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并不是什么神(2 / 2)
说再多的承诺都是虚的,何况对亡国之君说什么“我不会让你的国白亡”,恐怕并不适宜。而齐昭昀再说什么“我不会放弃,也不会让你失望”就更可笑了。前路漫长,他怎么知道什么失望不失望,放弃不放弃?
只是拼尽全力的前进,直到年老力竭,直到人生的最后,不再寻求什么赦免,不再贪恋什么安宁,就面对惨淡的人生和真实。
齐昭昀连告别都没有对刘荣说,默默在门前看了一眼,转身往巷口的牛车走去。顾寰仍旧忧心忡忡的看着他过来,二人目光有一瞬间相触,但齐昭昀无力以言语致谢,只对他冷淡的一颔首,自己上了牛车。
说来顾寰能安排这种事齐昭昀其实很吃惊。虽然他是赵朔的心腹,且地位不低,但刘荣身份特殊,万分敏感,何况全天下最不想让这对旧君臣见面的人恐怕就是赵朔了。这样的情况下顾寰还能独自谋划出这样一份惊喜,齐昭昀对他暗中也生出几分佩服。
只是和刘荣说几句话就耗尽了他所有的力气,在回程的牛车上独自静坐,连眼帘都不想抬,只是沉思如今的局势而已。
礼单往来在他称病的时候其实也没有中断,而赵朔更是几度派人关怀过,他对外的消息还不至于断绝。何况顾寰对他不设防,不用刻意套话也会自己说给他听……
想到顾寰,齐昭昀不得不承认,比起带他去看难得的奇景和僧道,今晚这次对着门的会面值得他以一切诚意感谢顾寰。
谁敢说天真的人就不敏锐直白?顾寰猜准了他的心事,还能对症下药,简直是天底下最好的大夫。
齐昭昀靠在车壁上看着幽幽烛火,想到顾寰的时候忍不住叹了一声,又露出微笑。他真不知道顾寰到底从何而来那种源源不断的暖意与光亮,更不知道对方为何把照顾自己看做自己应尽的责任,只知道恐怕他离不开这种日渐熟悉的照顾,也不能不领对方的情,照他所期望的振奋起精神来了。
顾寰这策划堪称初生牛犊不怕虎,他似乎根本不觉得齐昭昀会因为这举动的吓人之处和戳破别人伤疤的行为而招致齐昭昀的记恨,或者干脆因为被人看透而恼羞成怒,从此之后和他断绝来往。
倒不是说他想不到这种可能,他大概只是相信齐昭昀不会这么做。有些时候不用能看透人的神情,顾寰那“我知道你是个君子”的想法简直就写在他脸上,谁都能读得出来。
齐昭昀每逢这时候总得费点力气才能忍住不笑。他可从来不觉得自己是正人君子,更不觉得是什么古板衰朽的卫道士。他自己简直离经叛道到了叛国的地步,难道还能是什么内心纯洁无垢的傻孩子吗?
但打破顾寰这种印象似乎又总是不适宜,齐昭昀想不出什么时候对顾寰说出“其实我真的不是什么好人”算合适的时机,只好任由他误会,忍着不说。从前倒是有人说过他的温和具有很强迷惑性,那时候江东举朝上下很少有不被他骗过的,但盛名之下往往其实难副,齐昭昀也不例外。
倘若顾将军知道齐昭昀心里把他当做孩子似的哄,甚至不愿意打破他的错觉,恐怕也会恼羞成怒,气红了脸跳起来大叫吧。
这场面想象中是很有趣味的,不过齐昭昀知道,恐怕只要自己不愿意说出什么打破顾寰误解的话来,顾寰就总是那个极力沉稳周到照顾自己的年轻将军。
他是不是也经常这样照顾其他人?比如身体孱弱的夫人,比如那一串弟妹?在他内心深处,他是否也想这样照顾巫烛,这个早年与自己因命运而分离的长姐?
齐昭昀微微摇头。他知道自己猜到的恐怕是事情的关键,但没有必要窥探的太深,猜想太多并无益处。顾寰因为失去了想要照顾的人,所以到处寻求补偿,只要需要他的人他都无法拒绝,即使看透这件事齐昭昀也不能说。
谁有没有失去过重要的东西,从此遍寻不获?
顾寰送齐昭昀回家,又跟着他回到内寝,齐昭昀伸手解开斗篷的扣子,让它滑落下去,整个人看起来都很疲惫。顾寰已经忐忑了一路,张嘴就是道歉:“我应该多想想的,这件事做得太……”
齐昭昀在他把话说完之前摇头阻止了他的自责:“你做得好。”
顾寰呆立着看住他。
齐昭昀微笑起来,他身上还有外头雪花的气味:“佛家说当头棒喝,也说醍醐灌顶,今日将军对我所做的,就和这个差不多了,我该领将军的情,将军更不必担心我。”
“我醒来了。”
顾寰小小的松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