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第四十八章 ...(2 / 2)
“大将军请说。”
陆战抬起同样被裹成粽子的手抹了抹脸,像是努力藏着狼狈一般,他颤声道:“皇上,臣幸不辱命,守我北疆二十载,如今,恐怕不能再为皇上效力了。”
他抬手颤抖地轻触双腿,“臣这双腿,如今算是废了。天下哪有站不起来的将军,臣恳请皇上,允许臣…辞官。”
此话一出,满朝哗然,有文臣立即跪下:“皇上,使不得啊。大将军为国尽忠,鞠躬尽瘁,如今伤重便弃之,飞鸟尽,良弓藏,我云国决不能如此无情无义啊。”
其他人也无不高声阻止,皇上点头:“陆爱亲,不必多虑。好好养伤,你放心,你永远都是云国的大将军。”
陆战低垂的脸上细不可察地抽了抽,朝跪在自己身边的人瞪了一眼,脸上的神色却更加凄凄焉:“皇上,这是臣自己的请求。臣二十岁便去了北疆,一去二十载,没有尽任何丈夫和父亲的责任,还险些天人永隔。但是,云国安宁,匹夫有责,臣并不后悔。如今臣侥幸捡回一条命,成了废人,再也护不了国家,只想好好陪陪家人。”
群臣无不叹息,皇上也很是感动:“陆大将军,是云国对不住你。今后便留在京城吧,好好陪家人,辞官就不必再提了。”
陆战神色有些着急:“臣谢皇上体恤。只是,陆家只剩臣一人,臣的一双儿女,儿子从商,女儿从小体弱手无缚鸡之力,陆家军到臣这里算是断了。臣万无占着将军之位的道理。”
说着,他飞快朝身侧不远的兵部尚书唐震递了个眼神,快得唐震以为只是错觉。
皇上沉着脸,显然是不想同意。对皇家来说,脸面永远比养一个废人重要。
陆战苦笑,两手放在双腿上,脸上满是壮志未酬的心伤,英雄迟暮的悲凉:“皇上,你们以为臣不想当将军吗,臣只是不想被人抬着去巡营罢了。”云国的将领每日必须巡营,操练士兵,风雨无阻。
唐震眨眨眼,他跟陆战是忘年之交。相交多年,他对陆战多少有些了解,虽然有些奇怪,到底选择了配合他。
众大臣尚在交头接耳,就见唐震掀起长衫,跪在了陆战身边:“老皇上,老臣也是戎马半生,明白大将军的苦衷。老臣恳请皇上,给战场上曾经的英雄,留住最后一点颜面吧。”
此话一出,满朝安静。
说起来,兵部尚书唐震前些时候含冤入狱,平反后又大病一场,昨日刚回到朝堂。唐震和陆战一样,这一生为云国立下不少汗马功劳,却险些晚节不保。
真要算起来,皇家是欠兵部尚书一个公道的。将士的军魂,可以保家卫国战死沙场,而他没倒在战场上,却险些因小人陷害而丢了性命。
上过战场的人,都深谙军人的悲哀,再看陆战生无可恋的苍白神情,不少武将叹了口气,掀起衣袍跪下求情。
一时间,朝堂上压抑着一股悲凉,无端让人生出几分烈士暮年的无奈。
文官们虽不懂那种情怀,但附庸风雅伤春悲秋的造诣比武将们不知高了多少,不少人抹起了泪,跟着跪了下来。
于是,朝堂上出现了有趣的一幕,一个裹着纱布的瘸子坐在地上,身后满朝文武全部跪着,龙椅上,皇帝险些感动得落泪。
“既然陆爱亲坚持,那朕就允了吧。不过……”
陆战扬了一半的笑僵住,大爷的,他不需要“不过”啊!
“不过,陆亲为了云国,功勋卓绝,若就这样任陆亲回去,恐怕天下人真会怪朕无情了。”
于是,一个时辰后,京城大街上,又出现了抬人过大街的一幕。
被抬的还是昨日那人,抬人的却换成了云国手握重兵的将军们。兵部尚书亲自开路,后面文武大臣跟了老远,最后面才是不计其数的赏赐。
很快,所有人都知道,云国唯一的大将军陆战今日得了皇帝丰厚的赏赐,由百官护送,“告老还乡”了。
醉云楼上,夏凡看着下方走过的队伍,啧啧感叹:“若世子知道,他未来的岳丈是个戏精,不知会作何感想。”世子同样派了暗卫保护陆战,他们早知道陆战的伤不过是看着严重罢了。
“很有意思,不是吗?”卫沐泽的声音突然从旁边传来。
夏凡回头,惊喜道:“世子,您回来了。”
“嗯。”
“那二皇子?”
卫沐泽抿起淡笑:“就看他的演技与大将军相比如何了。”
卫沐泽看着陆战的背景:“去把你们国公藏的酒挖出一坛给陆老爷送去,就说祝他早日康复。”
夏凡剧烈地咳嗽几声:“世子,那是国公的命根子。”您想讨岳丈欢心,就不怕引起家变吗?
“放心,他若知道送给谁,说不定还会让你多送两坛。”
“是。”
卫沐泽抿起唇,她气了这么久,他等了这么久,已经够了。等这些事过去,迟早要见面的。
沈家,除了沈敬国从头到位黑着脸坐在上位没动之外,其他人都兴高采烈地迎接陆战回家,今日算是打赢了漂亮的一仗。
看到沈雪君和陆清瑶紧张地围在陆战身边,沈敬国冷哼一声,脸更臭了。
沈雪君好笑,低声在陆战耳边道:“家里也修得差不多了 ,不如我们回家住?”
这些年,沈敬国就差没把对陆战的厌恶写在脸上了。
陆战笑嘻嘻地拉着她:“你信不信,你要说回去住,咱爹立马就真的打断我的腿。就住这里吧,多热闹。”
果然,在他们说要继续住在沈家之后,沈敬国的脸色终于好了一些。
陆清瑶捂嘴偷笑,以后的日子,一定会很热闹的。
京城的百姓着两日算是看足了戏,可他们没想到,抬人的场面,不仅接二,还会连三。
陆战刚回沈家没多久,又一队人马抬着担架进了京城,人数比昨日不知多了多少倍,同样狼狈得像是经历了一场大战。队伍还压着一辆囚车,守卫森严。
很快,人们从队伍的标志认出,这是二皇子赈灾的队伍。
满城哗然,那受伤之人,竟是二皇子。
此时他们还不知道,二皇子不仅回来了,还带回了惊人的消息,足以将整个京城推向更大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