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昼佳节(三)(2 / 2)
一时间,房间里五个鲜活的人竟一同失了声般无话可讲。沉默弥漫了整个房间,偶尔有人抬起头来,看看其他人,又默不作声地将头低回去。
明明每个人都没有任何事做,自由自在得很,可就是这种无事可做的清闲时间,竟让人感到被无限次的拉长。
最终还是圆务法师率先打破了一室的尴尬。他清清嗓子,微微一笑,风趣道:“听闻尘王殿下说,二位施主是从远方而来,初到尘安?既是如此,为了小庙香火旺盛些,小僧为二位施主讲讲小庙名字的由来罢。不知二位施主可有兴趣一听?”
想要小庙香火旺盛些,是要我们出家的意思吗?
即使乌珂脑海中如此不着调地想着,听见他的声音,也如闻天籁,生怕他临时变卦,连忙恨不得将脖颈拗断般地用力点头,几乎要泪眼汪汪道:“好!!!”
白祝亦是颔首微笑,淡淡道:“多谢。”
见两人俱是应允下来,圆务法师于是笑着开口道:“小庙位于尘安西郊约八里处上的一座小山中,四周幽林环绕,山脚下一条宽阔河流缓缓淌过——对,就是二位施主先前看见的那条。小庙名作如何庙。二位施主可切勿小视这听起来颇有些诙谐的名字。此名乃是出自尘王殿下的名言之一的‘若为男子,你当如何?’。可是流传甚广,却是发生在尘王殿下蛮悍之名传得沸沸扬扬之前呢。”
在尘王殿下还不是如今公认的蛮悍模样前,曾有一段美谈佳话广为人知。
那时候她刚成为行主不久,正是需要将全部人力物资“大换血”的时候。
新官上任三把火。这大换血便是第一把火。这把火若是烧得不旺盛些,之后的两把大火恐怕就难以燎原了。
尘王殿下深谙此理。所以她的行动开展得迅速又全面,上任一个月后,已有大半官职名草有主,入选的人只等全部选拔完后,戴上乌纱帽了。
可就在这个时候,选拔工作出了问题。
刽子手专在刑场之上对严重违反法规的囚犯执行死刑,还多半是用大刀砍头、用麻绳绑人之类的很费体力的工作。因此,选择此工作的人,大多为男性。
然而一名女性报名参加了这项工作的选拔活动。而且,这名女性尚未出阁,还是一个自小便恬静乖巧的大家闺秀。
一时众说纷纭。
有认为不可能的:
“一介弱女子,能成什么大事?杀人这种活儿,还是交给男人来办吧!”
“这姑娘平日里瞧着挺文静的,怎么偏偏选了个粗活儿干?”
“从前就听过小孩子家家一时玩闹过了头,故意叫那些输了的人去干一些累人的活计。她莫不是也与人打赌败了,只好前来履行承诺,挑了个吃力不讨好的男人做的活儿干?”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有反对的,自然也有支持的:
“女人怎么了?女人才干得来这些你们干不来的精细活儿!”
“就是就是!你们一群五大三粗的汉子,砍头时砍偏了怎么办!那样多不美观!”
“就算是游戏输了才来的又怎么样?好歹人家有担当!不像你们,满嘴牛皮味儿,还上过天下过地吧!”
“从前是没有女刽子手,但凡事都有个第一次,说不定人家干的比你们还好呢。我看到时候你们的脸往哪儿放!”
到后来事件愈演愈烈,那位报名了刽子手的女孩最终的成绩成为了全城关注的焦点。其他官职几乎无人竞选,“大换血”的血管一下子堵塞起来。
明悠不得不站出来,向所有人宣告:“这个女孩的勇气,值得嘉奖。然而并不是所有事都能够仅用一腔热血换取到手。三天。我给你三天时间。准备好了,就来西城门找我。你会在那里,将你的实力展示给满城的男女老少看!”
公告一出,举城沸腾。其影响之大,甚至引起了春旅、淮下的一些上等人的关注,早早地连夜驾车赶路到了尘安,只为一窥那勇敢女孩的真面目。
三天后,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天高云淡。
明悠从更夫敲响了这天第一声锣起,便早早地起床穿衣,从容不迫地洗漱出门,挟着明毓直奔西城门。她身后,跟着一群哈欠连天迷迷糊糊还未睁开眼的侍从,手中抱着桌凳,个个东倒西歪,如同在酒坛子里泡了一个晚上似的。
待到晨光大亮,西城门附近的人才算得上是多。
中午,人群少了些。是去吃午饭了的。
午后贰时多,正是太阳光最毒辣的时候。偏生此时人还是最多的。为了看那姑娘一眼,众人甚至叫上了自己的七大姑八大姨,里里外外围了个水泄不通。
而明悠怀中搂着明毓,手上罗扇轻摇,眼神清亮,稳如泰山,仍是静静地等着那姑娘来访。
眼看着已近黄昏,即将夕阳西下。过一会儿天完全黑下来,就什么也看不清了。寂静了一天的人群终于忍不住躁动起来,彼此窃窃私语,交头接耳。
天边暮色一点点加深、加深、再加深。人们开始有些失望地向回散落。
“等等!”
一道脆生生的女音从远及近地传来。气喘吁吁,又急促。
正准备离开归家的人们扭头眺望而去,一抹明黄跃动着向这边蹿来。
像一朵火焰划过了深沉的夜空。
待那身影到了明悠面前,人们才回过神来,七嘴八舌地相互询问着:那是谁家的姑娘?
第一个问出这个问题的人话音尚未落下,那明黄衣裳的姑娘就吐字清晰、掷地有声地喊道:“我叫苏音,是尘安苏家的。”
“我,是来应选刽子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