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盛京 > 我方登场了

我方登场了(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杨缱的亲笔手书值钱么?

答案是值的。

真正说来, 值钱的实际是温解意的温体, 可惜这位天纵奇才的大家在活着的时候就离经叛道, 流传在外值得收藏的真迹并不多, 画作就更少了, 晚年客居王家时倒是有心留下些什么, 可惜事后王家大宅一场大火,烧光了留给老友和学生的全部东西。

所谓物稀为贵, 不外如是。

杨缱作为他唯一的弟子,是这世上温体写的最好的人之一。

如果说前些年因为年龄、阅历、心境的缘故,杨缱的字虽称得上好, 却仍少了点什么, 那么三年后的今天, 经历了心境上的极大变动后, 她已大有不同。这也是为何近两年她的字被一路叫好——那已不再是单纯的“温体复刻”, 而是实在地融入了自我风格。

多可怕?她还不到二十岁,有着令人恐惧的进步空间, 若再给她二十年, 谁知那时又是个什么光景?

这个世上,有眼力、还敢赌的人永远不缺。说出来虽有诅咒之嫌,但有温解意这个慧极必伤的前车之鉴在, 人人都知惜才。话说回来,如若杨缱平平安安寿终正寝, 那她势必成为当世大家, 大家之作的珍贵, 是不分什么年轻不年轻的。

“……我原只知姐姐的字值钱,没想到会这么值钱。”望着楼下热闹的一幕,杨绪南咋舌之余,满心满眼都是对自家姐姐的敬佩。

杨缱也是第一次见,羞得脸颊飞霞,“其实没多好……再说这本《诫训》也不值钱。”

“字还是好的,别妄自菲薄。”杨绪尘笑着拍拍她的手背,“但叫卖价格的确虚高了些,这里头原因复杂,但与你无关,不用心虚。”

“这个我知道。”绪南举手示意这道题他会,“姐姐是温师唯一传人这个名号就值千两,险些成为楚王妃也是价格走高的原因之一,毕竟多的是人想讨好季珏嘛。当然,也因为先前一直有人高价求字的缘故,连带把字价炒了起来。”

杨绪尘冷笑,“那个高价求字的蠢货就是季景西。”

杨缱:“……”

北境王果然腰缠万贯、富埒陶白。

“人比人气死人。我明明打小临的也是温体。”绪南叹气,“大哥不也曾得过温师指点吗?咱们家怎么就只出了姐姐这一个。”

杨绪尘气笑,“你若也能同你姐姐一般数十年如一日坚持练字,也不会差。自己偷懒还不自知。”

绪南:……我错了,我不该说话。

恨铁不成钢地敲了他一下,杨绪尘叹,“只能说天时地利。温师年轻时虽叛逆,遇到阿离时却已暮年,不仅技艺炉火纯青,也是最有耐心、最想将自己一身绝学教于弟子之时。你姐姐幼时的每一张描红都是温师亲笔写的,后又陪伴温师左右直至其仙逝,岂是你我能比?会写,和写得好是两码子事,况且你我兄弟心思都不在此,自然学不到精髓。”

想到恩师,杨缱也低落不少,“我自不会辜负老师,必不堕其名。”

“你能如此想最好不过。”杨绪尘笑,“古往今来,任何一位流芳千古的圣者皆有其坚毅品格,你既有此志,万不可中途而废。”

杨缱愣了愣,“怎么会……”

杨绪尘冷静回看她,“过去三年你是如何度过,如今又是如何重新振作、走出阴霾的,你我心知肚明。你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全数系于一人之身,虽至情至性,却也令父母亲人不忍。季景西弃你三年不归,你便如走肉行尸,那倘若有一日他先你一步而去,你是否也会选择就此一了百了?”

“我……”

“我希望你不会。”杨绪尘淡淡道,“今日这云水阁里的情势你也看清楚了,太子即将起复,楚王紧随而至,康王自有打算,瑞王独善其身,谁都不敢保证自己会是最后的赢家。而观季景西的所作所为,他要做什么,不难猜。政治的可怕便是你根本无法预测下一个死的是谁,倘若季景西败了,你当如何?还会记得你仍有父母亲族,有未竟之志?”

“……”

厢室里寂静如死,杨缱呆愣在原地久久说不出话来,气氛在这一刻阴沉粘腻得仿佛要滴出水。绪南被自家大哥突如其来的强硬吓得脸色微白,顿了顿才强笑着试图打破僵持,“不、不会吧,大哥别危言耸听啊,怎么就说得好似小王爷输了就会死一般啊哈哈……”

“旁人输了不会死,他若败,必死无疑。”杨绪尘面无表情。

杨绪南:“……”

室内更静了。

杨绪尘轻叹一声,语气微缓,“大哥希望从你这里听到一句保证,无论未来如何,无论季景西是赢是输,你都会善待自己。你若应我,我便同意你插手这一切,如若不然,从今以后,你都休想……”

“我答应。”杨缱突然开口,“我答应你,大哥,我向你保证。”

