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无稽之谈(2 / 2)
恢复高考时,考入芗省师院政教系,与屺阳中学政治教师石岷系校友。毕业后分配至屺阳中学教政治。
某次,县长陈皮微服私访,摸到其所教班级听课。一节课下来,陈皮萌生了将其调到县政府经研室的想法。没想到关山阅抢先一步将其调到县委政研室。更没想到的是,等待他的却是长达一年的冷板凳。
在这一年里,没有任何人安排他工作,任由其自生自灭。
这让他很抓狂,多次找县委办副主任兼政研室主任兰亭述。兰亭述摇头晃脑地告诉范亨说,这是县委主要领导的意思,至于为什么,自己去问好了。他当然不敢去问,转而复习考研。
就这么着,范亨成为了武汉大学政治系研究生。前年毕业时,拒绝国家部委的诱惑,执意要回到屺阳县委政研室。
由于起点较高,全屺阳就他一个研究生,所以,本次“胡汉三还乡”,一起手就是主任的职务。老主任兰亭述由于不堪压力,一年前就调离屺阳,进入省社科院农村经济研究所搞研究去了。
尽管范亨至今也没弄明白关山阅为什么要那样对待自己,但其心中对关山阅的鄙视却一点也没有减少。今天终于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发泄口,如果浪费了就有点对不住自己了。
因此,范亨铿锵有力地说道,刚才听了各位领导的高见,感觉受益匪浅。关于蒋琬故里,除了领导们讲的那几处,还有一处与京城客人中的钟镇博士的家乡有关。什么地方呢?那就是桂省全州县咸水乡。
我没有听错吧?姜汁问。
范亨回答道,你没有听错。
依据呢?姜汁问。
范亨回答道,依据有六:一是如徐主任所说,由于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今葙乡县已经划归荇阳郡,因此,对陈寿在《三国志》中称蒋琬是“零陵葙乡人”,不能望文生义,否则就会误入歧途。
二是据全州咸水乡蒋氏家谱载,琬父昕公居零陵,葬石燕山,并非今葙乡县。
三是石龙潭(今全州县永岁乡梅潭)是琬公置田产之地,时属零陵郡零陵县管辖,如琬公是今葙乡县人,岂会置田产于千里之外的石龙潭?
四是明代大学士文定公蒋冕拟《蒋氏宗谱序》云:考后汉《郡国志》,芗源零陵(今全州县咸水乡),于汉永建三年(129年)更名葙乡。此时,零陵县仍隶属零陵郡。
因此,蒋琬故里“零陵葙乡”有可能就是现在的全州县咸水乡。此地离琬公置产之地仅几十里之远,合情合理。
五是蜀国国破之时,琬公妾毛氏携季子和斌公(琬公长子)之子珩公,冒着极大的危险,返回琬公故里零陵,并于东吴天册元年携季子移居全州石龙潭,毛氏卒于晋武帝泰康十年十月,葬洮杨县北升乡(今全州县永岁乡)。
六是琬公的外弟刘敏是泉陵人,泉陵县即今苚州城北的零陵区,苚州距全州八十来公里。鉴于当时的交通,表兄弟不可能相距千里,几十公里才符合情理。由此可以断定琬公绝非今葙乡县人。
基于上,有研究者认为,如果离开全州谈琬公故里,就是天方夜谭。即便有寺、有庙、有街,也不足为据。这只能说是琬公后裔为纪念琬公所为。至于琬公年老还乡在双夆县伊家湾载桑种麻,养鱼做菜,更是无稽之谈。众所周知,琬公墓在蜀省涪县凤凰山(今绵阳西山)。
由于蒋琬是历史名人,在时下历史名人故里之争日趋狂热之际,琬公故里也成为多地竞相争夺的焦点,粗略统计就有六处之多。
包括葙乡的北正街、零陵芝山的千秋岭、屺阳永昌烟合岭、双夆井字镇、宁乡灰汤、全州咸水乡等,这都可以理解,也无可厚非。但如果为了一己之私围殴持不同意见者,这就太霸道了,太不可理喻了。
如果这种风气不改变,屺阳要想发生脱胎换骨的改变也实在是太难了。
末了,范亨对黄镸河说,黄干事,你是高自考法学、北誩大学全日制经济学双学士,清崋大学政治学硕士,北誩大学在职人类学博士,永昌是你老家,你也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