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这人脸皮咋这么厚呢(1 / 1)
如果说阮欢长这么大遭遇过什么了不得的憋屈事,那只有两件。
第一件是阮欢小学的时候,那个年龄阶段的小屁孩都兴评选什么校花校草,阮欢当仁不让地蝉联了六届“校花”,直到他上了初中,大人们都还会在茶余饭后拿他开涮。这事儿让阮欢一度成为了一个“笑话”。
而要说这第二件事是什么。那答案显而易见,正是眼下:挟持了他一路还弄坏他衬衫的罪魁祸首此时竟成了把他从局子里捞出来并且亲自把他送回家的大好人,而他的亲妈上一秒还慈眉善目地夸赞和感激对方,转头却把自己的亲儿子训斥得一文不值。
但是憋屈归憋屈,在爹妈面前,阮欢可是向来能屈能伸的,尤其是面对这种暂时还摸不清态势的状况。
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阮小少爷虽不屑于做君子,但他很清楚眼下绝不是杀敌泄愤的最佳时机。
“阿姨,外面挺凉的,您快带弟弟回家吧他这衣服坏了不挡风。”程衍鸣面向林镶欢,脸上挂着春风般和煦的笑脸,言语更是贴心的不得了。这一口一个“弟弟”可把阮欢酸坏了,他现在就想上去咬一口这人虚伪的面皮看看是什么材质做的,怎么这么厚呢!
但有时候,人在某些情况下是不得不低头的。此刻顶着亲妈的目光,阮欢也只能先采取缓兵之计扮演乖巧懂事的模样跟程衍鸣道个谢,但那两个暗自挑衅的小梨涡还是露出来了,片刻眼神交锋后,只听阮欢从牙缝挤出一句:“今晚真是多谢程sir了呀。”
任凭阮欢在亲妈面前如何扮演乖巧,可他这个向来就习惯把情绪全挂在脸上的人,根本就藏不住乖巧面容后就要呼之欲出的利齿。
他就像一只张牙舞爪的小刺猬,向来都是睚眦必报的,如果说被谁欺负了却没有立即动作,那必然都是在憋大招。
于是接下来的一整个星期都是风平浪静的。
在这一星期里,阮欢先是从肖月朋嘴里搞清了那晚他们几个是如何以“青少年寻衅滋事打架斗殴”的罪名被逮进局子的,然后又借助多方势力打听到程衍鸣的详细资料和这一个星期的动向,就连程大警官哪一天在哪一条街逮了几个小毛贼这种事都被事无巨细地报备到了阮欢这儿。
但其实阮欢收到的情报也很有限。程衍鸣今年24岁,从他爹的部队出来以后就直接去了某军事研究所工作,结果工作不到半年就出国了,至于出国的原因却很模糊,最多的一个说法是他出国去治疗眼睛了,可谁也说不清楚程家大少的眼睛是什么时候坏的。不过阮欢联想到那晚程衍鸣在装满镭射灯的酒吧里一直戴着墨镜,还有上车以后窗外的灯光一照进来就立马拉上窗帘的举动,就基本肯定了他的眼睛确实有异况,似乎很怕光。哦,不仅怕光,怕是还有点瞎呢,阮欢一想到程衍鸣半眯着眼在他身上来回逡巡的目光就忍不住腹诽,其实当时在车上他也只是图一时嘴爽对程衍鸣骂了句“你瞎啊”,没想到此人是特么真瞎啊!难怪他盯着他打量的时候身体要靠得那么近,跟审视犯人一样要把他脸上每根汗毛都看得清清楚楚。
话说回来,程衍鸣回国以后的行迹就更吊诡了,到现在他其实已经回国小半年了,但却根本没有多少人知道这件事。倒不是有势力在暗处操纵,刻意掩盖风声,而是这程大少实在是低调过了头,回国了也没办个接风宴什么的,日常活动范围就是军委大院楼底下,没事拎个笼子溜溜鸟,看退休的参谋长教小孙女下象棋。
程衍鸣也没回研究所工作,当了小半年无业游民,直到一周前突然到阮欢家附近的派出所报道了,还接替了回家陪产的同事成了管辖这块区域的新任片儿警。这事异乎寻常的平静,因为派出所的同事们根本就不知道这位小片儿警的太子爷身份!
阮欢的第一想法自然是程衍鸣是冲他来的,但左右想想又立马否定了这个想法,因为程衍鸣实在犯不着!虽然阮欢不想承认,但事实上程衍鸣如果想搞他确实可以有很多种手段,压根没必要这么大费周章。
给他输送情报的人说程衍鸣没准是下基层锻炼来了,但事实上阮欢对这背后的原因半点兴趣都没有,管这人是干什么来的,反正触了他的霉头还敢跑到他的地盘上,那就是跑上门的猎物。
于是,在阮小少爷等待了将近一个星期后,终于迎来了一个找程衍鸣麻烦的绝佳机会。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