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第二十五章(2 / 2)
太后惊喜出声:“是曦儿。”
秦曦飞至宴席上空,翻转而下,优雅地落在了中间的高台上。随即坐了下来,将琴放在腿上,手上动作轻扬,琴音从清幽变成了轻快。
陆清瑶看着高台上的秦曦,前世,他便是如此惊艳地出现在众人面前,迷了无数人的眼。那时,她只觉得他是高贵清雅,不染凡尘的画中仙,重来一世,看着主位上太后皇上惊喜的笑容,原来也不过是阿谀献媚的俗人罢了。
她心底突然有些恐惧,不明白到底是突然看清他了,还是死过一次,自己的心变得扭曲了。
卫沐泽单手握着酒,眼角瞥见她目不转睛盯着台上之人,黑眸酝酿着风暴。他转眸看着秦曦,目光再一次落在他弹琴的右手上,杯中酒慢慢凝起一层薄冰,在彻底凝固前,被他一饮而尽。
突然,空气中传来一阵浓郁的花香,众人四下看去,天上再次飞来几个白衣女子,姿态优雅,长袖翩跹,边飞边舞,美得竟似那天上才有的仙子。每个仙子手中提着一个花篮,花香,便是从那花篮散出。
待仙子们来到宴席上空,并未飞下,而是捧起了花篮中的花瓣,倾洒而下。霎时间,花瓣纷纷而下,花香四溢,美如仙境。
突然,众人又是一阵惊呼,在花瓣即将落到地上时,两个身影从秦曦身后飞入场中。手中长剑出鞘,迎着落下的花瓣而上,花瓣重新飞了起来。
两人转头对着主位一笑,一个旋身,竟同时舞起了剑。一时间,琴声悠扬,花瓣纷飞,剑光如虹,美得让人窒息。
太后一怔,呵呵一乐:“哎哟,这不是义儿和雪儿吗。”
五皇子秦义的母亲庄妃笑道:“正是义儿,这几日见他神神秘秘的,看来就是在鼓捣这个。”
小公主秦皓雪的母亲林嫔也笑道:“前几日见雪儿耍剑,就笑说让她给臣妾也舞一个,她却说不到时候,没想到竟是为了给太后贺寿。”
太后一听乐了:“没想到这两个小调皮竟然还会跳舞。”
皇后温婉一笑:“儿孙孝顺,母后有福了。”太后更是笑得合不拢嘴。
高台上,秦曦手中琴声越发急促,秦义和秦皓雪的剑也越转越快,花瓣追着他们的长剑飞舞。最后,两人竟腾飞而起,几道绚烂的剑光之后,花瓣竟很快全部纷飞落到了地上。待最后一瓣花瓣落下,秦义和秦皓雪飞身落在高台,站在秦曦身边。天上的仙女们也落到三人身后跪了下来。
御花园中一阵安静,一个稚子的声音突然响起:“阿娘,你看,地上有字。”
众人一怔,朝地上看去,顿时一片哗然。可不是有字,那些落下的花瓣竟组成了八个大字: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秦曦抱着琴站了起来,微微抿唇,站到一边,他身后走出两个蹒跚学步的小胖娃娃,穿着红色的小衣服,眉心一点朱红,头上梳了两个圆圆的丸子发髻,活像两个年画里走出的金童玉女。
两个小娃娃走到秦曦前面,把手中的字联打开,脆生生道:“祝皇奶奶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这两个小娃娃,竟是皇帝最小的一双儿女。
秦曦三人跪下:“祝皇奶奶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众大臣们也顺势跪了下去:“祝太后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太后高兴不已:“好好好,都起来吧。我的乖孙,这是哀家收到的最好的礼物。”
