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皇后的锦绣之路 > 第32章 引蛇出洞

第32章 引蛇出洞(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彭澈的举动, 晏蓉暂时还不知道, 翌日一大早,她就领着霍珩往粮坊去了。

这是晏珣昨天就交代了的。分给冀州的麦种之前已运了一半去邺城, 另一半霍珩折返时会顺道带上。至于豆种,则全部留在晏蓉出嫁时才运过去。

不要嫌麻烦,良种先前虽为结盟所备, 但此时两家结为姻亲, 晏珣自然要将其作为爱女的嫁妆。

有了这么一份嫁妆, 哪怕不再添其他, 也足以让晏蓉腰杆笔直。

之所以让霍珩提前运走麦种, 是因为冀州和并州一样, 种的都是冬小麦, 邺城附近已经加紧安排耕地了, 都在等着种子。

至于大豆播种时间在春夏, 不急, 当然得留着随嫁妆一起过去。

提前运走和随婚车一起过去, 两者意义不同, 晏珣爱女之心拳拳,自然不厌其烦。

晏蓉的陪嫁里还有另一项很重要的,那就是粮坊的研究人员。研究这小十年时间里, 师傅带徒弟早带出来了, 晋阳粮坊人手挺富余的, 晏珣办事历来漂亮, 将粮坊一分为二, 其中一份也作为女儿陪嫁。

既然这样,这粮坊霍珩肯定得去一趟的,他得实地考察一下,待回了邺城后提前准备合适地点。

由于冬小麦的播种期将近,时间挺赶的,大清早两人就出发了,晏珣宿醉未醒,彭夫人有些累过了也还在睡,同行的只还有一个晏辞。

这家伙对他的未来姐夫是十分崇拜,兴致勃勃邀请霍珩改天比划一下,指点指点他,霍珩欣然应允。

一行人到了城西粮坊,这是一个三进的大跨院,外表破旧守卫稀疏,实则恰好相反,附近小摊贩挑夫之类的都是伪装的护卫好手。

粮坊的隐蔽,还不止于此。

随行人员绝大部分留在外头,晏蓉几人领着心腹入内,进了堆着大麻袋的仓库,一行人走到最里头的杂物间,推开一扇小门,进了地道。

穿过地道,从另一间民宅出来,三人更换普通布衣,换成半新不旧的马车,往城外而去。往东一直走出二三十里,到了山边直入。随后下车步行,穿过一个长长的天然洞穴,进入一个四面岩壁陡峭的峡谷。

“这地方是我家先祖无意中发现的,十分隐蔽,只有一个出口。”

晏蓉率先钻出山洞,叫起施礼的守卫们,她回头对霍珩笑道“土地很肥沃,又有溪涧可灌溉,正适合进行良种研究。”

研究种子少不了尝试批量种植,这城内宅子很不合适,所以,城西那个粮坊只是幌子,大本营在这呢。

“是很不错。”

霍珩环视一圈,只见峡谷广阔地势平坦,阡陌纵横,一侧山壁下还建了大大小小好些院落,作为工坊和营宿地点。

“这地方可遇不可求,邺城附近怕是一时寻不着。”只能先采用严密把守方式了。

“那也是没有法子的事。”