杨绪尘怔了怔,肉眼可见地松了口气。

他拉过杨缱,口吻无比温和,“原谅大哥自私,你是重诺之人,大哥不得不行此举。是不是吓着了?大哥本不该当下与你说这些,但……”

杨缱摇摇头。

杨绪尘笑着将她揽入怀中,如同小时候一般轻轻拍着她的背,“你是我妹妹,是我的心头血骨上肉,三年来大哥冷眼旁观你苦熬艰辛,是希望你经此一事成长起来。如今你走出来了,变得更坚韧、更沉稳,是个大姑娘了,大哥便知,是时候带你去见识更多风雨了。而在此之前,我必须确认如若我不在了,你能自己走接下来的路。”

“大哥才不会不在,大哥长命百岁。”杨缱蓦地红了眼眶。

杨绪尘失笑,“我已二十有二啦,离廿五之年只剩三年光景……大哥知道季景西是你唯一软肋,也知你愿与他同生共死,可这并非大哥希望看到的。你就当是我为了我自己。”

杨缱瞬间泪如泉涌。

“呸呸呸,大哥别瞎说了,呸呸呸,恶咒退去!”杨绪南用力地挥舞了两下面前的空气,仿佛这样就能拍掉某些不吉利的东西似的,可是连他自己都哽得不行,“好端端的大哥说这些做什么!”

“好好,不说。”杨绪尘好脾气地向两人赔罪。

他放开杨缱,替她整理好仪容,而后从腰封里摸出一枚造型别致的血玉放进她手心,“好啦,不哭,大哥给你赔罪,今后这笔墨轩就是你的了。”

杨缱吓得打了个嗝:“……”

“我@#¥%&……”杨绪南目瞪口呆,盯着那枚血玉眼红不已,“大哥也太偏心了吧!”

杨绪尘冷漠,“怎么,弘农杨的宗子之位坐着不舒服了?”

仿佛被揪住命运后脖颈的杨小五:……我哪敢再说话。

示意杨缱将血玉收好,尘世子轻描淡写解释,“虽说族中子弟不可有私产,但此事打从一开始大哥便向父亲报备过,本就是打算留给你做添妆的,因而对外也未曾宣扬。如今早早交给你也不妨事,不过一间普通铺子,只当多一份零花。待未来你出嫁,大哥自会给你另备下旁的。季景西么,家底还算看的过眼,但经不住花。你不准接济他。”

接济……

刚巧来到厢室门口求见的笔墨轩东家听到这句,险些腿一软跪了。合着天下人口中把控税收、开采矿藏、圈养牧场、未来还会负责两境商路的北境王,在您老眼里就是“看的过眼”么?

我眼光怎么能这么好,找了这么个靠山!

压抑着莫名的兴奋,掌柜的顶着一干暗卫和谢影双冷冰冰的目光开口,“主子,临安王到了。”

室内三人同时抬起头,杨绪尘道,“正好,来见见这儿的东家,阿离以后有事寻他即可。”

笔墨轩的东家是个看着颇为面善的中年人,姓吕,听说换了主子,面上毫无波动,二话不说便同杨缱见了礼。杨缱见状,索性打消了推拒的念头,大方地接受了杨绪尘的好意。她好奇地望着眼前人,“你不失望吗?我可没有大哥那么厉害。”

“您多虑了。”东家笑了笑,“笔墨轩若出事,小的相信世子也不会袖手旁观。但小人也相信,未来您不会输给世子,因此对小人来说,是世子还是县君您都一样。”

杨绪南凑到自家大哥耳边嘀咕,“这个吕掌柜太会说话了,不卑不亢,又不过分奉承,我看此人用得。”

“那是你姐姐的事,你操什么心。”杨绪尘凉凉道,“各行各业、三教九流都自有其可取之处,学着点,零花不够用时好求你姐姐救济你。”

……不是,大哥你今天对我有点过分冷酷了!弟弟就不是哥哥的心头肉了吗?!

我要闹了!

绪南:“谨遵大哥教诲。”

虽接手了笔墨轩,但眼下却不是多做了解的时候,杨绪尘主动道,“你适才说,季景西到了?”

吕掌柜极有分寸地接话,“是,王爷刚下马车,带了人一道往云水阁来了。”

楼下,对杨缱亲笔手书的《诫训》真迹已经鉴到了尾声,不少人都确认此卷书的确是当日张贴在国子监外榜上的那篇,但仍有人生疑是否为杨缱亲笔,因而不知谁提出,今日宾客里有更权威之人在场,为何不请下来一观?

“众所周知,杨氏温体打响名声的那幅《明心帖》正是明城县君赠与其师兄谢寺正的,今日既然谢寺正也在,何不请谢大人为我等掌掌眼?”

话音落,众人纷纷望向二楼。

二楼席间,太子季珪乐见其成,笑看面前的谢卓,“彦之?”

谢卓只得起身,离席前望向一旁与周遭格格不入的温子青,“国师大人,一道吗?”

