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快穿之锦绣人生 > 26.奉天子以令天下

26.奉天子以令天下(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衡玉做好乱世争雄的准备了吗?

是的, 早在她当年说出那一句“挟天子以令诸侯”,为惨死的婴儿拭去脸上血色的时候, 她就已经为这一天的到来做好准备了。

这些年来,她不断布局, 网罗各地人才,笼络人心,收集各类信息, 在天下范围花大价钱建立情报机构。

包括洞悉叶家和仲家的外戚之争, 还看出了仲家势弱, 提前让宋翊与仲颖接触。

并州近几年动静极大, 面对匈奴来势汹汹取得一次又一次大捷,从推行平价盐再到现在的平价纸,逐渐吸引天下人的目光。

有人看出了宋翊的野心,也有小部分人看到了隐在宋翊身后布局的她。

此行来洛阳,就连与她合作的仲颖都认为她是个野心勃勃的人,一边利用她一边提防她, 不介意分她一部分利益,却也害怕她掠取太多利益。

然而对于外界的窥探打量与质疑衡玉一概不予理会,大多时候都闭门不出, 只静静等待着时机。

几方僵持之下, 先帝驾崩之后局势一度陷入混乱的洛阳难得平静下来。

但这样的平静,更像是暴风雨前的宁静。谁都能预感到这座一如往昔的京都中酝酿的压抑, 但却很难有人能够完全洞悉底下正在涌动着怎样的暗潮汹涌。

这样的平静一直维持到了皇室集体除服当日。

衡玉坐在院子里, 没有穿便服, 而是换了一身轻甲,伴着满院桂子清香用白布擦拭手中长剑。

她一直坐在那里等着,等到天色完全暗下来。

轻嗅空气,隐隐约约好像能闻到桂香中混杂的淡淡血腥味。

不多时,皇宫方向突然燃起一束白色的烟火。这束烟火就像是一个信号一样,瞬间把本来有些静谧的街道变得喧闹起来。

街道之外,家家户户好像都嗅到了风里的硝烟味,全都闭紧门窗没有人外出。隔着一堵墙,衡玉只能听到来来往往的策马声与沉重的脚步声。

她缓缓起身,活动着坐得有些麻的身子,往府外走去。夜色中有人闪现跟在她的身后保护她。

宋翊的地位摆在那里,府邸的位置自然差不了,就位于内城,距离皇宫算不上很远。衡玉一走出宋府,就看到在道路两侧林立的并州军。

军队最前方,仲玉牵着一匹骏马站在那里,看到她走出来,恭敬俯身道:“主公,局势已定。”

仲玉牵着的骏马正是衡玉的坐骑,她翻身上马,身后有人上前重新给仲玉牵了一匹马,仲玉也跟着她翻身上马。

两人驾着马缓缓往皇宫方向前去,仲玉的马略微落后她半步。

仲玉轻声向衡玉介绍宫内的情况,“此前叶信虽然与宦官合作,但却也存着除掉宦官的念头,我听从主公的吩咐,把这个消息透露给了仲颖。随后仲颖与宦官魏忠等人合作,联合起来逼宫太后娘娘。大将军赶到时太后已经一杯毒酒去了。

“宫内的禁军几乎都被宦官把持,一开始魏忠提前联系大将军让他入宫,谁知宦官早已倒戈到太尉那。身中埋伏,大将军身边亲卫几乎死伤殆尽,危急时刻他麾下援军赶到。

“大将军恨极宦官,命令麾下士兵擒拿那几位大宦官,先帝宠信的几大宦官都被屠戮殆尽。两方势力在宫内厮杀,原本我们还不方便出手,谁知道仲太尉不敌大将军,竟然往陛下寝宫而去,未免惊扰陛下,我们的人这才出手。如今已经将大将军和太尉拿下。”

“几大宦官竟然都死了。”其他的结果都在预料之中,唯有这个,算是一件意外之喜了。

宦官之乱几乎横贯了魏朝这几位末代帝王的执政历史。无数人视宦官为眼中钉肉中刺,谁知道如今阴差阳错,竟然将这几位领头的宦官都杀了。

这些领头的宦官都不在了,只要执政的人略施小计,就能把他们留下的势力也全部瓦解掉。

叶信最后竟然阴差阳错做了这么一件好事。

衡玉要把持大义,所以她除了最开始推波助澜使叶家和仲家提前开始斗争外,后面在这件事上就很少沾手。她也没想到局势最后竟然会发展成这个样子,比她一开始设想的还要好。

衡玉想了想,出声问道:“都通知下去了吗?”