晏蓉并未发表太多意见,一来没有更好主意;二来这个新分出来的粮坊,说是她的陪嫁,其实也是结盟重要条件之一,冀州人才济济,后续就无需她操心了。

陆礼等人也来了,这位一脸痨病相的文士一到地方,立即一扫平时那副看戏的悠闲模样,仔细察看起来,不懂就问,问得非常仔细,还不时和霍珩讨论几句。

晏蓉和晏辞详细解答,答不清楚的就把研究人员招来,这般劳劳碌碌一直到了下午,诸人才打道回城。

照例钻了一回地道,众人登车返回太守府。出了粮坊大门后,晏蓉随手撩了把帷幕,却十分敏感地发现,似乎有人在盯着她,或者说,是他们一行。

她顺势看过去,那被注视的感觉却消失了。

她左右睃视,微微蹙眉。

“西河晏庆,已经知悉良种之事。”旁边的霍珩忽然开口。

晏蓉有些讶异他消息来源,居然这么快这么深入,要知道作为西河的死敌,太原一直努力往那边埋钉子的,虽晏庆警惕一次次清洗,但总有漏网之鱼且混得还不错的。

饶是如此,太原也并未收到这个消息,可见晏庆的秘而不宣。

她却毫不怀疑消息的真实性。一来霍珩不会拿这种事骗她;二来,良种在太原,已经到了大范围推广这一阶段了。经手的人多,涉及地域也广,消息有所泄露,其实不奇怪。

晏蓉突然很庆幸,结盟来得很及时,有了冀州作为坚强后盾,并分担走了一半注意力,对太原其实是大好事。

太原不够强,手里有诱惑力太大的东西,太容易成为香饽饽了。

这么一想,其实晏庆的大军压境也挺及时的,倒促使晏珣尽早落实了寻找盟友之事。

霍珩拍了拍她的手“太原冀州,乃你我二家所辖之地,兵强马壮,即便有心人觊觎良种,也不过弄些鬼祟伎俩罢了。只要我等不轻忽大意,便无大事。”

晏蓉赞同“表兄所言极是。”

这二人俱眼界开阔,见解也雷同,说话历来十分投契,你一言我一语的,粗线条如晏辞也不禁砸吧砸吧嘴,话说自己好像插不进话怎么办?

凉拌!

他抹了一把脸,硬是挤进去说了“表兄和阿姐说得极是!”

三人在马车上说一路,没想的是,这些鬼祟伎俩,居然来的挺快的。

一进门,正左顾右盼的大管事阿石伯忙小跑过来,匆匆见了个礼,道“老奴见过君侯,见过女郎郎君,郎主正在外书房呢,让奴一见车驾归,便请三位主子过去。”

这是发生了什么事?

三人对视一眼,直接往外书房去了。

进得外书房,里头就晏珣一人。他正跪坐在书案前,垂首蹙眉看着手里一张不大的布帛,布帛上头写满蝇头小字,看样子应是书信一类的东西。

“你们看看,这是阿蓉表兄彭澈中午送过来的。”

晏珣午后酒醒,而彭澈借口给姑母请安求见,他匆匆梳洗见人,对方却呈上这么一封书信,并略带愤怒地说明前情。

晏珣赞扬勉励内侄一番。对方识趣退下后,他怕有人盯梢太守府,为了避免彭澈告密之事提前暴露,他按兵不动,没有立即招心腹幕僚进府,而是等儿女和未来女婿归家后,先和三人商议一番。

“阿蓉,阿辞,你二人以为如何?”

晏珣斟酌了一二时辰,已有了腹案,只是他历来喜欢集思广益,先问了儿女,又笑着对霍珩说“伯瑾,老夫就不见外了。”

在这种敏感的时刻,对方头一个图谋的若非破坏结盟,那必是涉及粮坊,两者皆涉及冀州,因而将霍珩排斥在外不大合适。

在座四人心知肚明,晏珣说着客气话,霍珩便回了句“姨夫多虑了,珩乐意至极。”

晏蓉已匆匆看罢书信,她递给旁边的霍珩,秀眉轻蹙“阿爹,对方的目标应是粮坊和良种。”

两家结盟没那么好破坏的,而良种重要性不亚于结盟,霍珩得了它,如虎添翼。

晏蓉告诉父亲“阿爹,刚才我车驾出城西粮坊时,感觉左近有人窥视。”她看了眼霍珩“表哥告诉我,西河已经得了良种消息。”

晏辞仔细看了看那不知是半个还是小半个的红印“西河晏庆,封蔺侯。”作为最大嫌疑人,他刚好切合了x侯之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