秦义高兴得蹦了起来:“皇奶奶,这都是曦哥哥安排的,他可厉害了。”
秦曦将两个小娃娃抱起:“这是孙儿应该做的。”说完走下高台。
众人看着秦曦一脸平和,宠辱不惊的模样,暗叹不已,莫怪此人能得皇上太后的心。
皇帝笑着冲秦义道:“义儿,这么推崇你曦哥哥,怕是指导了你不少武艺吧。”
秦义仰起头:“那当然,父皇,我的武功可进步不小呢。”
秦皓雪噗嗤一笑:“父皇,义哥哥可笨了,学得比我还慢。”
秦义不干了:“哪有,我的武功比你高好不好。”
众人看着两个小孩子斗起了嘴,都笑了出来。
秦挚笑着叹道:“皇奶奶,曦弟他们送了这么大的礼,孙儿的礼可都有些不好意思拿出来了。”
太后笑嗔了他一眼:“哟,这可不像我们挚儿。”
秦挚神秘一笑,站到中间,对后面高声道:“抬上来。”
众人看去,八个壮汉抬了一个方形之物上来,上面盖了绸布,看不清是何物。仅从大汉手臂鼓起的肌肉可以看出,定然是分量不轻。
果然,壮汉将东西放到地上,咚地一声,霎时尘土飞扬。
秦挚朝太后行了一礼:“百善孝为先,对孙儿来说,皇奶奶身体安康便是最好。前些时日,南海有渔民在一处海岛发现了一整块暖玉,孙儿便花了重金买来。暖玉养体驱寒,若长年近之,对身体十分有益。”说完,直接拉开了红色的绸布,露出一整块通透的白玉矮榻,在阳光下,发出温润的光。
不少人啧啧惊叹,这么大一块暖玉,可是不可多得的宝贝,有钱都不一定买得到。
连陆清瑶都忍不住眼热,若是外公也有这么一块……念头只是一闪她便收起了心思。这块玉的来历不简单,前世,许久之后,因这块玉起了不小的风波。那时她才知,为了这块暖玉流的血恐怕能染红这片御花园,是名副其实的血玉。而大皇子为了得到这块玉,也是用了极其残忍的手段。
此时,太后自然是不知道这些的,惊喜不已,少不得一番赏赐连连。
两位皇子和昱王先后都献上了不俗的贺礼,让寿宴一开始便进入了高潮。太后看了看:“怎么不见湛儿?”
皇后笑得有些僵硬,秦挚笑道:“皇奶奶,四弟肯定是在给您准备礼物呢。他前几日还说,定要送皇奶奶了不得的大礼。”
太后笑道:“好,那我等着。哎,可惜了,谦儿和川儿不在。”
皇帝回道:“母后,谦儿在南方赈灾,川儿正跟南方小国打仗,都是为了我云国安宁。相信他们不管在哪里,都会为您祈福的。”
话刚落音,殿外有太监唱到:“启禀皇上,三皇子送来急报。”
皇帝目光一亮:“快呈上来。”
太监将信函呈给了柳公公,柳公公打开一看,顿时喜上眉梢:“皇上大喜,三皇子率军大获全胜,如今南方蛮夷已全数投降,不日即可返朝。”
皇帝哈哈大笑:“好!川儿不愧是我云国好男儿!母后,云国安宁,便是川儿送给您的寿礼啊。”
太后自然知道其中轻重,笑着正欲说话,殿外再次传来急报:“启禀皇上,启禀太后,二皇子送来寿礼。”
秦挚一听,微微惊讶:“咦,二弟不是在赈灾吗?”眸中闪过幽光,抢了机会却不知好好把握,只顾献媚不务正业,也不怕雷霆震怒。
果然,皇帝蹙眉,声音有些不豫:“呈上来吧。”
太监恭敬地托举着一个厚厚的纸袋进来,鼓鼓囊囊的。柳公公接过一怔,这竟是一封信…只是未免过于厚重了些。
他小心拆开,一叠布卷上放了一封信。他小心打开上面的信纸,面色一变,睁大了眼,恭敬地将信双手呈给了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