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科举宠妻日常 > 第99章第 99 章 记5得6早7点8回来。

第99章第 99 章 记5得6早7点8回来。(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温钧无语半响, 去问周放,可知道小孩的身份。

周放一脸坦然道“知道。”

温钧觉得他并不知道, 指了指东边两条街之外的王家, 再一次确认“真的知道?”

周放大笑“不就是贤真公主的独子?”

他还真的知道。

温钧无奈“既然知道, 老师怎么还收下他?”

周放眯眼, 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道“就是知道,所以才要收下啊。”

他指了指东边,意味深长道“有些人,明明有动了心,还非要装模作样,我就偏不让他装下去。”

温钧微怔,这番话的意思难道是说,王莫笑其实也对贤真公主有意?

“你别操心这个, 为师心里有数。”周放打断他的出神,挥手道, “回去收拾东西准备祭祖吧, 记得早点回来。”

温钧回过神,点点头答应下来“我会尽早回来的。”

“只是,来回路上大约需要两到三个月时间,我那宅子的修缮,就只能麻烦老师和师娘了。”

这次回去, 温钧打算将家里人都接来京城, 可之前买下的二进宅子还没修缮好, 季明珠一个年轻的妇道人家, 也不好去和工匠交涉,只能将一应事情拜托给周家。

周放欣然答应“放心,那些工匠还是我给你介绍的,我一定帮你好好看着,务必尽善尽美。”

温钧一笑,再次谢过周放。

这年代的工匠都是实心眼,不知道什么叫偷工减料,有他留下的草图,又有周家人监督,肯定不会出问题,这他就放心了。

……

朝考结束之后,有才之人选入庶常馆,无才之人授官,打发去做主事或县令。

而无论是进入庶常馆还是授官,都要回乡祭祖。

这是朝廷给进士们的恩典,让进士们锦衣还乡,册立牌坊,扫平身后之事,安心给朝廷做事。

温钧和丛安也要回去,乘的还是朝廷的官船,这样不用再另外花销。

除了他们,王家六表哥选入了庶常馆,而大表哥天资愚钝,即便年龄稍长些,也没能进入庶常馆,在六部和外放之间选了外放,去山东做一个小官,也要一起回家,相隔不远,可以搭乘同一艘官船回乡。

五人中,只有卫二郎需要自费回家。

当时卫二郎会试一场病,花了身上大半银子,差点连回程的路费都没了,是抱着会试中举,坐官船回乡这个念头,才坚持了下来。

只可惜病中答题,难上加难,众人之中唯有他没有中举。

无可奈何,卫二郎只能找温钧借银子,搭了过往的客船回乡。

他是前几日走的,带着温蔷和下人一起,看着很有几分落魄孤单之感。

温钧和丛安去送了他,还按照这个时代文人送别的习惯,各自赋诗一首,愿他在家勤学,三年后再来京城,能金榜题名。

送走卫二郎之后,温钧和丛安也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回乡。

朝廷每隔半个月有一艘经过上林县的船,最近的一艘在五月初五,错过就要再等半个月,温钧的事情都交代清楚了,不想再等,便打算乘初五的这艘官船回乡。

至于季明珠,他经过仔细思考,决定将人留在京城。

也因为这件事,季明珠心里生恼,不肯和他说话。

温钧这边从周家告辞,回了王家,季明珠还在闹别扭,没有出来接他。

温钧叹息,却也无法,季明珠这胎是头胎,大年初七诊出的,现在已经五月,她肚子也渐渐大了起来,十分需要静养。

而且按照大夫所说,孩子大约八月就能出生,他这一趟回家却有许多事情要处理,少说也要两三个月,如果带她一起回乡,时间碰的不巧,孩子很有可能在船上就出生。

船上哪有稳婆?一个不备,就怕大人和小孩都出事。

故此,温钧是绝不可能带上季明珠一起回乡的。

为了防备季明珠偷摸行事,他还严正警告了她,如果她再莽撞乱来,就后果自负!

未知才可怕,后果自负这四个字,不知道让季明珠脑补了多少东西。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她生了温钧的气,觉得温钧太过冷漠。不过,到底还是老实下来,即便不舍得,也绝了随温钧一起回去的念头。

五月初五,温钧和丛安等人上了回乡的官船。

季明珠在二舅母的陪伴下到码头送温钧,一脸可怜的委屈表情“我可不是原谅你了,只是三个月时间不能见面,我不想因为一时意气让自己后悔。你千万不要以为我原谅你了,就觉得我好欺负。”

“我知道的。”温钧露出无奈之色,揉了揉她的脑袋,心里柔软成一片。

他喜欢的,正是季明珠这样坦然直接的性子。

有什么事情她自己就能想通,不拖泥带水,不拐弯抹角,不任性负气。当他以为她在发小脾气的时候,她的举动,总是让他会心微笑。

“我会尽量赶在八月之前回来,你要等我。”温钧看着季明珠,目光下移,落在她微隆的小腹上,犹豫半响,还是伸手摸了摸,轻声道,“你也要记得等我,不准欺负你娘。”

