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小说 >黑心莲主角总想掰弯我[穿书] > 不死之城(4)

不死之城(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安康二十三年, 西梁萧武王掌权西梁, 制定了入侵秦歌的策略, 一场长达十九年的战争开始了。

阿青的父母带着姐弟两人在逃难的过程中,将她遗弃在路上, 年仅四岁的阿青扎着两个麻花辫坐在路边,看着来来往往逃难的人群嚎啕大哭,无数难民从她身侧经过, 有的目不斜视,有看向她的面带同情,却也是摇了摇头,继续向前走。

这乱世之中,自顾不暇, 哪有那么多的同情心分给别人。

有一个好心的阿婆,几步一回头看了阿青好几眼,和身边的老头呀打了好一会儿商量, 强硬的从包裹里掏出了个干巴巴的馒头, 而后走来塞进阿青的怀中,重重叹了口气后走了。

阿青呆呆地坐在路边, 啃了一口馒头, 剩下的在怀里揣好。

路上的行人越来越稀少, 眼见着太阳就要落山, 当地的昼夜温差极大, 她最终不是被饿死就是会被冻死在路边。

这时候, 一个拄着拐杖的瞎眼老人突然走到她跟前, “小姑娘?你爹娘呢?”

四岁的阿青吸了吸通红的鼻子,“他们带弟弟走了,不要我了。”

瞎眼老人笑着对她说,“那小姑娘,你愿不愿意叫我这个老瞎子一声爷爷。”

阿青喊道,“爷爷。”

瞎眼老人摸摸她的脑袋,“真乖。”

阿青将剩下的大半个馒头从怀里掏出来,塞到老人手中,“爷爷,你饿不饿。”

瞎眼老人赶忙推拒,要将馒头还给她,阿青道,“爷爷你吃,我吃过了,我不饿。”

瞎眼老人沉默片刻,咬了口干巴巴的馒头,“爷爷吃了你的馒头,那你愿不愿意跟着爷爷走?”

小手牵上大手,这一牵就是十二年。

·

人来人往的长安街头,清晨的雾气刚刚散去,酒楼林立,街道商贩的吆喝声络绎不绝,瞎眼老人摆了个卦摊正在给人算卦。

“这位夫人,你切莫动。”老人皱巴巴的手指一点点摸着对方掌心里的纹路,最后慢慢地慢慢地向手腕上移,身侧的阿青看了,不动声色地踹了他一脚以做警告。

老人咳嗽了一声,“夫人,您命中有子,这一胎,必定是个男孩!”

算卦的妇人与其相公对视一眼,喜笑颜开。

人群被拨开,传来喝声,“就是这爷孙俩!前几天还打着‘济世名医’的幡子给我娘看病,说她得了绝症,骗了我娘二十两银子不说,搞的我娘忧心忡忡真病倒了!兄弟们,给我上!抓到这两人重重有赏!”

阿青见情势不对,推了卦摊,拉起瞎眼老人就跑。

“让让让让——”

眼见着就要被追上,阿青边跑边喊,“救命啊——光天化日强抢民女啦!”

她爷爷跟着配合,“真是没王法啊,我半截身子入土的老瞎子就这一个孙女,他们也要给抢了去啊,孙女啊,爷爷没了你可怎么活啊!”

周围人听了,义愤填膺,一个个撂袖子踢腿子的将后头追他们的那群人拦下。

更有甚者见他们爷孙两个可怜,还抛了些银钱给阿青,阿青甩开爷爷的手接过银子,笑着道,“祝您好人一生平安!”

老瞎子趔趄一下差点摔跤,还没站稳,又被阿青牵着跑。

气喘吁吁地跑到一条巷子里,见没人追来了,阿青叉着腰埋怨道,“我都说了多少次了,别一张口就是绝症!你看看,又栽了吧!”

老瞎子道,“我这不是见她人傻钱多嘛,平常忽悠人忽悠惯了,一个没忍住。对了对了,刚刚那人的卦钱给了没?”

