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月下瑶台(2 / 2)
“我是南郡人,南郡战火连天,我们深受其害,无力自保。听说郎君有奇才,能祝我等逃出生天。”
区百川愕然道:“我不过区区巧师,若要定南遂,平战火,要求的是璇玑中郎将才对。”
“不对,只有郎君能帮我们。不论是大逢,还是南遂,都是挑起战火令我们痛不欲生的敌人,他们的官兵不会救我们。”女子上前一步,贴近区百川,“我的要求不多,只需郎君帮我们造柄小巧的兵器,让弱质女流也能与机甲对抗,从战火中保全家园。”
区百川嗫嚅道:“无论有多么锋利的兵器,以肉身对抗机甲都是无稽之谈。而且娘子定是认错人了,我没有那样的才能。”
“我不会认错的,这枚香囊便是她的。这香囊背面绣有阆风苑三字,是么?”
“你怎么知道?”区百川半信半疑道。
女子一字一句道:“送你这香囊的女子,是昆仑群玉山阆风苑的护法,而我是她侍奉的主人。”
“阆风苑,那不是传说的仙宫么?”区百川茫然反问。
崔狻猛地起身,大叫道:“区百川,过来!”
话冲出口,他却发现自己的声音极其微弱,有如蚊呐,不能飘到区百川耳中去。他试着往前跑,但手脚也被无形的障碍拦住,不能前进。
捎来桂香的夜风有如无形的蛛网,将他牢牢围困,不能出手。
“王母与人交谈,不容他人打扰。”背后有人冷声道。
听声音这应该是个年轻男人,但其语调中的疲惫和虚弱之意,却像足了年过七旬的老人。这让崔狻摸不准对方的身份和功力,不敢再挣扎。
他想要回过头去,但四肢所触到的无形蛛丝蓦地收紧,让他半步难移。他嘶声道:“月下瑶台……”
“王母不喜欢这个称呼,咳咳,还是阆风苑好一些。”
昆仑山群玉山阆风苑,是搅得江湖腥风血雨的魔教。传闻教中皆是绝色女子,假托传说中瑶池仙子之名,诱惑男子与之相交,一旦得手必将敲骨吸髓百般凌辱,直至将男子折磨致死。
但因群玉山虚无缥缈,无人寻见,关于阆风苑的传说也便难证真伪。江湖中偶有人宣称见过阆风苑的仙女,也描绘不出真切形影,只是众口一词,说她们能踏月而行,不是凡人。月下瑶台之名由此得来。
崔狻喘着粗气道:“我以为你们只是杜撰。”
“空穴易来风,自然是先有阆风苑,才有人间传说的‘月下瑶台’。”男人压低声音,“不过为了保命,郎君还是忘记今夜所见比较好。”
“你们若是为掳男儿而来,楼中有一众年富力强的将士,我叫他们出来,你们放过那个巧师。”崔狻扯着勒在颈上的蛛丝,他感觉到这些蛛丝虽然透明无色,却是真实存在的,只是太过坚韧无法撕开,“他那细胳膊细腿的,又不会讨女子欢心,掳去也无用。”
“郎君不必耍诈,若是叫醒楼中甲士,我们焉能全身而退?所以离开酒楼时,就将他们全都迷昏,包括那位璇玑中郎将。”男子冷笑道,蛛丝再次收紧,“郎君若是还想妨碍,我就只有用这根天丝,切断你的咽喉。”
崔狻噤若寒蝉,眼睁睁看着西王母留下句“等郎君拿定主意,我必再次现身”,说完莲步轻移,仙袂飘摇,平步走上云端。月上中天,刚好映在她身边,投下如水月华。
世间又有何种轻功,能让人行走于天边?
除非当真是仙人。
“月下瑶台。”崔狻喃喃念道,紧接着头晕目眩,陷入黑甜。
似乎只是瞬息之间,又有人摇动他的身躯,叫道:“崔郎,崔郎!小狮子!”
崔狻掀起灌铅的眼皮:“嗯,谢九龄?”
“你怎么睡在风口,会得风寒的。”谢九龄急道,“还能站起来么,我们回营帐再睡。”
“散席了?”
“还没有,我见你半天不回来,出来寻你。”
崔狻记忆回笼,鲤鱼打挺,下巴正好撞在谢九龄额头上。后者痛呼一声,崔狻却没来得及理会,一把抓住他肩膀:“区百川呢?”
“还在宴席上。”谢九龄热泪盈眶,“你怎么了?”
崔狻火烧火燎道:“刚才你有没有睡着?有没有一个佩沉水香囊的女人靠近你?”
“崔郎,你是不是醉了?”谢九龄靠近他的颈侧嗅了嗅,皱起眉头,“我刚才问过了,确实是妙华公主戴了沉水香囊,但并无你所说的舞姬。”
“这不可能是梦!”崔狻拉下领子,“你帮我看看,颈上有没有勒痕?”
谢九龄睁大眼睛横看竖看,笃定道:“什么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