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缺乏的好奇心(1 / 1)
夏季的雨即使不能使暑气消散,但暂时的凉爽还是让人感觉舒适。
周六早上厂区有一趟发往安城市的班车,耿寒植每个月要坐车去省图书馆一次。上车后在驾驶座后面第四排靠窗的位置坐下,偶尔和上车的熟人招呼,寒暄两句。
到图书馆借书、看书、还书,这个习惯是父母共同教给他的。每个月,一家三口都会在图书馆消磨一整天时间。每个人找自己喜欢的书,然后围着一张桌子各自阅读。这一天通常是周六,等到晚上图书馆闭馆,每个人带着自己借阅的书,到厂区在安城的招待所休息。周日三个人在城市里逛逛,看看每个月都会和上个月来时不同的城市。周日下午再坐厂区的班车回家。
这样的日子很长,也很平静,在父母带着耿寒植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他没有很高兴也没有很讨厌。但是这样一直做下来,他把这件事情养成了习惯。
现代文学室只有两张桌子,八个位置。图书馆借阅系统改革后,周内偶尔还可以捡漏得到空座,其他时间位置都是满的。耿寒植拿了几本书,找了个靠窗的边角位置,随地坐在窗台边上。背后是透过窗户照射进室内的阳光,身前是摆满图书的书架。他这样呆着可以认真花三四个小时看一本厚书。
午后,图书馆很安静,细微的脚步声、交谈声、书页翻动声,耿寒植很适应这种环境。来图书馆的意义对他来说就是可以很纯粹的沉浸在书中,现在的他仍旧不明白自己喜欢什么,但是对于习惯的不讨厌的事物他总是会坚持一直做下去。像跑步、像做饭、像空闲时听小说、像到图书馆读书。
大巴驶入进入工厂的主道路,路两旁的麦田已经收获。有的庄稼地里什么也没有耕种,空落落的展示着农作物收获过后的伤痕。有的庄稼地里端午节过后已经栽种了玉米。
每次从外面回厂区经过这一片片的作物,耿寒植都有一种从生到死的感觉。矗立在农田尽头的工厂建筑,像怪兽张开大嘴可以看见的身体内部。夜晚机组上的灯光,家属楼上的灯光,这一切都是怪物圆睁的红色眼睛,在看着走向他身体内部的人。会把生命消耗在这里吧,一定会的。如果不离开的话。
可是他习惯了,习惯了在怪物的嘴里生活。他在怪物的嘴里出生、成长、生活、工作。每一次短暂的离开,又回来。韩一鸣说他总有一天是要从怪物口中逃离的,因为他又更喜欢的事情去做。可是耿寒植没有,他没有喜欢的事情。他只是按照一个人生命的日常轨迹在怪物嘴里生活着,这里有他的父母,有他人生的前二几十年。
耿寒植没有直接回宿舍,他先回家跟父母吃晚饭。
饭桌上母亲突然提到了韩一鸣。韩一鸣家就在耿寒植家对面,两家父母是一同来到这个工厂的,彼此见证了对方的大部分人生经历。
“一鸣有女朋友了,你要不要也试着找个女朋友?”
耿寒植摇头,他旁观过韩一鸣的恋爱状态。他头一次有了稍微明确好恶感受。他不喜欢。不是不喜欢韩一鸣或者校晓甜,也不是不喜欢恋爱中的两人。他只是没办法喜欢恋爱那个氛围。
耿寒植否认母亲的提议后,耿母便没有继续这个话题。
饭后,耿父在书房写毛笔字,耿寒植在一旁看着。
“你得给自己找个爱好,不是我跟你母亲教给你的,而应该是你自己主动找到的。”
耿父没有就耿母说的让儿子试着找个女朋友的话题继续和耿寒植谈,他了解自己的儿子。耿寒植从小就比一般的小孩表现出更淡漠的好奇心。你通过他的行动和外在表现根本看不出来他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好像他对自己眼前的事物保持着同样程度的需求。夫妻两人在耿寒植的成长过程中,尝试着教给耿寒植许多东西,到现在留下来的只有跑步、阅读和做饭。
虽然耿寒植坚持着做这几样事情,但是耿父从其中并不能看出耿寒植的喜悦,他只是习惯这些。每天的跑步他会去做,但是他不会加大运动量、不会试图了解关于跑步的其他事情。工作之余自己做饭,基本不尝试新的菜式,他做的都是从他母亲那里学会的。即使每个月都是去图书馆,但是耿寒植基本没有自己买过什么书籍。在图书馆借阅的书籍也没有明显的偏好,好像就是一个书架挨着一个书架的按着顺序借阅。
他也习惯了做饭的时候听东西,不是音乐,只是一些音频分享平台上的有声小说或者单田芳的评书。而这些也是他从熟悉的家庭环境中带过去的。
是啊,这些爱好都是父母教给他的,而不是他自己找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