温子青抬起眼皮,“杨缱的字,你拿不准?”

谢卓好脾气地解释,“师妹的字,某自然是认得的,只是怕国师大人觉得无聊,不如与民同乐。”

“不必。”温子青收回视线。

既如此,谢卓不再强求,径自离席下楼,刚来到众人面前,便听楼上有人提高声量道,“要说对明城的字更熟悉的,难道不该是七弟你嘛,毕竟你与明城的关系,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这云水阁里能被说话人称一声“七弟”的,非楚王季珏莫属。

谢卓皱了皱眉,抬头望向说话之人,也就是康王季琅,刚要开口,便见季琅身边的丁书贤接过话头,“王爷所言极是,论起与明城县君的关系,在场诸位可都比不得楚王殿下。谢寺正虽是县君的师兄,但到底只有一幅《明心帖》,楚王殿下每日往来国子监南苑书房,定然对心上人的字更为熟识才是。不如请楚王殿下下去为我等点评一二如何?”

有几人听出话中之意,纷纷变了脸,然而更多的却是暧昧一笑。季珏当初那声势简直是变着花地昭告天下,在场谁人不知他对杨缱的心思?儿女情长风花雪月永远是看客们爱看的戏码,因而很快便有人跟着起哄附和起来。

季珏的面色肉眼可见地沉了下去,眸带厉色地对上似笑非笑的季琅。

“这人谁啊,大庭广众之下说什么疯话?”越妍不悦地盯着丁书贤,“男未婚女未嫁,这般败坏杨司业的名声,多大仇?”

她等了半天没等到两位新朋友开口,不由侧目望去,却见无论是苏夜还是柳东彦,脸色都沉的可怕。

“丁大人还请慎言。”谢卓冷喝,“师妹清白坦荡,岂能随意诋毁?”

丁书贤看过来,“敢问谢大人,丁某哪句话说错了?您难道不是只有一幅《明心帖》?难道明城县君私下另有相赠?”

“自然没有!”

“那谢大人急什么?”丁书贤笑起来,“还是说谢大人在质疑楚王殿下对明城县君天地可鉴之心?”

“你!”谢卓气急。

倏地一下站起,苏夜再也听不下去,撸起袖子便要往对面廊上冲,“……我今日要不撕了姓丁的嘴我苏夜名字就倒过来写!”

然而刚踏出一步,便听那边轰然一声巨响,苏夜蓦地停住身形,抬眼望去,登时瞠目。只见上一刻还好端端同瑞王饮酒的齐孝侯裴青,下一刻便出现在季琅等人面前,揪住丁书贤的头猛地摁在了他面前的几案上!

云水阁瞬间哗然。

裴侯爷整个人杀气肆意,三年沙场带兵积累下来的杀伐之气令他看起来宛若铁面修罗。他死死扣着丁书贤的脖颈,声音冷极,“再说一个字,本侯便拔了你的舌头。”

丁书贤头部蓦遭重击,剧痛难忍,眼冒金星,一旁的康王被吓了一跳,勃然大怒,“齐孝侯,你放肆!”

裴青充耳不闻,手下力道越发加重,掐得丁书贤脸都开始泛紫,“不知道怎么说话,就自觉地闭紧你的狗嘴,还学不会,本侯就送你去投胎做人从头学起!”

“裴青!”康王怒喝,“住手!你是要在本王面前杀人吗?!以下犯上,我看你才是不想活了!”

周遭静若寒蝉,只剩季琅尖锐的呵斥充斥上下,然而裴青却依旧死死将人钉在几案上,眼看丁书贤都已经双目翻白,一道熟悉的声音带着其独有的慵懒意味忽然在众人耳边响起,“哟,这是在做什么,这么热闹?”

热闹?

你管这静得跟坟场似的叫热闹?会不会看场合说话?

有人下意识想喝止,却在看清了来人后急刹车地咽回了嘴边话。窸窣的骚动自门口传来,裴青听出了来人身份,手下力道微松,回头看去,果不其然看到了那一身熟悉的红衣。

“景西!”康王急切开口,“景西你来的正好,快,快让裴青住手!再这么下去会出人命的!”

“哦?这么严重?”季景西嘴上说着,脚下却一动不动,甚至还漫不经心地笑着,“本王有事来晚,居然错过了好戏。谁来跟本王说说这是怎么了?谁这么大本事还惊动侯爷亲自动手?”

季琅着急,“你先让他住手!”

季景西惊讶,“瞧六哥说的,我可命令不得镇南军主帅。”

……差点忘了,裴青还是镇南军主帅。

正急于插手军中而无法的季琅一愣,想起方才自己都说什么,脸色顿时无比难看,望向丁书贤的目光都多了几分不满。

“我说,真的无人给本王讲讲这场热闹的起承转合?”季景西再次开口。

“好了。”季珏忽然起身,信步朝康王席间走来,瞥了一眼开始抽搐的丁书贤,拍拍裴青的肩,“松手吧子玉,不用为这等小人脏了自己的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