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华(1 / 1)
“有本启奏,无事退朝。”内侍略带尖锐的嗓音在偌大的殿内响起。
“臣有事启奏,七月将至,江南地区已降雨数日,臣认为应当提早防范才是。”
“侍郎此言差矣,就臣经验来看,今年江南的雨并不如往年的猛,不必如此着急。”
“丞相说笑,下官不知,原来凭丞相的经验就能让江南免受洪涝灾害”谢璟神色如常,转身对丞相拱了拱手。
"你!"丞相语塞,有些气急,但高堂上人略一摆手,"就如谢卿说的去办,丞相随朕到内殿来,退朝。"言毕挥袖离开。
堂下人低声细语,谢璟将相笏收进袖中,并不看他人,转身出宫。
到了谢府门前,谢璟看着门上牌匾,觉得甚是嘲讽,只瞧一眼便踏门而入,一旁小厮接过谢璟朝服,并递上一封尚未开启的信。
"大人,是北疆送来的。"小厮轻声说道。
"知道了,你退下吧。"谢璟顿了顿,又问,"你爷爷最近身体可好?"
"自大人回来,爷爷身体愈发好了,劳烦大人挂心。"
"那便好。"片刻,关门声传来,谢璟在案前坐下,小心开了信,细细读起。
“先生亲启,
自先生离开后,我还是第一次写信呢,先生莫怪,那日先生刚走我怕先生事务多,不便叨扰,后来想着先生应该得空,结果边境不大太平,想来以后多日,我都无法再写信了。
先生在京城可好,上京与儿时相比变化可大平日里我总劝先生进京,如今先生真去了,我倒是有些想念先生了。如今我无传召不得入京,也不知下次相见要到何时。”
谢璟默默看完,嘴角不经意间染上了笑,而后将信复折起,折痕都与来时一般无二,他从书架上拿过一个木匣子,将信小心放置。他又铺了纸,用北疆送来的狼毫蘸了些许墨汁,鬼使神差的在纸上写道:"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毛笔在纸上微顿,留下一滴墨滴。
谢璟搁了笔,以手扶额,我真是……矫情。他这样想。本打算将这带了些许感情的纸焚去,最后竟有些不舍,将其也归置到了木匣里。
取了新纸,他稳稳心神,在信上交代了写琐屑之事,他在最后写道:"王爷,莫叫下官先生了,唤声之华罢。"
“王爷,既已到了京城,别再写‘我’,写‘本王’罢。”
会见面的,谢璟在心里暗许。
“陛下,谢璟那人不可信,他是北疆上的人,当初斩草未除根本就留下祸患,您如何能够这样重用于他的人。”年迈的老丞相微微佝偻了背,似是担心地劝道。
“丞相言重了,之华虽是北疆那地来的,但谢家世代为官,忠廉正孝乃是谢家家规,至于北疆,倘使朕不留他,来日蛮人再犯,朕可派谁去御敌,您吗,嗯?”那人语气淡淡甚至带了些玩味,可也惊的老臣冷汗连连,忙再伏了身,“老臣不敢。”
“朕也未说爱卿敢,丞相年纪大了,还是早些回去歇息吧。”皇帝摆摆手,不待对方回答,起身便走。
“陛下!”皇帝微微顿住身形,“丞相还有何事要奏?”
“无甚大事,只是老臣还是向提醒陛下,堤防谢璟与北疆。”
“老臣……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