季明珠被他一句话弄得眼眶微红,不舍地握着他的手,直到二舅母催了又催,才强忍着松开手。

……

回上林县乃是顺流,比出发的时候要轻松些,日程也短一些,只需要十几日时间。

这边温钧上了官船,上林县那边也接到了朝廷的邸报,得知了今科会试和殿试的结果。

上林县,后衙。

徐县令坐在桌前,放下手上的邸报,脸色迷茫,转头看身边的张师爷,脸色扭曲问道“你可知道今科状元是谁?”

张师爷心神一动,有个大胆的猜想,却不敢提出,试探问道“是谁?”

徐县令握拳,说出那个连他都不敢相信的名字“温家之子,温钧是也。”

张师爷瞳孔一缩,离开开始回忆往年状元郎来县衙时,自己可有得罪这位天之骄子。想了半天,发现他并没有得罪过温钧,反而因为对方师从周放,一直十分尊重,顿时松了口气。

还好还好,没什么事。

徐县令对他的反应并不满意“你难道就没有别的想说的?”

张师爷一愣“说……说什么?”

“温钧这么年轻就成了状元!你就不气?”徐县令说着,面色又有变化,像是自嘲,又像是在哭。

他看着手中邸报,此刻的心情十分复杂。

徐县令少年时期在白鹿书院求学,是书院里数一数二的存在,科举之时也是次次高中,一路青云,直到会试才碰壁,恼羞成怒下直接放弃了会试,花了点银子打通关系,外放成了一城县令。

虽然在这区区上林县待了九年还没晋升,却心满意足,偏居一隅,自甘堕落,完全放弃了当年初读书时的远大志向。

他觉得这样的生活已经足够了,掌管一城,轻松肆意。

温钧成为状元的事情,却打破了他的伪装,其实他心里是不甘的,也想扬名立万,也想登上高位,给后代子孙留下雄厚的家业。

他甚至在心里眼红妒忌温钧,才二十岁,就登堂入室,成了天子门生,金榜状元。

张师爷似乎看出了自家老爷冷静表面上的扭曲,叹了口气道“大人,您也是看着温钧一路走上去的,你难道不觉得,他的努力对得起这份功名吗。”

徐县令一窒。

张师爷只当没看到,继续道“不过大人您还年轻,倒是不必羡慕温钧,只要肯用心,你现在也不晚。”

徐县令彻底愣住了,看向身边的张师爷。

张师爷并不是他带来的张师爷,而是上一任县令留下来的,因为年纪老迈,行事太过温吞,老好人,让徐县令出身书香世家的人打从心里看不上。

甚至在年前,张师爷就表示要辞了张师爷的职位,回乡颐养天年,让徐县令另外找人。

徐县令一口就答应了下来。

只是没有找到人,才拖到了现在。

张师爷的头发几乎全白,身形老迈,一双混浊的眼里透出迟暮老人的悲哀无奈。

徐县令平时都懒得看他,现在却忽然觉得,张师爷才是有大智慧的人。

“这话怎么说?”徐县令试探问道。

张师爷瞥了眼桌上的邸报,低声道“大人,这不就是摆在明面上的关系吗?”

只要好好把握,离开上林县这个小地方,不在话下。

徐县令心神一动,整理了一下官炮,起身道“走,我们出门走走。”

先去温家村看看,将温钧高中状元这个好消息送上门去,然后再去丛家见一见丛老爷子,和老爷子说说话。

两手准备,才是上上之选。

张师爷听了他的话,笑眯眯道了句“大人英明。”

……

说走就走,徐县令打定注意,要和温钧搞好关系,立刻就出了门,命人准备马车,轻车简行前往温家村。

温家村岁月静好。

还未进村,便瞧见了村口老树下,一群孩子在嬉闹,几位老人在树下席地而坐,慈祥地看着他们,配上身后的屋舍田地,阡陌良田,有桃源景象。

这不是徐县令第一次来,却是他第一次这么仔细打量温家村。

这一看才发现,温家村竟然一个如此宁静祥和的村子。

怪不得能够出了温承贺这个秀才,又出了温钧这个状元。

地灵人杰之地,善出麒麟儿。

很快,就有村人注意到了徐县令的到来。

虽然没有见过徐县令本人,认不出他,但是只看徐县令身上的官袍,还有身后护卫的衙役,就没有人敢轻视他。

一位老人上前询问“我是本村村长,你们是?”

徐县令认出了他,平易近人笑道“我来过的,忘了吗?温钧从金陵回来那日,本官曾带人亲自送他回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