“还卦钱?人家没帮着抓我们就不错了,”阿青见老瞎子瘪着嘴,一副可怜兮兮的模样,叹了口气,“行啦行啦,这地方是留不得了,我们得赶紧走。”

·

收养阿青的瞎眼老人没有说过自己的姓名,认识他的人都叫他老瞎子。

他们爷孙二人一路招摇撞骗,走南闯北,相依为命。

某日他们一路向北走,遇到许多人背着行囊赶路,阿青拦了个人问,那人道,“你不知道,前日啊黄家军在河西大败西梁军,活捉了忽必奇。南须以南的疆土都被收复了,眼下我们都要回家去了。”

路过的人应和道,“是啊是啊,如今黄家军势如破竹,收复家园指日可待啊!”

白发苍苍的老者涕泗横流,“是上苍佑我秦歌!黄觉将军在天有灵啊!让我这个快要入黄土的糟老头子终于能回家了,十三年了,整整十三年啊!”

“我听说,黄将军今日已经拟兵,立下军令状,要在一周内收复涧水,一个月内杀到西梁都城洛平,一雪当年永康帝封都被掳之耻!”

“黄将军真是上天赐给我们的战神啊!”

“是啊,我秦歌当真是气数未尽啊!黄家军威武!镇远将军威武!”此呼声一出,如牵一发而动全身,行途中的民众接二连三朝北方跪下,重重地磕了两个响头。

这风雨漂泊的乱世,多少百姓背井离乡,多少妻女亲儿被迫离散,如今失地被收复,重返故土被赋予希望,人人归心似箭。

风刮在老瞎子饱经沧桑的脸上,他的眼角不自觉渗出泪珠,“等涧水收复了,爷爷带你回家。”

这是阿青第一次听老瞎子说起自己的事。

他们跟着人群一路北下,所过之处,寸土焦木,断壁残垣,可是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重建家园的憧憬。

眼见着离涧水越来越近,老瞎子也越来越开心,每天不喝个两个浑身都不舒服,无论阿青怎么管束,他都能找法子喝个几口。

那日,在野外,满天星光,老瞎子浑浊的双眼对着夜空,突然唱起歌来,“我家本在涧水边,地肥水美好花香,站那高处望一望,小溪涧里细水流,稻花香里收稻香……浪里格朗浪里格朗啊……

“阿青,你爷爷在外漂泊了大半辈子,还以为再也回不去了,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再回去看一看。

“阿青啊,爷爷心里高兴啊,爷爷真是……太高兴了。”眼泪顺着双颊砸在草上,融进地里,“等咱们到了涧水,我可得带你四处看看爷爷长大的地方。爷爷小时候啊和你一样调皮,总是跑来跑去,也不爱上学堂,总在课上顶撞先生,先生被我气的吹胡子瞪眼的,就叫来你太奶奶收拾我,那学堂外头长着一排柳树,你太奶奶随手折一只柳条抽我,你是不知道,那可真疼啊。嗞——

“阿青,等到了涧水,我们就安顿下来,爷爷这些年也还有些积蓄,到时候给你访户好人家,让你高高兴兴,体体面面地出嫁。”说道这里,老瞎子已是泪流满面。

“我不嫁!爷爷,我们一直这样不好吗?阿青没有爹娘,阿青只有爷爷一个亲人。”

老瞎子摸摸阿青的脑袋,笑了一声,“呵你这个傻孩子,像你这么大个姑娘哪里能有不嫁人的,爷爷老了,迟早是要死的,到时候,你一个老姑娘谁来照顾你?”

阿青赌气道,“我就是不嫁!”

阿青一路疾跑,将身后老瞎子的呼声抛在身后。

想起老瞎子的话,她实在是伤心,边走边抹眼泪。

人到了年纪,总会变得多愁善感,人生在世,讲求个落叶归根,在这要重返故土的时刻,老瞎子总将生啊死啊的挂在嘴边,听的阿青愈发难过。

她漫无目的地向前走,眼泪也流干了,该回去了,老瞎子一个人在野外她不放心。

前方驻扎着几个帐篷,看行头像是运粮草的军队,帐篷里灯火通明,帐篷外几人看守。

阿青本打算回去,正好看见帐篷后的草堆旁边有酒,她寻思着给老瞎子弄点酒,把他灌醉了,老瞎子就不说胡话了。

一个瞎眼老人,一个孩童,能在这战火纷争的年代活下来实属不易,阿青跟着瞎眼老人,为了生计,耳濡目染,坑蒙拐骗的事儿没少学,偷起东西来也得心应手。

她悄悄绕到帐篷后,又身形轻巧地躲过看守粮草士兵的耳目,藏身到了那堆草料边,正将一坛酒小心搬到脚下时。

“你们几个,到那边去!”

