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流水机坊(2 / 2)
明明是沉重的山岩,却似一扇轻巧的纸门。
李老大祖孙三代都住在豫章城,却从未听说过城中还有这样古怪的山。他家的老幺拍起手来,哈哈笑道:“好玩!雕木头人儿的也会变戏法么?”
房中的百姓都被奇景震慑,孩童的这声嬉笑便显得格外响亮,区百川立即闻声看来。
士农工商,工匠之卑贱,更甚于贫穷的农户,因此市井间对从属工匠籍的巧师没多少尊重,加上机巧多半华而不实,在穷人眼里,一个巧师还没会打桌椅板凳的木工金贵。见到巧师当街卖各种不实用的小玩意儿,豫章人便会拖着长长的声音啐一口“雕木头人儿的”。
就算区先生为了豫章鞠躬尽瘁,赢得了人们的尊敬,但到底还是不入流的巧师,背地里抱怨如果来的是个甲师多好的人也不在少数。不谙世事的孩子就更分不清,巧师区先生和门前吆喝叫卖的巧师有什么区别,都是雕木头人儿的,能有什么区别。
而变戏法更是下九流的行当,区先生为刺史效命,和寻常巧师大不相同,算是半个官吏,平头百姓怎敢骂他?李老大汗毛倒立,忙不迭跪下求饶:“区先生,孩子太小,不知道自己说了什么。他不是存心羞辱您。”
他想着自己一家老小恐怕走不出工坊了,浑身都是冷汗,半晌却听那年纪轻轻的区先生走到近前问:“小郎君多大了?”
李老大抬起头来,见区先生蹲在他儿子面前,虽然面带苦笑,却并无怒色。他儿子反倒怕生起来,直往阿娘裙子后面躲,怯生生道:“五岁了。”
“五岁的孩子还在鹦鹉学舌,哪怕说错什么,也多半是从大人那学的,我当然不会跟孩子生气。”区百川无奈道,“何况巧术中确实有制傀儡的手艺,说我是雕木头人儿的也没错。”
李老大战战兢兢道:“这孩子憨头憨脑,什么也不懂,请区先生饶他一命。”
“这种小事,我不会生气的,你不用想得太多。”区百川向他说道,“何况我和你身份并无差别,都是最寻常的百姓而已,论年纪我还要叫你一声阿伯,实在不必这样怕我。”
他安抚了李老大,又向孩子问道:“你喜欢看戏法么?”
那孩子露出半边脸来:“喜欢。”
“喜欢就好,一会我要变一场戏法,把这里的所有人装进一个大箱子里,等我打开箱子,你们就到另一座城了。不过箱子里很挤,黑黑的,还要坐很久,可能不太舒服,如果你饿了困了,也请为我的戏法多忍耐一会。不然你一哭出来,我的戏法可就穿帮啦。”区百川满脸堆笑。
他本就生着张娃娃脸,天生带着一团和气,这么细声细气地笑了半天,那孩子终于也不怕他了,脆生生道:“好。”
“如果有别的孩子哭闹着要回家,你也帮我告诉他,我们在变戏法,好么?”
“好!”
区百川伸出小拇指:“那我们一言为定。”
他和孩子拉完钩,就重新走回门边,安排房中的百姓依次走进门中。等李老大一家人也走进去,这扇山壁制成的门,就缓缓合上了。阳光被关在门外,只剩把守在四角的官兵手中的灯盏散发出微微的光。
不同于油灯蜡烛,他们手中的灯盏没有点火,而是某种冷冷的萤虫似的光,虽然昏暗,但也让人看得清大概的状况。
他们身处一个四四方方的屋子里,不见房梁门窗,地面平平整整,真像一个巨大的箱子。这屋子只有小茅屋那么高,却宽敞得很,竟然真的足足装下了几千来人。
即使每个人只有立足之地,拥挤不堪,却不觉憋闷,似乎不断有冷风吹进这房间。
不多时,这箱子开始不断颤动,最终伴随着奔雷似的轰鸣声,所有人都感觉到箱子陡然下沉,撞击在金铁上,随后开始缓缓滑动。
仿佛被人装在箱子里,运上马车。但这样巨大的“箱子”,是没有马车载得动的。更何况,世上哪有力气这样大的马,能同时拖动一千人?
在一千名百姓惊疑不定地窃窃私语中,那箱子继续滑行着,越来越快。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