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2 / 2)
林尚书隔空遥敬对面的辅国大将军:“下官,恭贺袁将军得胜凯旋再立战功。”他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
袁将军双手端着酒盏痛快地回敬一杯。
嘉和帝又道:“林尚书倒是提醒了朕,袁将军大败东昭得胜而归,朕是当好好嘉奖一番。”
袁将军立即从坐上起身,抱拳行礼,“为朝廷效力,为大夷尽忠,末将在所不辞。”
话虽如此。最终嘉和帝还是论功行赏。在座诸将以及没入席的士兵皆有赏赐。
酒过三巡,杯盘狼藉。殿上丝竹不断,热闹非凡。一曲奏毕,太子忽然从坐上起身走到殿中。四下顿时没了声音。
从东城门回来后,慕容昭心中一直有件事放不下。
容貌倾城的女子不少见,但今日落下帷帽的姑娘,却带给他强烈的似曾相识之感。不过匆匆一瞥,已叫他念念不忘。虽说父皇对他选妃之事尚有异议,但若是袁家的话,也许……
太子见皇帝红光满面,思虑许久,还是起身出列,趁着父皇酒酣耳热之际,他下跪叩首道:“父皇。儿臣,有一事相求。”
“哦?”皇帝好奇,“太子所求何事?”
“儿臣,心悦袁大将军千金。斗胆恳请父皇做主。”
嘉和帝面色一变。还没来得及发话,殿中已有人出言阻止。
“不可!”
众臣纷纷朝发声之人看去,惊得酒杯都握不稳了,心中只有一个疑问:
袁太师和袁将军都未开口,袁小将军为何如此激动?
******
大舅和大表哥去皇宫赴宴。马车回到袁府后,大舅妈亲切的拉着言晚一道去袁老太太院里用膳。
想到老太太专属大厨的手艺,言晚毫不犹豫的应下了。
知道老太太疼爱小辈,掌勺特意做了酱排骨,糯米鸡,荷香桂鱼,油炸合子等老太太平时完全不吃的菜。
言晚吃的津津有味,同时偷偷记下袁姑娘的喜好:排骨没动过,糯米鸡只用了点糯米,鱼夹了三筷。这喜好与她真是完全反着来啊!
正郁闷时,旁边的舅母冷不丁来了一句:“宛丫头在吃食上,喜好倒是与你表兄十分相近。”
言晚准备送到嘴边的鸡翅直接掉在桌上。
【“OOC一次,扣5分。”】
害她失态的舅妈还不罢休,继续道:“将来若能嫁到袁家,这小两口定然不会因口味不同而闹矛盾。”
舅妈,求您嘴下留情!
言晚想不明白,既然舅妈对外甥女如此满意,上辈子是怎么放孟颜宛进宫去祸害自己亲闺女的?
好在袁老夫人似乎没有乱点鸳鸯谱的喜好,她没接袁夫人的话,而是又给言晚碗里添了一个鸡翅。笑盈盈道,“多吃点。放心,你表兄他,不喜欢鸡翅膀。”
多亏老夫人解围。她道,“谢外祖母。”
言晚低头扒饭,眼神不敢乱瞟,万一再与大舅妈视线相汇,后果不堪设想。
用过晚膳,又陪老太太到院子里消食。将近酉时,她才回到自己房中。
沈家小姐设下的‘鸿门宴’就在后天,言晚功课还没修炼到家,不能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
她端坐在书案前,祭出那本被她翻烂的《诗经》,自我安慰,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
一阵鞭炮声毫无预兆的炸开,言晚被吓个半死,随后她又听到后面的巷子传来敲锣打鼓的声音。响声震天,不绝于耳。
手捧《诗经》的言晚:……学不下去啊摔!
她干脆放下书本走到屋外,对正在浇花的丫鬟招手,“阿虞。”
小丫鬟扔下手中的水瓢,双手在围裙上蹭了又蹭,小跑到她身旁,“小姐有何吩咐?”
“你帮我去看看这声音怎么回事。”还让不让人学习了?
“您说的是爆竹声?”
言晚点头。
阿虞解下围裙往边上一丢,瞬间就溜没了影。不过一盏茶的功夫,又蹬蹬蹬的小跑回来,她喘着粗气道:“小,小姐,奴婢……”
“来来来,你先把气喘匀了再说。不急啊。”
阿虞缓过来后,开口说道,“奴婢方才去瞧了瞧,后巷那座一直空置的宅子,竟然有人搬进去了。”
乔迁啊!难怪这么热闹。
不过小丫头措辞有点奇怪,为何用‘竟然’这个词?她顺口问了句,“怎么,那房子闹鬼吗?”
阿虞摆手,“这倒不是。不过奴婢听府中管事的老管家提过,后巷的宅子从袁府建立至今,都没有人住过。”
“那确实挺久。”反正学不进去,言晚干脆和小丫头唠嗑,“新邻居是哪路神仙啊?”能住太师府附近,想来这来头一定不小。
“小姐你别说,他还真是个半仙!”
言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