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吾妻真乃神人也 > 第37章

第37章(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昨晚上错过了宿头,我带着人去了你老祖宗家,那会儿天也黑了。你说自家孙女的朋友来了,怎么不得开门请我进去坐着歇歇,那家倒好,就把我堵在门前不让我进,说话阴阳怪气的,不说请我进去坐坐,还把我往外头撵。”

“我一急,以前又听说咱爹与他家关系不好,就想岔了,还当你被他们囚在院里,不让你出门。好嘛,我差点带着人打进门去,江泰还把你家大老爷推了一把,兴许是闪着腰了,你改日替我去赔个不是。”

虞锦被他逗乐了:“那回头这笔账又要被算在我头上了。”

四辆马车,两两并行,冯三恪不会骑马,跟弥坚弥高挤在一辆马车里。隔着一道棉帘子,两人说笑的声音清晰可闻。

“咱爹身子还好嘛,腿还疼不疼?我九月去的开封,几天前刚回京城,这就又被派出来了,还没来得及过府去看他老人家。这回带回来一种药酒,南面天潮,得了寒湿痹的都用这个揉,等你回京以后去我家拿。”

马车吱呀前行,冯三恪默不吭声,数着江洵一路上喊了七回“咱爹”,仿佛真如兰鸢所说,他是虞五爷半个儿。

心里总有些不舒坦,咂不明滋味。

这回头个来的是云来村,云来村在西面,离西城门最近,接应的运粮兵约好就在这个城门等着。

云来村地势平,放眼望去皆坦途,江洵掀着帘子望了些时,嘴里总算有了句正经话:“这地方建个粮仓倒是不错,遇上江南梅雨季节,能来这儿周转一二。”

做一行通一行,虞锦对粮食一窍不通,也不搭话,任他自言自语。冷风自车窗灌进来,她默默把披风领子立了起来。

他们到得晚,清早已有人快马加鞭前去打过了招呼。到了云来村,目之所及全是人,二百来户人家都忙活了起来,个个一脸喜色。

村口有一片敞地,粮食一捆一捆地摞在那儿。瞧见虞锦带着人来了,里正喝了一声:“收粮的来啦,大伙儿动作快些。”

村里有大铜秤,一次能称二百来斤,十几台秤一字排开,排着队称粮食。村民都计较一斤半斤的,半天称不完一家。

“我的娘哎。”江洵愁得不行,叫来里正:“各家产了多少粮,自己都没个数儿吗?这么称得称两天,叫他们动作快点,我今晚就要往城门运,今天称不完就不买了,我去别村收。”

里正一急,忙回头吩咐:“过秤看个大概的数就行了,别耽误了贵人工夫。”

催了半天,也不见快了多少。江洵只得吩咐人手往另三个村子跑一趟,先算好斤秤,到时候直接往城门拉。

今日天气暖和,虞锦只管坐旁边看热闹。江洵也跟着坐下,再大的愁也没法堵住他喋喋不休的嘴,抬抬下巴问:“那人是谁?怎么一个劲儿盯着我看?”

他说的是冯三恪。

这一路上他异常得沉默,却一直缀在虞锦后边,后来连竹笙和弥坚都去瞧热闹了,他一人不好再留,这才离开。此时在帮着云来村村民称粮,时不时望来一眼,仿佛是不留神瞥过来的。

江洵心思细,生意做久了的人,都生了一副玲珑心肝,敏感地觉出了几分异样。多看了几眼,知道他是专门盯着这边。

虞锦没当回事,把冯三恪的来历三言两语提了提。说完还笑着夸了两句:“别看他脑子迂,兴许还真能成事。”

“绣绣啊,你这随处捡人的毛病怎么还是没改,都被坑过多少回了也不长记性,迟早得栽这上头。”

隔着远远的,他和冯三恪对上了视线。江洵心里有点不自在,含糊道:“你这回捡的这人,年纪……好像大了些。”

虞锦眼也不抬地写着欠条,闻言分出一丝心神,随口问:“年纪大些有什么不好?我家百八十个掌柜都上了年纪,我手边这群半大孩子还不顶事,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缺的就是他这个年纪的掌柜。”

江洵被她噎了一噎,更觉得憋气。

有时他也拿捏不准自己对虞锦是什么心思。小时候是当真想娶她的,连每年的压岁钱都要省出一多半来,留着以后当聘礼。

那时同龄的一群公子哥不爱带个小丫头玩,连带着也疏远了他,江洵也不稀罕跟他们玩,就跟虞锦坐一块玩过家家。“媳妇媳妇”挂在嘴边喊惯了,也就当真了。

后来两家生意越做越大,都把旧时定下的娃娃亲当一场笑话,笑过就没人记得了。

江洵没忘。

要说感情多深吧,好像也没有;可一想想她以后要嫁给别人,或者招个婿进门,心里还挺不是滋味的。

她这些年捡回府里的人不少,虞五爷却将小姑娘都留在了府里做事,给虞锦带在手边的却是一群模样俊俏的少年,都十四五岁的年纪,说是“男孩子能吃苦,行商方便”。

亲爹不顾男女大防,要说心里没什么想头,江洵是不太信的。

他再抬眼望望那头的冯三恪,比他穷,比他闷,比他不会说话,瞧着也不是什么讨喜的性子。

倒是模样比他俊一点,力气也比他大。即便冬天的棉衣厚实,也能瞧出衣裳底下的好身材。

等人带着一脸灰土走到近前了,江洵仰头又瞅了瞅。

还比他个子高。

丫丫个呸。

※※※※※※※※※※※※※※※※※※※※

朋友们,以后的更新时间挪到每天下午,这几天每天头晕腰酸背疼,我要早睡保命了……

你们也要早点睡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