“是!”

阿青立刻躲到了草堆中间,大气也不敢出。

又一阵脚步声传来,“大人。”

那两人的声音刻意压低,“事情都安排好了?”

“安排妥当了,谁能想到这批运到涧水的粮草会被动过手脚,到时候战马吃了这些被药水泡过的草料,看它怎么跑的起来。还有秦昭大人已经和司隶将军通过气了,无论涧水如何发出急报,方圆百里内都不会有兵马前去支援。再加上我们的布局,哼哼,这回,姓黄的就是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活着走出涧水。”

“很好。”

确认那两人的脚步声远了,阿青才敢出来,她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得去通风报信!

她虽然并不清楚他们口中想要对付的那个人大人物是谁,但是她知道,这个人会收复涧水,打了这么多年仗,眼见着就要赢了,爷爷的家乡就在眼前,绝不能因为这些人功亏一篑!

男人从帐篷里走出来,看到一个酒壶翻倒在地,揪住路过的士兵,“这是怎么回事?连个酒坛子都放不好。”

“回禀大人,这,之前明明是好好的啊。”

男人眼皮一跳,“行了,你先下去吧。”待人走开,他走到草堆处一看,发现一处凹陷。

事情坏了!

他急忙牵出一匹马,手里提着刀,向营地外追去。

阿青在草原上跑着,路上的石子很多,天色又暗,她跌了不少跤,她一次又一次爬起,奔跑,跌倒,再奔跑,满身的伤痕与污垢。

必须要通知大家,那批粮草有问题!

寒风猎猎,刮的阿青脸颊生疼,身后有马蹄声。

阿青急忙趴下,在一个背坡藏好,她屏气凝神,甚至不敢向外看。

过了很久,那阵马蹄声似乎远了,阿青刚舒了口气,一抬头,就见一个模糊不清的身影正居高临下看着她,阿青还来不及发声,一把大刀就当面劈了下来。

“爷爷,我去不了涧水了,您也看不到我嫁人了。”

点点星光落入阿菁的眼中,她倏然想起她被父母抛下前夜,她与弟弟挤在小帐篷里睡觉,父母在外头低低打着商量,后来母亲掀开幔帐,以为她睡熟了,抱着她哭了很久,“别怪娘,别怪娘,娘也是没办法。”

第二日,娘亲骗她说让她在原地等她,阿青乖巧答应,娘亲手里抱着三岁的弟弟,几步一回头。

在阿爹的呵斥下,娘亲狠下心再也不回头看了。

阿青看着她阿爹的背影,喊道,“阿爹——”

她爹的身子顿了顿,似乎是想侧过脸来,最终还是没有,加快脚步走远了。

阿青等了很久,从正午等到夕落,又从夕落等到了天黑。

夜间的时候,阿青独自走在路上,向着爹娘离开的方向一直跑啊跑啊,可是那条路就像是没有尽头。

那一路上有许多萤火虫从草丛间惊起,绿光点点,点缀了浓黑的夜色。

——阿娘,这是什么,绿绿的,还会发光,像星星一样!

——傻孩子,这是萤火虫,要是哪天小阿青迷路了,跟着萤火虫,就能回家。

年幼的阿青追着萤火虫,跌倒了再爬起,爬起继续奔跑,奔跑了又跌倒,又爬起……直到筋疲力尽,她知道她再也看不到爹娘了。

月光拨开云层落在阿青的尸体上,她倒在血泊中,已经断了气。

无尽的风拂过草原,惊起了藏在草丛间的萤火虫,刹那之间,草原上绿光点点,围在阿菁的尸体旁。

逆光之中,阿青似乎看见有人冲她走来,手里拄着拐杖,向她伸出了手。

“爷爷,我好想回家。”

她的双眼睁着,瞳光已经完全涣散,眼角挂着一行清泪。

虚空之中,阿青似乎听到一阵琴声。

她从未听过这样好听,这样特别的琴音。

“琴声 ?”

顾雍道,“此事我们三人早就商讨过,我们都是在永和十三年三月二十七日前后出的意外,当时都听到了一阵琴声。”

上官无衣,“怎么样的琴声?”