“都通知下去了,现在诸位大臣已经被请去太和殿了。”

“可有大人表示不满?”

仲玉话中的“请”,可不一定就是客气的请人。对于不配合的人,他并不吝于武力打压。

“都是些无关紧要之人。”

仲玉这么一说,衡玉就不再问了。

她依照后世经验组建的情报组织可不是一般的组织。前几年她来洛阳时,意外收服了仲玉,思量过后将仲玉安排进情报组织里,今年年初,她已经放了大半的权给仲玉,令他掌管情报组织。这些年的收集探查之下,她的手里已经握有洛阳几个大世家、高官们的把柄。

武力震慑,外加衡玉手上握着的把柄,朝堂上的三公九卿们都沉默了下来。

有资格在这件事上发表意见的人都选择沉默了,那些无关紧要的人随便他们蹦跶衡玉也是无所谓。

先有平价盐,后有平价纸、土豆、玉米以及馆藏阁等利国利民的东西,她得尽天下民心。现在只要大义也在她手上,天下诸侯但凡有所异动,必将受到铁血镇压。

衡玉在仲玉的领路下来到朝臣上早朝的太和殿。

此时本应该漆黑安静的太和殿却是灯火通明,殿内各处传来窃窃私语之声,目光时不时落在大殿最前方被捆绑的两个人以及站在他们旁边,风姿秀雅的年轻人。

直到衡玉踏入殿内,步履从容,任由殿内或打量或惊疑或恐惧的视线落在她身上。

她的脚步极轻,殿内诸人却觉得她的每一步都好像是落在他们心上一样。

衡玉来到太和殿,仲玉留在殿外没有进去。

仲玉面对仲颖倒是一点也不心存愧疚,也许在仲颖看来他对自己有恩,但仲玉不会忘记,最开始害得他家破人亡的人就是仲颖。他害得自己家破人亡,最后却又留了自己一条命,并且将自己养在身边,只能说明仲颖处事不断。

当了恶人又想要好名声,最后只能作茧自缚自食其果。

看到衡玉进来后,站在仲颖和叶信身旁的宋沐上前两步,对她拱手行礼。

衡玉走到台阶之下,对着站在太和殿的诸位大臣,朗声道:“陛下登基,主少国疑以至于引起叶家仲家相争,如今太后、太皇太后不幸蒙难,明初此行原本就是为了陛下而来,眼见陛下有难,明初不得不出手为陛下清君侧,即使日后史书批判也只能挺身而出,还请各位谅解明初今日的冒犯,实在是非常之时只能行非常之事。”

三言两语,就给自己的行为安了“清君侧”的名头,占足大义。

出自世家的丞相王浩,御史大夫许英以及九卿等人闻言,都知道衡玉是在让他们表态。如今局势不利于他们,低头是唯一的办法,但身为世家的骄傲,让他们受一个后辈的威胁而低头实在是令人心有不甘。

一时间,局势僵持着。

打破这一僵局站出来的人是大司农,他踏步出列,声音在大殿上回响,“古有甘罗十二岁为相,如今主少国疑,内里朝纲不稳,外有强敌环伺。郎君有勇有谋,几御匈奴于边境之外,又有推行平价盐、平价纸、找出亩产过千斤的土豆的功绩在,着实有昔日护国宁将军、诸葛皇太后风采。举贤不避亲,也不应担忧年岁之事,还请郎君接任大将军一职,内稳定朝纲,外平息动乱。”

大司农早已是衡玉的人,他站出来表态后,原本持中立态度的人也都出列附和了。三公九卿中,不知不觉已有大半人支持她担任大将军。

丞相王浩看了眼跪在前列的仲颖和叶信,再想想自己书房里那封写满王家其他人罪行的书信,低低叹息出声,缓缓弯下腰,拱手附和。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宋明初手握重兵,还握有他们这些世家的把柄,占尽大义,朝中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心向于她。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叶家仲家相争,最后反倒是并州宋家享受胜果。

后生可畏,着实是后生可畏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