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黑洞喷流!!(2 / 2)
若是以前的林潇潇,一定会反驳道:“正是有你,我才会怕!”此前他只是对着她无来由的迫近,还有就是在远离队友们视线的同时,远远的观望过她。
林潇潇对面前这个新的华明宇,倒是有近距离的观察,然而他却是曾经一再出现在她的梦境之中,他在她梦里面,简直就是凶神恶煞,弄得她次次被他吓醒。
这时,宇宙物质形态变化之剧烈,肉眼根本无从辨别,一切看上去似乎都很正常;
唯有空气震动下隐隐的嗡嗡声在横穿过脑际,只有吞噬、才会使这些流动的变化“凝固”。
微核是穿透黑洞奇点、到达黑洞中心获得的能源之源,它不但通过吞噬来不断地吸收能量、甚至还能吞噬吞噬本身。
也就是微核正在通过自噬来吞噬黑洞本身,继续汇聚能量。
也正是因为如此,南北半球分化后、人类得以借助两个地球之间拉开得多的光年幅面中,几乎是将太阳黑洞处在全方位观测状态下。
这才得以黑洞视界观测到不断扩大的太阳黑洞中,探知到微核引发的能量异动,并提出有微核世界存在的可能。
而黑洞奇点正是通向这个微核世界的通道,微核世界是具有无穷无尽能源之地,也是恒星诞生的根源。
微核既是流动的、又是凝固的,既极轻又超重,由于吞噬,它能保证至少同时有两种极端存在,又由于它能吞噬黑洞、从而也就维持世界的原貌。
哪怕在多种极端并存的情况下,只要有了微核,就能进行人体自组织,并不断地开拓宇宙、创造星球。
从而微核的获取和携带以及存储,成为了人类是否能够形成微核技术的关键。
在地球生物中,只有一种鹅颈藤壶,既坚硬又柔软,它们的生存环境喜欢流动而清洁的活水,一旦壳体寄生,即使被敲碎、吸附点还留在附着体上,根本停不下来。
推动研究者们准备利用藤壶这种相反的极端特性集为一体的有机体,来吸附微核,成为微核的携带工具。
可是这需要漫长的时间,于是威和携带工具的研究任务,就被分配在各个探索小队中。
要想跨越黑洞,就得通过反复的时空跳跃,并且离黑洞越近,时间会越来越缓慢,甚至到了察觉不到的地步。
这样每一组队员们就都得到了时间,来进行微和携带工具的实验,每一个小队都在无形之中发起了研究竞赛。
却没有任何一队中有人意识到,随着黑洞跨越进程,所有物质的不稳定性和流动□□错进行,这就导致了物种间粒子交换,随时随地都在进行,导致原本就附着性极强的藤壶,无形中受到了人体24小时不息的血液循环的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