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义子姜维(上)(2 / 2)
却见马缓缓地伸出了手,眼光里尽是疼爱之‘色’,无比亲昵地抚‘摸’起蓝袍少年的头,呐呐而道:“诶岁月如梭啊,没想到维儿你已经这么大了。若是你父亲有幸能看到你长得这般一表人才,定是欣喜不已。都怨我啊”
原来此人赫然正是马当年心腹姜冏的儿子姜维是也!
却说当年姜冏为保护王异等人,不幸战死。马痛心不已,遂收姜维为义子,并替姜冏照顾起他的家小。而至此之后,姜维在马中,再也不是一个只有名字的历史人物,而是一个活生生的孩子,更别说马从小看着姜维一点一点地长大,在马心中姜维的地位甚至不会比马易、马煜这些儿子要差。有时候未免姜维心里不快,马甚至会更为照顾姜维。不过姜母是个十分贤惠的‘女’人,从小就对姜维严厉教导,并屡屡叮嘱姜维不能因得到马的宠爱,便嚣张跋扈,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感恩,还要注意自己的身份,绝不能和两位公子争宠。姜维从小却也孝顺听话,对姜母的话是谨记在心,对马家上下十分的恭顺,有时候甚至恭顺得让王异等夫人都心疼起来,说屡番道说,但姜维却怕惹怒其母,不敢有丝毫逾越。对此,马也是看在眼里,同时也看出姜维那认真谦顺的‘性’格,遂是对姜维更为疼爱,让姜维从小就跟着马易一同学习。却说当初马易去王越那里修行,马也让姜维一同跟随去学习,当然马易和姜维两人情同兄弟,感情极好,从小又是以兄弟相称,马易自是同意,也希望姜维作伴。而姜维从小‘性’子就谨慎沉稳,虽然比马易要年幼一两岁,但比起马易却是更会照顾人。王莺对姜维也极为疼爱,自也认同。
说来一年前马易修学有成,随军前来时,马便曾问过马易,姜维的境况。当时马易说姜维还在修行,并且似乎还得到王、童两人的欢喜。其中尤其童渊,一直费煞心思地想要姜维放弃用戟,去学枪法。殊不知平日里极为温顺乖巧的姜维却如何都不肯,但他天赋极高,最终反而‘逼’得童渊只好退而求次,只指点姜维技巧和经验,也不再强迫姜维学枪了。
对此,马却是十分感叹,原来当年马为了研究吕布的戟法,为此曾苦心研究画戟这般兵器,殊不知马一练便是入‘迷’了,还创出了一套戟法,当时又看小姜维极有兴趣,每每看他练戟都看得入‘迷’,遂把这套戟法传与了小姜维。殊不知至此之后便是一发不可收拾,小姜维天天几乎戟不离手,甚至可以用疯狂来形容。可马后来才发现,自己用画戟这般极需技巧的兵器,根本就不行,而且自己创出的那套戟法,却也有不少漏‘洞’,可当时只要制止小姜维却已经来不及了。虽然小姜维自小乖巧,表面是答应不再练戟,但每每一入夜,便一个人偷偷跑出去偷练。有一次马发现了,偷偷地跟随在后,见小姜维如此痴‘迷’,却也不忍心再去阻止。
而说起来,马终日要处理政事,并且又时常征战在外,别说姜维就连自己的家人也鲜少有时间能够陪伴。再者,姜维从小就属于那种有心事却要默默承受的坚强孩子,因此马对于姜维也是颇怀愧疚的。更何况姜冏当年就是为了保护他的家人而战死的。
“义父万万别这么说,我爹乃为忠义而死,我娘常说爹爹当年死得其所,能够让主公一直纪念在心,更是爹爹的荣幸。再说义父对我姜家的恩情,维儿纵是万死难报!!”姜维这实诚的孩子,话到一半时,想到马对自己母子多年来的照顾,更是不禁热泪盈眶。在旁的甘宁看得微微有些错愕,但听闻姜维所言后,遂也大概有了一些了解,不由在心知有些感触地想道:“原来这小子是这马羲死去部将的遗孤,没想到这马羲也是‘性’情中人,对这小儿这般照顾,也算是有情有义了。”
想到这,甘宁对马好感又添了几分。这时,却见马抓起了姜维,拍了拍其肩膀,随即说道:“维儿孝义,为父也是深为欣慰。此番你大娘让你来,也是颇有深意啊。”
却说看到姜维后,马不由更是念家,同时也在心中决定要回去兖州。
姜维听话,年纪尚小的他,似懂非懂,忙是震‘色’,恳求说道:“不仅是大娘,诸位义娘对义父都是尤为思念,还请义父随维儿回去可好?”姜维说罢,又要跪下。马连忙一把扶住,轻叹一声道:“诶,我何尝不思念家中呢?只怪我太过执着,忽略了她们的感受。维儿放心,我会随你回去的。”
马此言一出,那坐在一旁的甘宁忽然神‘色’一变,遂是站了起来,神‘色’有些复杂地喊道:“马征北你果真要离开了么?”
“我也盼能见上孔明一面再行离去。不过眼下只怕是迫不得已,再不回去兖州,那恐怕是要大‘乱’的。”马闻言,不由望去。甘宁听了,一时似乎不知如何回答,但脸上却是流‘露’出几分不舍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