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说书人(1 / 2)
虽早就知道安阳长公主必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羞、辱自己,可看她入京第一日便这样急着给自己送了请帖,到底还是有些出乎嘉敏长公主的意料。
一旁,秦嬷嬷看她脸色铁青,小心翼翼道:“殿下,依着奴婢看,您也无需动怒。这若能借着安阳长公主回京,您能多出去走动走动,未必就是坏事。”
嘉敏长公主自然知道秦嬷嬷是想借着安阳长公主回京,定是要往慈宁宫请安的,若自己也能去,许能见着皇兄,到时候,若自己能惹了皇兄的怜惜,许也不必这样屈、辱了。
可这样的想法虽好,自己入宫又谈何容易。
自己现在这样子,除非太后娘娘亲自开了口,借着她和安阳姐妹一场,召她也往慈宁宫去,否则,她这辈子别想踏进宫里一步。
秦嬷嬷见她眉头紧蹙,怎能不知自家殿下在为难什么。
想了想,她缓缓开口道:“殿下,您这些日子也抄了不少经卷,不如您一会儿递了请安折子入宫,连带着把这些经卷也送往慈宁宫,太后娘娘瞧见了,许觉得您真心悔过,未必不会给您这恩典。”
嘉敏长公主听着这话,却是摇摇头,“自打我想替世子爷娶了端宁,和太后娘娘早就生了隔阂,这个时候,太后娘娘不落井下石就已经很好了,怎可能转过来帮我。”
秦嬷嬷又岂能不知道这嫌隙,可她觉得还是应该试一试。
嘉敏长公主犹豫了下,到底是点了点头,吩咐秦嬷嬷道:“那就依你说的办吧。”
秦嬷嬷见自家殿下松口,顿时松了一口气。
此时的慈宁宫里,赵太后刚接到安阳长公主递入宫的请安折子。
瞧着眼前这请安折子,赵太后拿起身侧的茶杯,轻抿一口,不无讽刺道:“咱这皇后倒是个心急的,这往常递进宫的请安折子,怎么也得一两日才送到哀家面前。这次倒好,安阳这折子才递进宫来,她就差人送了过来。”
赵瑾茹听姑祖母这么说,缓声道:“姑祖母,这次安阳长公主和镇南王世子爷入京,外头都在传安阳长公主想借着这机会,给世子爷寻位世子妃呢。皇后娘娘许也存了这样的心思。”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赵太后虽年岁老了,可并不糊涂,这纪皇后自然是不舍得柔安外嫁的,所以,该是打了把自己侄女嫁到镇南王府的心思。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想到纪皇后有这样的心思,赵太后就差直接骂她蠢了。
这东宫历来是靶子,纪皇后难不成以为如今二皇子也生了丑事,东宫就能稳如泰山了?
这镇南王府可是本朝唯一的异姓王,皇帝岂会让镇南王府成为东宫的助力。
翊坤宫这边,淳贵妃也听说了安阳长公主回京的消息,可她如今哪里有心情理会这事,那丫头已经离宫两日了,这若再折腾下去,等到勇国公回京,再劝她回宫,只怕勇国公也不会轻易松口的。
因着这样的顾虑,淳贵妃私心是想让儿子往勇国公府去赔罪的。
可想到儿子要受这样的委屈,去低这个头,淳贵妃这口气便很是不顺。
那丫头不懂事也就罢了,可徐家老夫人,勇国公夫人,难不成也不知轻重,这样任由那丫头留在府中。
这说到底,还是徐家仗着自己的军功,这些年对她根本没有丝毫的敬畏。
想到这,淳贵妃揉了揉太阳穴,到底是吩咐人去找了二皇子来。
说起二皇子,自打那日生了丑事,便整日的待在书房,一步都未踏出。
淳贵妃瞧着,怎能不头痛。这儿子,真是半点儿都不像她生的。生了事儿也该想法子补救才是,借酒消愁,有何用。
很快,宋祁钰便过来了。
等听说母妃让自己往勇国公府去赔罪,劝着姒妹妹回心转意,宋祁钰自嘲的勾了勾唇角,道:“母妃,我这两日已经细细想过了,这件事情是我辜负了姒妹妹,我再没脸让她嫁给我的。”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淳贵妃听着他这话,猛地一拍桌子,恨铁不成钢道:“你这孽障,怎就这样不知轻重!若你不娶了姒儿,你以为,你还有资格和太子争?还是说,你这辈子都甘愿屈居太子之下!”
淳贵妃是做梦都没有想到,儿子会说这样的丧气话。
也因着这样的震惊,她气的脸色苍白。
在淳贵妃的震怒下,宋祁钰却是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哽咽道:“若姒儿不能做儿子的皇后,儿子争这皇位,又有何用?”
淳贵妃听了这话,险些气晕过去。
她也看过不少史书,史书上不无那些痴、情、人,可她从未想过,儿子会说这样不知所谓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