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费城的风 > 后蔓莹时代的第一个周末(一)

后蔓莹时代的第一个周末(一)(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站内出奇的干净,照明也挺好,不像我想象的那种吸血鬼和狼人生活的地方。

只是这售票的科技实在是有点古旧。

2010年北京的地铁都是刷卡的,费城这个地铁竟然还要买币,然后投币进站。

我这是在上世纪80年代的地下游戏厅么?还买币?

买币就买呗,可是他还要再给你添一次堵。

这个币无论是在窗口买还是在售币机上买,那价钱因为有消费税,永远带着两位的小数,所以一张五美金的纸币扔进去之后,机器会给你吐出三个地铁币,外加一堆一堆的钢镚。在美国,钢镚这种东西很难花出去,而带在身上又坠裤子,真是要多讨厌有多讨厌。

你要是投个20美金的纸币,估计裤子没扎腰带都能直接给你坠掉下来。

我和陆雅投了一张十美金的纸币,那机器吐出来五个币和一堆钢镚,还好陆雅背了个小女包,我们把那一堆的钢镚划拉划拉都扔她包里了,只挑出两个地铁币投了进站。

这地铁币唯一的辨认方式就是它正中间有一条铜色的印记,除此之外,不细看就跟那堆钢镚混在一起了。我三年后搬家去纽约时就不小心带过去了好几个这种地铁币,回费城串了好几趟门才用完。

月台上人不多,有点闷热,没有空调,所以我选择站在了一台大功率的电风扇下面。陆雅怕那大风把她钗吹飞了,小心站在我一旁风不大的位置。

费城的轨道交通有红黄蓝绿四趟主干线,其中绿线是半地下、半地上的那种大辫子轻轨,我和陆雅坐的这趟则是东西横贯费城的市场街至弗兰科津(Market-Frankford)蓝线。

没几分钟地铁就来了,这里没有安全门,所以我们不敢离月台边缘太近,老老实实站在黄线后面等,地铁进站带来了一阵凉风,闷热的感觉好了很多。

门开,我和陆雅上车,第一感觉是:好凉爽,地铁上是有空调的。

第二感觉是,怎么这座位都这么藏?上面撒的这都是什么不明液体啊?地上的饮料瓶子和食物残渣也满眼都是。

第三感觉就是:这是哪儿来的什么味儿啊?

我和陆雅挑了个看起来没那么恶心的座位坐下,我开始寻找那不明味道的源头。

这味道,有点熟悉,就好像是什么东西馊了时发出的那种刺鼻恶臭。

我看看地上那些食物残渣,没发现有馊的。我边闻边看,陆雅在一旁看到我的举动,再闻到这股味道,也是明白了我在找臭源。

再找,却发现,臭味来源最稳定持续的那个车厢的一角,竟然坐着一个人。他仿佛在睡觉,此时全身裹着破衣服、破布和破毯子里,手边放了一个破头齿烂的拉杆行李箱,看那拉杆都快掉了。

此时我很确定这位睡觉的男士就是臭源,而我也大概猜到他发臭的原因是因为很久很久没洗澡。

这又是一位无家可归的流浪汉,费城有好多。

天冷天热时,他们有时被逼无奈会混进地铁站,上一辆车,找个位置坐下,甚至躺下,就这样一坐、一趟就是一整天。想到这里,我也就不再去看他了,也没有怪他的意思,人嘛,谁没有穷困潦倒的时候?只是着刺鼻的酸臭味儿,却是无论多有同情心也是忽略不掉的。

我当时以为是我们点儿背没选到好车厢,可是坐过几次地铁之后我就发现,哦,原来费城地铁上全是这样的,并不针对我一个人。

还好费城不大,地铁跑了十分钟左右,陆雅就戳我胳膊说要下车了。

我们下了地铁在城里的11街车站走了出来,也就是市场街和11街的交口。

这趟蓝线跑大直道,上车是市场街,下车还是市场街。

此时市场街上正在进行费城的最大特色——刮妖风。

我从地铁站里冒头出来时,被刮了个咧斜,陆雅拉了我一把,这我才没从楼梯上掉下去。

这是我到学校以后第一次回城里看看,这里除了风大闪舌头之外,日头也大,街上行人很多很热闹,还真是一番生气勃勃。

陆雅带路,我们七拐八拐走到了一家叫亚洲超级市场的店。这店的门面小得可怜,只有一个双开的门,门上挂着个黄幌,上面用土土的红字写着“亚洲超级市场”和并不是按字面翻译的英文名字,左边是装修得热热闹闹的一个叫“醉仙楼”的饭店,右边则是个停车场的出口,而这个店我整体一看,是被踩在那个四层停车厂的右脚下了,要多可怜有多可怜。不说醉仙楼,就那停车场的出口的面积都得三个亚洲超级市场的门面那么大,如果不是陆雅带路,我估计永远也不会发现这地方。

