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小说 >常乐愿长安 > 第 1 章

第 1 章(1 / 1)

没有了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西周731年,北疆草原哈木炽族入侵一路南下,仿若神助,过往城池守军纷纷不敌,开门而降。于是在老百姓们还没有人心鼓动的时候,这支来自草原的铁骑便已来到皇城脚跟下。

这西周去年的摄政王薨了才多久,这小皇帝就把江山玩没了,这速度也是一绝。

西周728年冬,摄政王病逝。说起这摄政王倒是一个人物,他与今上的生母,已故皇太后出自同系,是以太后胞弟之子,只是摄政王的父母亲因着喜好游历的缘故落户在了塞外,一直没得见天恩,直至西周709年冬至前,才从廖洲赶回京都。

廖洲紧贴萨克罗草原,于是这摄政王自幼在草原长大,论起骑射倒是一绝。西周709年,李家嗣子堕马,瘸腿,按本朝律令,残者不得出仕,因而与荣嘉亲王职位挥之交臂,按照李家家风先妻后子,无子传女,以致李家眼看就要送子入仕,却无子嗣可荐,一时间李家现任的族长愁白了头发,心中暗暗计算着,为了延续家族风光,不顾古稀年迈硬是拖着半条命来回奔波与李家大宅与荣嘉亲王府邸,几日下来几乎要把族谱翻烂了。

荣嘉亲王府邸

荣嘉亲王修建的的十分气派,这王府门口的金字原是西周初立,开国之君顾安所题,风雨飘摇居然也到了今日,虽是镀金烁烁但隐约间还是能看出开国之君挥毫而就的洒脱。

王爷说今有人来,李达一早就在府前守着了,他在想着是谁这么不长眼的老是往跟前凑,想沾王府的光,正想着的时候,东街一阵喧哗,李达暗想着“来了。”

就这时候,轿子已停在了大门口,一顶青的轿子看着是不起眼,但这接连着几日来,门房都记得了,他殷勤的走过来,脸上堆满了笑意,道了一声,“祖爷好”。轿帘被掀开,竟是二人。

那人先出来来,然后搀扶着老族长,老族长十分满意。他抬眼瞅了下门房,“你倒是有心,竟早在此候着了,”门房连说不敢不敢,一边拿眼悄悄的在跟着老族长的小童身上晃了两下。只见那小童,白白净净的脸盘上镶着黑玉一般的眼睛,身姿瘦削高挑,如同一株青松般稳稳的站立,倒是这等年岁难得的稳重。察觉到门房看他,也只是平静的点了点头。“这是我的世孙,名长水。”门房连忙拱手,“原来是孙少爷,竟也这般高了。这几年倒是往王府出入少了些,一会奴才带您去后山看看,咱们后山有白虎,吊睛白额,倒是十分威风。”“多谢,”李长水唯一颔首表示谢过,偏过头对祖父说道“爷爷,我扶您进去吧。”看着后辈贴心,老族长满意的抚了抚白须,嗯的一声表示知道了。这门房退到一边,招呼着软椅过来,看着这小少爷服侍祖父安稳坐好,然后陪立在侧一同朝大厅走去,才卸下笑脸,嗤的一声,“奴才”,暗自嘀咕“上次还走得稳稳当当今就需要人陪侍,呵,我呸。”

且说这祖孙二人一路稳稳当当走到正正堂明堂,下了软椅,奴才们行礼下去后,这老族长招呼着小孙子一同走向正堂,正堂颇大,却静悄悄的,旁边的侍女在他们坐定之后上了茶,便悄无声息的退到一边,一句话也不肯多说。老族长倒是坐定不动,他那孙儿确实十分好奇的打量着正明堂的一切物什。老族长和长水等啊等,近午时,容嘉亲王才姗姗来迟,而这时,他们祖孙二人已喝下了三盏茶,时间一刻刻过去,老族长脸上宛若菠菜,绿油油的,而那少年郎已然不复冷静稳重的模样,变得焦躁起来。

见李平渊姗姗来迟,李泰脸色不好看,但还是强按下来,憋出一抹笑,道一句,“可是皇上宣召?也是公事为先,”李平渊在首位坐下,接过侍女斟的茶,左手执起盖子,吹了下,他看着李泰的样子,缓缓道“是姐姐找我,也不是什么要紧事,”他饮了一口茶,放下茶杯,看着旁边那个蓝衣少年,似笑非笑接着说“三哥当年不喜仕途,这游山玩水,写意风流,一走就是二十年,也是最近,才得知我还有个嫡亲的侄儿比清央还长两岁,他叫清关。”听着容嘉亲王说完,李长水一愣,比清关长两岁,岂不是与自己一般年岁,看来自己希望渺然,却依然强装镇定,殊不知他的神态早已显出心中想法。

“清关,倒是好名字,只是在外养大,未免野性,若是入宫伴读冲撞了殿下就不好了,宫中不比寻常家,稳妥才是最要紧的”见老族长说了这话,显然是还不死心,李平渊倒是不急,接着说:“大哥这样想得倒也有根据,只是姐姐说了,到底是嫡嫡亲的侄儿,还是等清关入京了在做打算,反正年后太子才入学堂,不急这一时半会的。”

