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 >综影视之夏日午后2 > 父母爱情22

父母爱情2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按照现在的规定,德花应该是五十岁退休。

但是谁让她走上了科研的不归路呢?科学家这个行当好像是没有退休年龄一说的,活到老就可以干到了。

她到了退休年龄之后,又接受了船厂返聘,继续为国家提升海洋装备实力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些年,船厂工程师们从未停下科技强国的步伐。秉承着独立自主的政策,在第一代导弹驱逐舰的基础上,坚持不懈地改进。

也曾走过许多弯路,比如主要设备全部从国外进口,但是最终由于造价昂贵,性价比相差太大最终只建造了2艘;

也尝试过改进防御能力,但是改进之后完全重视防御,作战能力差,与其说是驱逐舰,倒不如说是护卫舰了……

新式武器装备的研发之路上,每一次尝试都是意义非凡的,即便失败,期间获得的珍贵数据和灵感,也为关键时刻的突破积蓄力量。

科技创新是没有捷径可以走的,唯有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摸索,才能建造出属于自己的性能先进的现代化战舰。

驱逐舰、巡洋舰、战列舰、航空母舰……真能静下心来钻研,那穷极一生,都有攀越不完的高峰。

在自己喜爱的领悟里遨游,让人感觉不到时间流逝。朝花夕拾,光阴的无涯荒野里,平凡岁月不再是虚度。

1990年的时候,江德福和安杰离开松山岛,搬进了烟台的海军干休所。

老三江亚菲为了方便照顾和陪伴年老的双亲,也跟着调到了干休所宣传部工作。这个自幼性情最是飞扬桀骜的女儿,却是五个孩子中,唯一留在父母身边尽孝的。

德华还特地休了一段时间假去探望他们,顺道贺乔迁之喜。

她是清净惯了的,前两年搬进了别墅,请了个保姆打理生活琐事。闲暇之余,种花赏景,还养了一条狗和一只猫。生活舒适又安宁,不紧不慢享受时代剧变之后越来越丰富的物质生活。

江昌义每周都带老婆孩子回来看她,但是孩子今年都十岁了,这两年变得懂事稳重不少,再闹腾也闹腾不到哪里去。一家四口齐聚,家庭氛围总体而言还是偏向温馨和乐。

没想到这次,却在江德福家好好领略了一番热闹景象。

留在农村老家当工人的江卫民把尚在襁褓中的闺女送回来,扔给爹妈帮忙养。

家里有个小婴儿,饿了哭、渴了哭、困了哭、醒了哭、半夜哭、清晨哭……把安杰和江德福折腾得手忙脚乱,成天就围着小宝宝打转了。更别说还有一个能说会道的江亚菲,江德福和安杰夫妻两再时不时拌个嘴,家里真的是从早到晚没得个安生的时候。

德花看着每天做饭带娃、越来越朴素的安杰,和戴着眼镜看报纸、越来越有派头的江德福,失笑不已。想起四十年前,她刚到青岛海军炮校,看到的着夫妻两的模样:精致娇气的阔小姐和粗鲁硬朗的糙军汉。

他们一辈子携手并肩,走过人生的风风雨雨,互相扶持互相迁就,改造着对方,也抵抗着对方的改造,却最终活成了对方的模样。

这大概就是爱情最美好的样子吧:壁垒分明的两个人,用尽一生向彼此靠拢,最后成为彼此。

老丁也住在干休所里,离江德福家不过几百米的距离,也时常过来串串门,跟江德福打打嘴仗。

干休所住的都是退休老干部,有国家养老,没什么负担,可以轻松自在地享受晚年幸福生活。

一群没事做的老头老太太,只能积极发展业余爱好,丰富老年人精神文明建设。

去干休所里的小花园里溜达一圈,练剑的,跳舞的,弹乐器的,下围棋的,坐在树下一边织毛衣一边拉家常的……应有尽有,活得比年轻人还朝气蓬勃。

德华刚开始还乐呵呵地看着,没想到很快就有麻烦找上门。

在中国,有一种自发的公益组织群体,她们急单身狗之所急,为了促进人类繁衍生息、消灭所有单身人士而积极奔走,她们的名字叫--中国大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