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2 / 2)
览奏临窗耐晓寒,暂移日影上花阑。
监奴长跪从臣立,彷佛仪鸾殿里看。
(两圣晨间览奏章,俱在寝宫窗下。奏事太监呈折讫,即跪于案前;延等有事入内,辄立于窗外。)
彻馔频闻步屟声,挑灯夜夜绕廊行。
重门听下黄金钥,儤直归来恰二更。
(慈圣晚膳后,必在寝宫前后巡行一周,然后阖门宫,监谓之“绕弯”。延等闻下筦钥,即归休矣。)
出纳丝纶仗老身,手擎黄匣往来频。
六曹三院诸司吏,都作奎章阁下人。
(旧制,内廷设内外奏事官,外奏事以满部员充之,内奏事则太监也。行宫无外奏事,惟内奏事辛太监一人,递折宣旨,往来两宫间。各部院司员领批折者,悉集前殿东室,而军机大臣内直庐,亦假此室。延辈直内廷者,俟枢臣去后,亦憩息于兹。辛丑夏间,都中外奏事官始至行在。)
镜镊经旬整御容,侍香昨夜返金童。
近臣逸乐天颜喜,不复殷勤觅薙工。
(圣驾出巡,十日一发。宫监执此役者,均未从行。届日,特命侍郎溥兴觅工,出入由侍郎带领,每请发一次,赏工银四两。幸西安半年后,内监擅此艺者始自都来行在。)
草草穿成百八珠,朝冠一样伴珊瑚。
探囊幸有辛家料,未必千金值一壶。
(扈从诸臣平日俱行装,惟万寿、元旦着蟒龙补服。瓜佳相国以数金买一朝珠,两圣见而问之,相国具以实对。君臣感喟之余,转以为笑。皇上言出宫时竟未携有烟壶,适相国囊中贮有二壶,系自都携出者,立以进御。近年辛家皮料壶价极昂,都中豪贵争购之,有以千余金买一壶者。)
鱼贯何人永巷迎,一星长傍月边明。
临窗夜夜呵鸾镜,画烛高擎过五更。
(圣驾西巡,后宫从者惟皇后、瑾妃二人,同居皇上寝宫后小屋三楹。每晨皇上梳栉,皇后必亲往侍奉。)
无人深夜抱衾稠,那见新诗出御沟。
只有垂髫三五辈,簪花捧蜕不知愁。
(两宫侍女不及十人,年皆在二十岁内,月钱在前路粮台支给,谓之“女子口分”。)
慈宁俭德几人传,夹布帘开践破毡。
最是寝宫门扇小,玻璃断处缀连钱。
(两宫力崇节俭,宫中布地,用极薄旧毡。延等入内,欲易以新者,慈圣不许。寝宫门槅玻璃破,命以红纸剪如钱式,连缀黏之。)
翠鼎浓煎上药宜,太原回首下车时。
行宫日午鹓行散,别遣中官召御医。
(两宫西巡以来,虽极忧劳,而圣躬宁豫,慈圣小有违和。在太原时,巡抚荐县丞叶嗣高请脉,立和胃舒肝之方煎膏以进。幸西安后,大臣复荐知府吴观乐、知县徐本麟与太医庄守和等,于视朝后入内请脉,以为常。)
月头不费买花钱,那要官家粥米田。
信是周南风俗好,王姬先咏柏舟篇。
(庆邸有女三人随驾至长安,其一少寡宫中,呼为“元大奶奶”。葛帔练衣,不施朱粉,居于太后寝宫西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