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2 / 2)
柳叶淮让他们在迎客厅坐下后便去沏茶。
“两位请喝茶。”
杜叶青好奇,一朝廷大官退下来照理说伺候的人不会少,怎么入了书院后都没见到什么人,冷冷清清的。
“这左右怎么无人伺候着?”
“这阿爷辞官后就随他游历大江南北的,身边不宜有太多人,且梁爷不喜有太多的外人,就大多数是自己动手了。”
说到这,柳叶淮想到自己那小童,眼里的神色也黯淡了下来。
“柳公子可是不舒服?”见人突然间就沮丧了,杜叶青询问着,可随后记起姜半夏所说他的小童一事,就惊觉自己说错话了,只是仍得作不知道的样,不然会自己和他都觉得尴尬。
“没事,只是想到些事罢了。”
杜叶青不知道该如何应答下去时,柳叶淮也转向了其他话,“两位回安阳县时能否带我一起?”
??
姜半夏和杜叶青闻言都不解地看着他,这好不容易才从那回来怎么就又要去了?莫要好了伤疤忘了疼才是。
“不瞒二位,上次我才到安阳县便遇到了些意外,带去的小童如今生死未明,我心中有愧,放不下,便想回去看看能不能找到些线索。”
“这事……柳公子可与柳老提起?”
“未曾。”柳叶淮泄了气,若是自己说,如今这事还未平,不用想也知道阿爷是不会同意的。
“那此事还是等过问柳老再说吧。”杜叶青也不喜欢惹祸上身,既然有规矩那就按着规矩来。
没过多久,梁盛微出来了,“跟我来吧。”
姜半夏起身,看着杜叶青说着,“劳烦杜公子在这等一会,我与柳尚书有点事要谈。”
“去吧,无妨。”
等姜半夏跟着梁盛微走了后,柳叶淮睁着双眼看着杜叶青,“你俩不是一道的?”
“嗯?也算是吧,他是受人所托跟着我而已。”
“原来如此。想必他们要谈很久的事,不如你和我说说其他的事吧。”
“嗯?要说什么?”
犹豫再三,柳叶淮问着,“严家了解吗?”
杜叶青抿唇,点了点头,他要问的无非是他那夜在码头遇到的那些人。
若自己猜得没错的话,那些人是严家私养专门为他们做事的人。其中严家很多龌蹉的事都由那群人做。
“柳公子若是要折腾严家不如在这平南县动手,到了安阳县反倒不方便,强龙也拗不过地头蛇。”
柳叶淮被他说中了心事,脸上一红,“才没有……”
随即又拿眼角的余光瞥了眼杜叶青,见他极其认真的样子,又不由得接着问道,“严家本家在安阳县,这在这边起事,又如何能伤及到他们?去一层皮不痛不痒的。”
柳叶淮说着自己也觉得有几分不自在,这种事还是第一次做,有违读了这么久的圣贤书。
“严家位处安阳县是不错,但本家在那更不容易动摇,你若是毫无根基,只是初来乍到便想弄垮他们,很难。
倒不如先在这里下手,趁他们不妨,打个措手不及。
而且在这平南县,严家家业也并不算小,中间隔了条运河道,消息传递也不会那么快,在这边做些事,也够那些人上窜下跳头疼好一阵子了。
再借些你阿爷的名做些事,岂不是便利得很?”
“你说的虽然是,可如此法子只能出口气罢了,不把仇报回去我怎能甘心。”
柳叶淮心中愤懑,当日若非是小童有些本事又死命相救,自己只怕是回来也难,又岂能看他们蹦跶得欢乐。
“柳公子此言差矣,这平南县出了乱子,严家想必会寝食难安,来日方长,慢慢磨其锐气也是可以的。”
……
两人相谈甚欢,柳叶淮只觉得相见恨晚,直到姜半夏出来才停止交谈。
“好了?”杜叶青问道。
“嗯,你在这的事可做好了没?”姜半夏想将刚才得到的消息带回去,不免有些急了。
“嗯,差不多了,若要回程,今日便可,只是不知道会不会晚了。”
“这么急吗?”柳叶淮看着杜叶青,还想再与他聊聊呢,想不到这就要走了。
“若不妨,待事情定下来,柳兄可到安阳县寻我,就在李家村,李地主家,到了寻人打听一下便知道在哪里了。”
“好,正想与杜兄再多加讨教一些事呢,来日必定上门拜访,到时候杜兄可莫要嫌弃才是。”
“怎么会,求之不得。”
......
回到安阳县,已经是夜深,杜叶青多拿了些钱给渡人回来的船家,正准备下船时便看到了码头另一边缓缓靠岸的一艘大船。
船上挂起的幡子随风飘扬着,在昏暗的夜色和灯火的映射下一个字号若隐若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