中本就不乏人才,绝非乌合之众,这样的敌人无疑是最难对付的。因此主公的忧虑也是有理。眼下可暂时息兵,待我军养‘精’蓄锐之后,想必孙家贼军的怨气也散了不少,待时再往征伐,我军上下一心,自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子孝你!!”夏侯惇闻言,独目一瞪,积极朝着曹仁处望了过去。曹仁低叹一声,暗暗地摇了摇头,示意夏侯惇莫再执着。这时,却听对面的荀攸紧接谓道:“这般说来,此番主公领圣命回去洛阳,倒是以退为进,如此一来,恐怕那周公瑾在后方所做的一切布置,皆成空设,好一招以退为进,实乃妙计也!”
荀攸说到最后,不禁‘露’出几分钦佩之‘色’,并是笑了起来,遂向曹‘操’拱手而问:“恕某斗胆一问,献出如此妙计之人,恐怕正是军师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