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 >我的大明新帝国+后记 > 第四十章 无所适从.2

第四十章 无所适从.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不管是皇上想让太孙监国,还是太子吐血,这可都是会影响到今后大明国运的大事啊!

等到过了金水桥,出了午门,他们更是相约一起返回自己的衙门。

能想得到的是,今日没有谁还有心处理公务了。

而在奉天殿内,朱高炽已经被平放在了朱瞻基原本坐的位置前方,身边四周都摆上了燃烧正旺的炭盆。

他的上身衣服已经被敞开,扎满了银针,连他的头上,都被扎满了银针,看起来像个刺猬。

在银针被扎了之后,他的吐血已经止住了,人也恢复了一丝清明,但是却萎靡不堪。

由于怕他咳血堵住了自己的气管,更怕他神志不清乱说话,他的嘴巴被放了一块嚼木固定。

他的嘴巴里一直在嘟囔着什么,却没有一个人能听的清楚。

朱棣的身子一直没有动,站在台上,皱着眉头俯视着自己的儿子。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朱高炽的身上,谁也不知道他的心里究竟在想些什么。

奉天殿外,张氏带着朱高炽的一帮妻妾在无声地垂泪。

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是宫中的三大殿。

特别是奉天殿,这里是国之重地,就连皇后在世时候,一年也只有三节之时,方能进殿。

未得皇上允许,任何女人不得入内。

朱高炽突然吐血,身体不宜搬动,她们得到了消息,也只敢在奉天殿外垂泪,连哭出声都不敢。

他这些年虽然身体每况愈下,好色之心却从来未曾稍弱,每日吃药,无女不欢。

虽然他最敬重张氏,但是张氏已年近四十,每年也只有一两晚,会歇在张氏的后殿内。

张氏如今已经习惯了没有他,能让她挂念的就只有几个亲生孩子,特别是朱瞻基。

所以,她虽然也在流泪,但是比所有人都平静。

但是他的后宫里面,其他年轻貌美的妃子不少,如今都人心惶惶。

因为按照宗室律,没有孩子的后妃,都将为朱高炽陪葬。

朱高炽身体不好,他就是与女人同房,也是基本让女人主动。

在永乐十五年生下第十个儿子朱瞻埏之后,就再也没有子嗣。

她们大多还不到二十岁,在宫中享尽荣华富贵,怎么舍得就此死去?

奉天殿内,朱高炽的呼吸逐渐平静了下来,两个太医见他脉搏渐稳,一颗心终于放了下来。

明朝的太医所处的环境是比较宽松的,基本不会因为治不好病受到牵连。

但是刚才朱棣情急之下说了狠话,如果救不过来太子,在皇上的金口玉言之下,他们的命运可就难说了。

虽然天气寒冷,但是两个太医都忙了一身汗,这个时候,才敢大喘气。

朱瞻基自然也看出了朱高炽目前算是没事了,帮着他取下了口中的嚼木,让人端过来了参汤,给他喂下。

朱高炽在浑身被扎的像个刺猬一样的时候,他就已经逐渐清醒了过来。

清醒过来的第一感觉是万念俱灰,同时也有万般不甘。

在年轻的时候,父皇就不喜欢他,更喜欢二弟,就连有些阴鸷的三弟,也比他受宠。

到了后来,父皇喜欢瞻基,对他更是不屑一顾。

为什么他一直在努力,想要讨他的欢心,他却视而不见?

他是皇上,心怀天下,但自己毕竟是他的儿子啊!

朱瞻基帮他取下了嚼木,在太医取下了银针后,拉上了衣服。

他轻喘了几下,虽然不想喝参汤,却也知道自己现在需要的是恢复体力。

他看着一脸关切的朱瞻基,犹如看到了自己那个一脸严肃的父皇。他忍不住轻声问道:“为什么?”

朱瞻基愣了一下,将勺子递到了他的嘴边。“父王,身体要紧,先喝了这碗参汤。”

朱高炽这次是真的清醒过来了,眼前这是自己的儿子瞻基,不是父皇。

一碗参汤喝了几口,就被年老的孙太医给拦住了。“太子殿下体虚内燥,这人参虽好,太子殿下虚不受补,却也不能多服。”

朱棣冷声问道:“太子究竟为何吐血?”

孙太医躬身道:“陛下,太子殿下身体虚弱,大补之药服用太多,反倒虚不受补。

偏偏殿下不禁女色,服用过多大阳之药,内气火燥。

今日一时气急攻心,才让平日被掩饰住的身体问题都爆发出来。

今后当禁女色,细心温补,数月当可恢复。”

听到自己不会死,朱高炽的担心消失了,他自己坐直了身体,拉了拉衣服说道:“孤已经没事了,大家退下吧。”

朱棣有些压抑的声音传了过来。“大郎,你可是对为父不满?”

朱高炽欲起身拜下,朱棣又说道:“你身体不好,就靠那里回话吧!”

朱高炽的眼睛看向前方,是几十个大臣关切的眼神,他苦笑了一下。“孩儿受儒家圣学,父为子纲,君为臣纲,怎会对父皇不满。只是……孩儿不甘。”

“来人,找一肩辇来,送太子回宫。”朱棣吩咐完毕,又向众大臣说道:“今日就到这里。待二月初五,重开大朝会,宣布出兵事宜。”

绝大多数的大臣都长舒了一口气,今天只是死了一个刘顺,其他人都没有关押,已经算是大幸了。

如果不是太子吐血,以皇上的脾气,今日怕不是一大批人被打入天牢。

但是对杨士奇这些人来说,这却是他们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太子吐血,虽然化解了一场风波,但是他身体不好已经彻底暴露了出来。

在这样的情况下,太孙监国根本不会受到太多人的反对。

只有他们这三十余人反对,这股势力太小了。

一行人如丧考妣地走出了奉天殿,全都有一种万念俱灰的痛苦。

他们这些人之所以依附太子,一是在皇室面前已经没有了位置,而是为了在太子面前博一个从龙之功。

如果太子的身体好,他们就是头破血流,堵上身家性命也要替太子寻一个公道,替自己博一个前程。

只是没想到,太子竟然在百官面前吐血了……

一个身体不好的太子如何监国?

要是因为劳累,还没有撑到皇上回来太子就倒下了,他们这些人岂不是罪人?

可是,如果不争,这十几年的心血岂不是白费了?

他们早就被打上了太子的记号,即使现在投靠太孙,也已经晚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