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青苹 > 相见无言

相见无言(1 / 1)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建平三年,安徽大旱。小安路过当地,看到农田裂开了拳头大小的缝隙,作物几近绝收。当地人卖儿卖女,只求换得一点口粮。好在江南水脉丰沛,粮食尚可自足我,见到街头越来越多的灾民,心中很是沉痛。于是和小安商量,是不是联合一些人,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办一个粥厂。小安听后很快便安排妥了这个事情,他与城中几个富商凑了些钱银,在郊外竖起了两三口大锅,为路过的灾民提供食物。

我和店里的伙计闲时会去帮忙,附近邻舍有些多余的衣物用具,我们也一起收集了堆放到粥厂旁边的茅舍中,灾民们可以自己取用。可是我们一点力量实在微不足道,很快茅舍周围便挤满了无处可去的人。人员如此密集,最大的问题便是传染疾病,随着气温日日升高,我们只能另外熬些金银花,熏些艾叶解毒杀菌。很快,秣陵地区的草药便开始告急。而朝廷之上,新外戚丁傅两家忙着安插势力,排除异己,应对这次旱灾反应迟缓,措施不力,灾民的生活迟迟得不到安排,导致民怨沸腾,有些地区甚至出现了□□。

一日我在茅舍中清点物品,伙计急急忙忙跑进来,说是来了一队人,是钱唐一地的药商,他们组织了一批药草运送过来支援我们。原来是灾民不断南下,钱唐等地已经知晓我们这边的情况,预感到我们这边草药用量会非常大,他们便未雨绸缪的赶来支援。我立刻放下手头的事情,出去查看,满满两车的草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我们忙招呼他们歇息喝水,却听得领头的男子喊了声:“子陵,快过来喝些水吧。”我心神一震,缓缓看向那男子招呼的方向。是他,挺拔的身姿背着阳光,疾步走来。

有那么一霎那,我很想转头跑掉,可是这个念头只是转了一转,他便来到了我的面前。我抬起头,微笑着看向他:“子陵公子,好久不见。” 他眼里有闪烁的喜悦:“欣儿,你怎么会在这里?” 他瞄了瞄我穿的男装,便不再多说。我眨了眨眼睛:“叫我李公子吧。此事说来话长。子陵公子若是不嫌弃,可以移步我家一聚。”子陵公子看了看同行的人,犹豫了下,却还是说道:“好。”

我让伙计将草药盘点入库,并拿了些银子馈赠给车队,然后和子陵公子一起回家。我们一路无言,相隔十年,似乎有太多话想问,可是又不知该如何开口。但是我嗅着他身上传过来的微微草药香,想着我竟还能够遇见他,已然满足。子陵公子有些惊讶我竟然置下了这些产业,我笑道:“这都是我们小安的功劳,我与他也是不久前重逢的。”我下厨做了几道菜,一边吃着一边将这些年的事情大致说了说,从新野回到了长安,又被带回了新野,然后逃出。子陵公子什么也不多问,只是静静的听着。

“轮到你了呢”我说完我的经历,抬头望向子陵公子。他低下头,声音中似有叹息:“我在长安待了很长一段时间,在你去长安之前。后来父亲年迈卸任,离开新野回到老家会稽,我便回到他身边。父亲身体不好,这些年我也只在附近的地方讲学和游历,这次运送药材,也是朋友之托。若非如此,怕是我们很难再见。”天下之大,我们忙着生活下去,似乎没有心力再追求一点别的什么。又聊了一会儿,子陵公子便起身告辞,说是队伍今天便要赶回去,若是让大家等他,他是过意不去的。我想了想,将刚做的肉干包着让他带上:“请代我问候庄县令,请他保重身体。”子陵低了低头,含糊的答应了下。我请车夫将他送到郊外与队伍会和,不知为何,我不想眼看着他离去。那日,我在院中站立了许久,直到天空变成一半深蓝,一半灰红。

建平末年,傅喜因为屡屡劝诫傅太后,被发回封地。回到封地之前,他转了个大圈来看我,因为张姐姐提前在信中和我说过,所以我看到他,并不惊讶。傅喜这些年发福了许多,眉目中虽然依稀可见少年时的轮廓,却又多了许多宽容和谦和的味道。我看他身上的衣服已经洗淡了颜色,不由揶揄道:“你啊这么朴素,也太丢傅氏一族的脸了,所以会被赶出城去。” 傅喜不怒反笑:“哪有你现在腰缠万贯的豪气阿,你们家商号的名气,在京城也是叫的响的。幸亏你躲在幕后,不然王莽早就找来了。也亏得你当时没有留在京城,否则以我现在的情况,也护不住你。”

他细细的看着我,说:“我们几个人,都被命运的风吹着走。只有你,似乎总有自己的轨迹。”他突然伸出手来,将我揽入怀中,我因为猝不及防而撞上了他的肩膀。“若是早知这个结果,我当初”他几不可闻的叹了口气,揽着我的手臂紧了紧。我脑中刹那空白,然而只是那么一瞬间,很快我便恢复了清明,拍了拍傅喜的后背:“你已经做的很好了,有些重担,也该是放下的时候。”傅喜缓缓放开我:“若是以后能去我的封地,记得要去找我。你总是不愿意麻烦我,我很伤心。”他冲我眨了眨眼,仿佛二十岁时候的调皮,然后便带着他的妻子儿女,离开了秣陵。

朝廷就像一个大的舞台,有人下场,有人登台。即使早已被赶回封地,王莽重回长安的心思大概从未断过。不久后,王莽便做出了一件举国震惊的事情,连我这个躲在秣陵的人也有所耳闻。他的二儿子王获杀死了一个家奴。这个事情本来在豪门权贵中并不稀奇,家奴本就是他们的私属品,杀了人,交一笔钱便可无罪。只是王莽出于所有人的意料,坚持要让王获以命抵罪,家人哭求无果,最后王获只得自杀。从人伦上来说,都说舐犊情深,从未听闻过会有父亲逼儿子自杀;而从理法来说,杀人偿命,却又并无不对。

于是,这件耸人听闻的事件很快便传遍了各地。不同于我初听时的心惊和厌恶,百姓们却都对王莽杀子的行为大加赞叹,他们平日被权贵们视如草芥,何曾想过有朝一日能有人为他们做主。而朝中大臣们,也齐齐上书为王莽歌功颂德,说什么德行堪与尧舜比肩。一时间,王莽俨然成为了大公无私的典范,而哀帝也不得不考虑舆情,将他重新召回长安服侍太皇太后。

自从王莽回到长安后,我便叮嘱小安行事更要低调谨慎,所幸王莽虽然回到了京城,却暂时被取消了所有的实权。但我知道,他能付出那么大的代价回到长安,便不会甘心做一个旁观者。我依然记得他说“定陶王一脉向来福泽太薄”时眼里闪过的精光,而哀帝又多年无子。以他的心性,若是没有把握,他便不会回来。

我的预感,两年后便得到了验证。元寿二年,哀帝病逝。太皇太后和新都侯王莽第一时间控制了内宫,拿到了皇帝玉玺,拥立当年未成为太子的中山孝王刘兴之子刘衎登基,成为汉平帝,而此时汉平帝不过九岁。王莽成为大司马,掌丞相事,几乎独揽大权。为了防止哀帝时期丁傅两家外戚争权局面的再次发生,平帝的母亲卫氏及其一族被封到中山国,禁止回京。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