顾雍凝眉思索了一下,“不知如何描述。”

阿青说,“我也不知道怎么形容,但是后来在鬼将军出现的时候,我又听过一次琴声。”

上官无衣大袖一挥,翻出一把古琴,他席地而坐,将古琴置在膝上,脑中思索今日进城时听到的声音,试着拨动了几下琴弦,泠泠琴音自他指尖淌出,闻瑾看着那双不沾凡尘的手出了神。

阿青拍着掌,“对!”她又一拧眉,“又好像不对,缺了点什么?”

棠月细眉微蹙,“缺什么?”

阿青,“我也说不上来,但是大概是这么个调吧。”

上官无衣反复思量,“此曲名叫永昼,是从前万壑宗的遗曲。”

玄烨,“万壑宗?师兄,是那个被万境归一灭门的万壑宗吗?”

上官无衣收了琴,点点头,“万壑宗本是各仙门中地位颇为微妙的琴宗,有传万壑宗与万境归一之主琴魔有些渊源,更有传言称,万壑宗弟子所修习的琴谱,都出自于琴魔一脉。但是后来有一天,琴魔屠尽万壑宗满门,他们宗门的琴谱也都葬身在了大火里。”

棠月道,“既然琴谱都被烧了,那你又怎么会这首曲子的?”

“是我师父教我的。” 上官无衣从前也思考过这个问题,以琴魔小心谨慎的行事风格,怎么会容许还有与他有关的遗曲留在世间,还被齐思音学了去,但是他不敢多问齐思音。

上官无衣猛地想起一件事,“对了,你们可曾去过山庄西侧青石街尽头。”

“去过,怎么了?”

“我今日在房中见到窗外飘过去一个黑影,于是一路追上去,追到青石街尽头时,被山壁挡住,那黑影就消失在了那里。”

阿青听了他的话咽了咽口水,“你是说,这里还有其他人?”

上官无衣道,“阿青姑娘,我们几人本是前去临江镇调查一桩失踪案,一路追着凶手来了这。”

阿青脸色一白,“你是说,那个人还会杀人?”但是她脑回路一转,“等等,你们都是被他带进来的,那找到他的话,肯定也有办法出去了?太好了!你放心,这地方我熟,明日吧,白日里城中无事,我带你们去找。”

立在一侧的闻瑾看见,上官无衣的视线一直在顾雍身上流连。

夜色已深,阿青收拾了间房出来。

阿青,“别看山庄挺大,其实可以住的房间不多,我和顾雍商量了一下,他去与黄胜同住,我又收拾了间出来,就两间了,你们刚好四个人,两人一间房。”

玄烨忙道,“不行!”

他算是看明白了,大师兄惯来偏心小师弟,那自己只能与棠月同住。

虽说有些不耻,但是,“阿青姑娘,你与棠月都是女子,可否——”

阿青与棠月对了个眼神,“不可。”她扬了扬下巴,“我这人呐,睡相不好,睡眠又差,只能独居。”说罢,她提着裙边,提溜一下跑走了。

棠月笑眼盈盈地看着玄烨,玄烨看也不敢看她,只能向自家大师兄求助,“师兄——”

“行了,你回房吧。”

还不等玄烨粘上去,棠月一把将人揪了过来,吓得玄烨后背僵直,动也不敢动,“小仙师,上官公子都这么说了,别不识趣,我们回房去吧。”

玄烨涨红了脸,“谁、谁要与你回房!棠月姑娘,请你自重!”

棠月低低地笑着,手上却毫不留情,拖了人就走,玄烨怎么想也想不明白,这么一个弱女子,哪里来的这么大的劲。

上官无衣走回屋内将外衣脱下叠好放在桌上,这一天都在疲于奔命,的确是累坏了。

闻瑾将房门合上,走到窗边将窗户关上,将窗户栓紧的一刻,低头看见满地的花瓶碎片,突然立住不动了。

上官无衣注意到他的异常,“怎么了?”

房间里并没有点灯,上官无衣只能看见闻瑾被黑暗吞没了大半的背影。

闻瑾垂着头,那时候上官无衣不在房里,只有满地碎片的场景再一次紧紧揪住了他。

这究竟是什么呢?

又是愤怒,又带着酸涩感,甚至还能让人失去半刻的理智。

“闻瑾?”

上官无衣见他迟迟不动,刚要下床去看个究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