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借15万还300万(2 / 2)
林诗兰来自东山省邹城市,家里还有一个姐姐。姐姐林诗31岁,林诗兰大了9岁。
林诗大学毕业后,做过几年销售,有了一些积蓄,后来开了一家小广告公司。经过多年奋斗,名下有几套房子和车子。
林诗兰告诉沈欣,她家以前很穷,自从林诗开了广告公司之后,全家沾了她的光,日子过得还不错。可以说,林诗是她们全家的骄傲。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去年9月,林诗遇到了麻烦,她为亲戚借款12万元担保,亲戚还不出,惹了官司,导致林诗自己也不能再向银行借贷。
屋漏偏逢连天雨,偏偏在这个时候,林诗的公司资金周转不灵,而她的父亲突发心脏病,需要马做搭桥手术,手术费有15万元的资金缺口。
在平时,林诗接到那些询问是否需要办卡借款的陌生来电,她都会很快挂掉,可是,在她父亲突然发病,急需钱救命的情况下,这样的陌生来电,无疑是一根救命稻草。
于是,林诗和推销借贷业务的李强接了话。李强介绍她认识了一位介,在介的介绍下,她在父亲做手术的前一天,先后跟两家金融公司签下了两份借款合同。
她签的第一份借款合同,面只写了6万元的借款金额,其他出借人、利息和还款方式等信息都是空白的。
签完后,林诗很快收到了6万元,但他们要求她立即往他们指定的一个账户汇款2万多元,说是这是借款押金、平台手续费等,是他们办理贷款的正常流程。
起初,林诗还天真地以为,以后要还的本金是实际拿到手的3万多元。
接着,她又按要求支付给了介8000元介费、1000元家访费(金融公司门查看了的房产和车辆),最后,她实际拿到的只有2万多元。
第一笔借款不够,介又主动带她到了另一家金融公司借款。
第二家公司同意借10万元给林诗,但必须签一个30万元的借款合同。
“我姐本来是不肯签的,但当时已经是晚了,第二天我爸要动手术了。”林诗兰回忆起当时的情况,当时介一直在旁边说,这只是操作流程,不会真的让林诗还这么多,还说,假如真的还不,介也会帮我们想办法,林诗当时确实急着用钱,一咬牙签了。
……
接下来,这两笔借款成了林诗一家的噩梦。卖了两套房子,都没有还清相关的债务。
第一笔6万元的借款,她实际到手2万多元,最后她还了6万多元,算是还清了。
但第二笔10万元,她按照约定在第10天,还了8万元的本金和7000元的利息后,却被告知,20天后需要再还7万元的本金和8000的利息。
这个时候,林诗觉得不对劲了,自己还不出,但又不得不还!
而当时说好会帮林诗想办法的介吴晓莲,又带着林诗去第三家金融公司借钱。这家公司的利息更可怕了,每天的利息1000元。
林诗天真地以为,等广告公司的资金周转过来,这些钱还得,所以又借了下去。
这样一直借了还,还了借,在介的介绍下,林诗像了邪一样,先后借了十几家金融公司的钱。
……
林诗兰告诉沈欣,因为借条的金额都是虚高于实际借款金额,加各种手续费、高利息,结果本息总额越滚越大,林诗贷款600万元,实际到过手的大概是100万元左右。”
等到今年春节前,介叫林诗把房子抵押了,继续借款,一套30多平方米、市值100多万的房子,算下来,她最后实际只能到手5万多元,她这回拒绝了。
可是,还不钱,对方一直打电话给她,甚至派了人到她的公司去催款,搞得公司里的员工都人心惶惶。最后,她不得不暂时关掉了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