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桃花(2 / 2)
沈棠在药神谷逗留了十日,临走之前,杜安收拾包袱,突然发现了一件没见过的物什。
“咦,这玉佩哪来的?”杜安将东西摸出来,大吃一惊,“啊,还是块碎玉。”
沈棠从他手里将玉佩夺回来:“药神谷的东西,被我顺出来的。”
世人都说玉是有灵性的,邪乎而且认主,尤其是碎玉。
杜安一听这还得了,一板一眼地教训他:“这碎玉戴着可不吉利,少爷你快扔了。”
沈棠懒懒地靠着马车内的软榻,半眯着眼,懒得搭理他。
杜安苦口婆心:“少爷啊,你怎可随意拿别人的东西,若是让侯爷夫人晓得了,少不得又是一顿军法伺候,快还回去!”看上去竟有几分义正言辞。
终于还是受不了他的聒噪,沈棠烦道:“放心,我给他留了字条。”他翻了翻身,捂住耳朵,“师父生性好酒,我只拿了一块玉佩,就给他留下了一屋子的美酒,他巴不得呢。”
“……”
想起藏在后山堆满的一洞的上好美酒,杜安这才恍然大悟:“少爷,原来你早就不怀好意蓄谋已久。”
不怀好意谈不上,蓄谋已久倒也不假,沈棠自觉理亏,不再辩驳。
杜安认命,拿着残缺的玉佩端详了好半晌,愣是没看出来这上面刻的到底是个什么玩意。
刚想将玉佩还回去,就听到沈棠道:“桃花。”
杜安未反应过来:“啊?”
沈棠抬抬眼,又道了一遍:“刻的是桃花。”
……
沈棠回府的那一日,大雨滂沱,他还没来得及喝一口热茶,就被传召入宫面圣。
朝堂之上,重朝臣正因岭南山匪之祸吵得不可开交。
“岭南之地山匪长久作乱,民不聊生,朕欲派一人带兵前往岭南剿灭山匪,平息匪祸,以解黎民百姓之苦。”
而这个最佳人选,所有的官员都各执一词。
“好了,朕心中已有人选。”明帝清咳了一声,脸色已有不悦,官员们顿时安静下来。
“定北侯府之子沈棠,”明帝看着沈棠,目露欣赏,“今封尔为镇南将军,统岭南驻地军权,治理岭南六郡,出兵平定山匪祸事,不平不归。”
此话一出,大殿群臣面面相觑。
岭南自新皇登基以来就是多事之地,前有鼠毒之疫,后有匪乱横行,听说如今更是江湖人士频频流窜之地,哪有那么容易好平定的。
这样算来,照皇上的意思,无召,这辈子怕是都回不了京了。
好一出明封暗贬,圣旨一下,满堂皆惊,可无人敢置一词。
沈棠出列,大大方方地领旨谢了恩。
早朝散去,懒得跟人客套寒暄,沈棠独自走下玉阶,穿过宫门,马车已经在宫门外等着了。
赶车的人是听风,沈棠的贴身侍卫,不在军营编制,只听沈棠一人。
大雨不歇,甚至有愈见汹涌之势。
沈棠回府就钻进了阁楼里,杜安几次去送茶点,都见沈棠在作画,描眉画眼,看样子像是在画一个人。
一下午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
这一次,杜安想去叫他用膳,再看过去时,画已经画好了。
只见画中美人一身红衣长身玉立,指间勾着一截桃花枝笑得眉眼弯弯,三千墨丝仅用一根红绳绑着,松松散散地披在肩上。
悠然散漫,少年绝色。
杜安站在旁边,由衷赞道:“少爷,你画的真好看。”
沈棠看着画,目光微微沉凝:“画不及他万分之一。”
杜安才不信,这世上真的有那么漂亮的人儿?
塞北黄沙漫天,怎么着也不像是能养出这种美人的地儿。
他反正是没有见过的,难不成少爷在梦里见过的?
将画拿过来细细端详,杜安这才看清,右下角还题了一行小字。
“大雨多日未歇,立檐下听风吹雨声,目所及波涛汹涌诡谲,翻江倒海尽是你。”
听起来竟像是一句情话。
顿觉自己不小心撞见了什么大秘密,杜安更好奇了:“少爷,你这画的是谁啊?”
沈棠的呼吸停滞了一下,良久,才笑了笑,缓缓答:“我的小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