我们进了门往里走,还要下一节楼梯,楼梯下面才到真正的店里。这一路感觉像是走在改革开放初期的筒子楼走廊里,旁边墙壁上各种龟裂、掉墙皮,好像还有发霉的绿色和一块一块各色蜘蛛网。

不过下到店里了才发现,喝~ 还真不能以貌取人,哦,以貌取店。

别看门面不怎么着,里面人可不少,货架子上摆满了各色各样大中华地区生产的货品,从柴米油盐酱醋茶到生猛海鲜猪牛羊,甚至还有在国内已经要见不到了的有胆的保温瓶,各类电饭煲大炒勺,等等等等,可谓应有尽有。

我随手拿起几件一看,我去,这价格在美国来看简直就是在白送。后来我也慢慢发现,唐人街的买卖不知道都是什么商业模式,一样的东西通通都比常规的美国超市便宜至少一倍,而服务类的(比如理发)甚至只是美国人开的店的三分之一或更少。

一下子看到这么多东西,我跟第一次看到世界的宝宝似的,有点懵逼外加手忙脚乱,再加上这价格如此便宜,极有想大买特买的冲动。但,一则我不会做饭,二则今天主要是帮晚上要下厨的陆雅采买东西,所以我犹豫再三,只是抓起了一瓶老干妈牌辣椒酱。

老干妈,是出国党的女神!我甚至有段时间会把她供在床头。

老干妈以一人之力化腐朽为神奇,在美帝国主义这个美食贫瘠之地,给了出国党活下去的希望,让一切美帝吃了想吐的食物焕发生机变成美味佳肴!

它是辣椒酱,但它不只是辣椒酱,它是来自祖国和人民的浓浓的爱!

那些年,煮面都靠老干妈,只需一锅清水,一扎面条,浇上去一小捧老干妈,煮开后整个楼层都弥漫着那勾魂引魄之香气,哇...... 我在此郑重承诺,老干妈并没有给我广告费,我是凭良心在说话(当然如果她看了这本书想给,那我也不反对)。

陆雅看我那抱着老干妈如抱着自己亲妈似的样子,又大大地咧嘴笑了,说:“我正经做饭之前也没少吃她。”

陆雅是杭州姑娘,本不吃辣的,可想那些年在曼荷莲山里把她馋成什么样了。

我拿着老干妈继续跟着陆雅屁股后头在亚洲超市里转。陆雅好像胸有成竹,知道要买什么,酱油、醋、料酒、花椒什么的自不必说,路过粮油区她让我拿了一小袋大米,在蔬菜区她指了胡萝卜、小葱、圆葱、豆苗和圆滚滚的那种南方豆角,还有几头蒜,我都屁颠儿屁颠儿上去扯塑料袋按她说的往里装然后扔到我们的购物车里(但是老干妈却一直在我手里拿着)。路过生鲜区时我们抓了一袋子冻的虾仁,陆雅又跟卖肉的老大爷说给切了一斤五花三层肉和半扇排骨,我继续忙不迭地给她接东西。如此,不一会儿我们就买了一车东西。

我那时候从来没正经做过饭,去别人家吃过也是吃现成的,没参与过从买菜到做熟上桌的全过程,所以这还真是我第一次,感觉特有意思,而且觉得陆雅举重若轻在菜市场指点江山的样子酷酷的。

一车东西才50多美金,这简直让穷逼我感动的要哭了。只是结账窗口不给刷卡,所以我们只好把身上纸币凑了凑付了款,又收到了一堆讨厌的硬币。

亚洲超级市场给的塑料袋红彤彤的,而且很容易破,收款台的小姐姐给我们套了两层,我主动拎了两袋比较重的,陆雅提了一袋比较轻的。

出超市门时,陆雅她包里掏出一副墨镜戴上,酷得我只想给她下跪认她做大哥。

原路返回,直奔陆雅宿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