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1 / 2)
梁帝曾言国家建官分职,于翰林之选尤为慎重,必人品端方,学问纯粹,始为无忝厥职,所以培馆阁之才,储公辅之器。
此般便可见这翰林院为圣上所器重。
经当朝改革,这翰林学士尤为吃香。因是翰林学士承旨往往晋升为宰相,这等机遇,谁人不眼红一番?
说至入职一日,江浔阳任翰林院修撰,端坐案牍前,掌修国史。
端的是旁若无人。
无怪,江浔阳自知貌丑,做那谄媚之色反引人厌,如此一来,他仅是躬身行礼罢,便自作自的。
有些个欲上前的翰林院官想与他聊罢,在江浔阳对其有礼一笑罢,便愣在那处,呆滞回礼。
江浔阳见自己笑了无人起厌色,仅仅是怔着。
便是心道:果真为翰林院之士,对我这貌丑之人也不做仪态。
当然,江浔阳未知,那些个大人,大多出身翰林宗族,多的是恃才放旷,见多了达官贵人,美貌佳丽。但当那新任的翰林院修撰抚袖半掩面,躬身浅笑,唤他们一声:“大人。”
真真是潇洒美少年,起袖作揖笑罢,皎如玉树临风前。
想及这人游街踏马,万人寂声之事,竟觉得深有体会。
个个被美得惊上一惊,连说话都怕惊扰其人。
由是,江浔阳便往后见这些个官员不曾当面与他热切,他离远些了,这些个人便高谈阔论,引经据典。
江浔阳自知愚钝,也明白了,自己怕是被排挤了,也是,如此陋颜,谁人愿近。
但他不知的是,旁的官员与他一并愁着。
众翰林院官皆是抓耳挠腮,吾等该如何信然与江公子搭话,求解,甚急。
说至江浔阳任职几日后。