见李平渊松了口,显然是还没定下来,李泰心中一平,推了长水一把,让他上前。

李长水上前一步,对容嘉亲王行了个结结实实的大礼,口中称道“侄孙给长伯请安。”李平渊见这孩子倒也机灵,于是笑道“快起来吧,怎么不见你父亲前来?”提起父亲,李长水面有难色不知道说些什么,便看向祖父,察觉出孙儿难为,李泰便叹了一口气替他说到,“他父亲孝顺,深知李家血脉单薄,勤勤勉勉盼能再得一子,好为李家开枝散叶呢。”

“哦,”李平渊眉毛一挑,“若能枝叶繁茂倒也是桩好事,有好消息了,就报过来,这王府倒也好多年没听过孩子哭了。”见荣嘉亲王这般说显然是给自己父亲留着颜面,长水心中越发羞愧,不禁暗暗埋怨起父亲的不着调来。便已得自己何不安分勤勉些,以致自己出门交际尽管人人不说,但当下府中五姨娘才刚生下生下九妹,父亲又抬了六姨太进来,其中道道,这明白内情的谁不在暗自估量自己。他又想到,想到近些日子四姐的儿子与自己还长两岁,已经开始议亲

,当下一阵心苦。不由暗暗打气,若此次能得宫中赏识,过继亲王府,想必再也不会被人暗地里说七七八八了。

李长水的这般心理活动看似无人知道,只是在场的人只堪堪没成精罢了,李泰深知自己年迈,近四十才得一子,如今儿子不着调,孙儿年幼,只盼他能成才,光耀门楣。常言道风水轮流转,今年轮也该轮到他们东院了,明明按照族谱来说,他们才是李家嫡脉所在,当年的李温阳乃是填房所处之子又怎能与正房比肩,只叹息当年老太太一时遭人蒙蔽,被骗和离,以至于一个烧火丫头上位竟成了一等亲王妃,真是令人牙痒痒,怎就生的如此好命,捡了这天大的便宜。心思转过来,李泰也暗道当年老太太也是蠢极了,和离也就算了,竟然明知怀有身孕却还带走了自己嫡嫡亲的妹妹,当年皇帝大选,若非阿栗早已招赘育子,只怕今日做皇后的就是她了。想到如今自己虽贵为一族之长,但却落得个虚名,有些事自己还要仰仗亲王府才能让人高看三分,也是嘘唏。

李平渊看着二人心思流转,微微一笑,默不作声,浅浅饮了一口茗茶,见中午将至,抬手吩咐

李达去备膳。李泰二人见他有留人之意,就推脱再三还是留用了。

坐席间,李泰频频举杯向荣嘉亲王致意,笑容不减,倒是李长水心思恹恹,没食的多少。用膳结束后,李平渊前行两步,后又想起些什么,侧身与李泰平行,对他说“大哥,若是无事,不妨书房一坐,本王有事相商。”李泰连说“无妨无妨,只是长水他,”李平渊看了眼李达,“先前皇上赏了只白虎,你带孙少爷过去瞧瞧,男孩子大多好着猛兽珍禽。”李达称是,便退到一边,对长水说“孙少爷,这边请,待穿过这九区十三廊,再过一处桃林便就到珍禽园了。”长水颔首,道一声多谢,二人便与李平渊道别,去往那边。

见二人远去,只待留个背影,李平渊才对李泰说“从明日起,你便吩咐下去的,但凡李氏的族人们,一律谨言慎行,不得出任何岔子,若是被人抓住小辫子,只怕会没有活命的机会了。”李泰不解,“这么着,可是有什么大变动?”李平渊倒是没做声,只看了看石廊下的荷花,想到当日姐姐未进宫时最爱的便是这一池映日荷花,如今荷花还在,只是姐姐却再无笑颜。“宫中有风波不平,难免殃及我们,作为外戚,又掌权柄难免遭人忌惮。”“既如此烈火烹油,还要小心引火烧身,何不退居中心,富贵满门?”瞧着李泰竟有如此想法,李平渊斥道“糊涂,你既如此想,那在家赋闲,含饴弄孙倒也挺美的。”见李平渊动了火,李泰的嘴唇动了动到底没在说什么,二人一路沉默着走到水阁,只是这二人一个心事重重,一个满腹牢骚到底是话不投机,静生看景。

过了约摸一盏茶的时间,李平渊想着应是差不多了,便起身对李泰说“我们去前厅坐坐吧,想着下午该是还有一道旨意。”李泰一听这话,连连说好。

而这边,这李长水刚走到桃林便已胆怯,不为其他,只见桃林满地都是落花,洋洋洒洒好似下了一场雪,满林桃花香,真真是漂亮极了,若无虎啸,当真便是如入仙境,留恋不已。只是李长水仅只听得虎啸便以心生胆颤,腿脚发软;再不肯上前半步。

这白虎似是不喜被关,咆哮声震得人耳朵都要发麻,李达看着李长水怯怯的样子,皱紧了眉头,想着他年纪还小,到底还是个孩子,便适时递上话语,“今日这老虎怕是烦躁发威,我们先回去,反正它被圈养着,不妨改日再过来看好了。”见李达说了这会话,李长水连连点头,转身回头间,踉跄了一下,险些摔下,李达连忙伸手扶住,接着说“小心看路”。

出了羞事,李长水涨得满脸通红,他用力咬了下嘴唇,说声多谢,二人便一同离开了桃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没有了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