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2 / 2)
“够了。”傅博远轻声呵斥。这一声尽管细声细语,但整个教室肃静了下来,听着他道:“议事应畅所欲言,但也该恪守校规。校规总则,所有学生不得以国籍论事,破坏国家间和平……”
几人舌枪唇战,王凉之算是看明白了,民规课就跟辩论赛一样。大家什么话都可以说,只要言之有理就行,但所说的话一定要符合校规,如果游离校规之外就属于犯规了。
教训一通后,傅博远又说:“还有其他提议吗?”
“在下以为,可以暂时提高贩盐、铁、茶价格,以增加财政的收入。”一名学生马上站了起来,留国毕远知,人称‘诗仙道人’。“这些物品禁止擅自贩卖,百姓只能从官方售买。盐是生活必需品,只需提高价格,就能解决国库告急之忧。”
“这与加重赋税,有何区别?”闻此言,杜名乃也坐不住了,起身出声反驳道:“百姓一年辛作才勉强度日,再加重赋税,这不是把他们往死路逼吗?”
毕远知睇他一眼,嗤笑道:“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他们既然是国家的子民,就有责任在国家有难的时候,献出自己的力量。”
杜名乃被他激怒了,出声带着愠怒,“本末倒置!让百姓安家乐业,乃是君主之责。岂有君王不断向百姓索取之理……”
一时间,整个课堂吵了起来,大家围着这个话题争论不休。你提一个建议,我出声反对,来来回回的,像菜市场一样热闹。而王凉之端坐在原地,跟个钉子户似的就是不起身,看着他们吵不亦乐乎。她心里寻思着,趁着他们吵架空挡,把校规好好补一补……
当所有人做同一件事,而你不去就如同异类,格外引人注目。傅博远扫视一眼,立即注意到她。王凉之捧着校规看来看去,时不时皱一皱眉头,像是有什么地方看不懂。他稍稍一愣,转而笑了,听说来了一个新学生,解决了一件京中大事。
好像叫王凉之,二班的学生,是她吗?他勾嘴笑了,“王凉之,你有什么看法?”
王凉之顿时僵住了,眼睛盯着校规,但一个字也看不进去了,怎么又是她?
……
一个女人等于五百只鸭子,这一群男人吵架等于五万只鸭子。晋帝看着五万只鸭子……啊不,看着满朝文武争论不休,头隐隐在爆炸。要不顾及他坐在上面看着,估计这群男人还能打起来。不就是国库告急了,让他们想一个解决办法。
马上要到雨季了,如果出现什么天灾人祸,国库又亏虚那就完了。所以这件事是迫在眉睫,得赶快把这个问题解决了。然而提出一个办法,一群大臣反对,又提出一个办法,又一群大臣反对,如此循环反复,没完没了。
户部账面上还有不少坏账,那个达官显贵赊账的时候,一个个打包票发山盟海誓,现在让他们还钱了,一个个拖拖拉拉,这个没钱那个也没钱。要不是顾虑太多,有天下人盯着看,依他的性子就随便给他们定个罪名,把他们的家一抄,把财产充入国库。一了百了,所有问题解决了……
思绪间,他叹了一口气。这件事已经议论两天,到现在还没有一个谱,这个皇帝不好做呀。所有人把他当成傻子都想着忽悠他,但是今日,他不会像前二天那么轻易放过他们了,今日议论不出就明天议论。没有明天了,这个问题今日必须解决,得拿出合理解决办法来。
议不出就不下朝,管它是天黑还是天明。拿不出解决办法,总之谁也别想休息。思及此,他看着满朝文武百官,眸子渐渐变冷,下令道:“国库告急一事,今日必须要有个办法。没有解决办法,就不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